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頁頁墨香始於此(張月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頁頁墨香始於此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頁頁墨香始於此》中國當代作家張月平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頁頁墨香始於此

也許一個好的習慣,會源於一個微不足道的開始。我愛上閱讀,就是如此。

一盤土炕,燈光如豆。爐火燒得很旺,紅色的火焰扭動着身體,一跳一跳舔舐着爐膛,空氣中氤氳着樸素溫暖的氣息。炕拐角,四叔盤腿靠着一摞被,給我們講故事,我和堂姐堂弟圍坐在四周。聽到「人鬼搏鬥」的情節,誇張地尖叫着,做害怕狀,不時地相互推搡,嬉戲打鬧。四叔平時說話有點磕巴,但講起故事來卻生動流利。漫長的冬夜,沒有其他娛樂活動,這是童年記憶中最難忘的時光。 聽完故事,回家的路上,由於害怕,我一路狂奔。但下次還會纏着四叔講故事,四叔就把他會講的為數不多的幾個鬼故事重複一遍。這個冬天因為聽故事,害怕着,也快樂着。這時的我,就像一個有酒癮的人,明知道喝多了難受,但還是忍不住。

後來,我已經不滿足四叔那些老掉牙的故事,央求哥哥姐姐給我講故事。禁不住我的胡攪蠻纏,他們偶爾會慈悲一回,但都是講個大概的情節敷衍我。儘管這樣,我還是聽得津津有味

印象深刻的是小英雄努爾古麗的故事,她為了保護羊群犧牲在雪夜裡。儘管有些細節是自己腦補的,但我還是被主人公感動的一塌糊塗。哥哥姐姐竟然知道這麼動人的故事,懵懂年幼的我對他們崇拜極了。

如果說我喜歡閱讀是一粒種子,故事就是最好的溫床。適宜的溫度,合適的水分,充足的而空氣,一粒種子就破土而出了。

一年級下學期,偶爾翻到了姐姐的語文書,我有了一個重大發現,當時的興奮不亞於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原來像努爾古麗這些故事,語文書上就有,我完全不用求他們。

識字不多的我開始了艱難的「啃」書。個別生字帶拼音,我就能把它拼出來。不認識的字,就根據上下文的意思連蒙帶猜,不求甚解,大致能讀懂故事情節,我就很滿足了。

我把姐姐以前的語文課本都找出來,從此沉浸在自己的快樂中。每天放學前有一個四十分鐘的課外活動,同學們都在校園裡撒歡:鬥雞,扔方包,跳皮經。我會找一個角落,靠牆平展展地坐在地上,聚精會神地看書。攔路虎太多,我看得有點吃力,但樂在其中。一書一世界,周圍的喧囂已離我遠去。

忽然,書被一隻大手拿走了,我本能地站起來去搶。只見語文老師笑眯眯地看着我,他翻了一下語文書,吃驚地問:「這是三年級下冊的語文書,你能看懂嗎?」我羞澀地點點頭。他把書還給我,接連說了幾個「好」字。有一次上操,他指着我,對其中的一位老師說:「這個小丫頭可愛看書了,將來肯定能考上大學。」這可能是他無意的誇獎,對我來說,竟是一輩子的鞭策。遺憾的是他只教完一年級就調走了。

有人把書比作廣袤的草原,讀書就像羊兒在啃食嫩草。那麼,我就是最貪吃的那一隻,當文字的清香在舌尖上跳着芭蕾時,愛上閱讀,欲罷不能

鄉野農村,生活貧瘠,我常常陷入無書可讀的窘境,沒有人能理解一個小女孩對書的渴求。

有一個假期經過學校,看到垃圾堆里有一本書,挺新的,翻開一看,是一本語文教學參考用書。我把它撿了回來,如獲至寶。內容非常枯燥,裡面無非是對課文的賞析,以及詞語注釋。我竟然把那本書一字不落地啃完了,直到現在我都佩服那時候的自己,那么小的年紀,那麼專業的內容。太餓的時候,就不挑食了,說的就是我吧。以我現在的年紀,恐怕都沒耐心讀下去。

四年級的時候,同學借給我《聊齋志異》《封神演義》兩本書。前者以最快的速度讀完,後者是半白話文,好多還是繁體字。這也難不倒我,還是用慣用的「伎倆」,囫圇吞棗地讀完了這本書,並且無師自通認識了一些簡單的繁體字。

[1]

作者簡介

張月平,雲南省作家協會會員,高級教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