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韭山洞,位於安徽省鳳陽城南30公里韭山國家森林公園內,因山暖多產野韭而得名,距今已有五億年的地質歷史,為喀斯特溶洞。此洞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水經注》中已有記載。唐時就有很多人入洞探奇,並留下多處唐人題刻。南宋時抗金英雄王惟忠率眾九萬據山抗金,在山上壘石為城,現存有石壘城、石雞亭、七里大寨等古戰場遺址,洞右側有石階可攀援而上。元末明太祖也曾據山屯兵,並收編了當年華雲龍等農民起義軍力量南下滁陽統一中國。[1]

目錄

景區特色

韭山洞東西主洞長一千四百七十二米,側洞與北山的蝙蝠洞相通,長約四千多米,被專家譽為江北第一洞,其特點是深、大、險、奇、古。全洞分為虎踞龍蟠、摘星攬月、峽谷幽深、清流碧影、玉溪泛舟五大景區,重要景點二十多處。其中「虎踞龍蟠」是王惟忠備戰屯兵的主要地段,「摘星攬月」是古人所謂「石形如器物者甚眾」的景區,後三個景區曲折盤旋,奧妙無窮,在開發前從無先人涉足。

主要景點

韭山洞作為江北著名的旅遊景點,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珠聯璧合,是人們尋幽探古休閒度假的好去處。 湖中划船自然美妙,卻並不神奇。而在洞裡「玉溪泛舟」,卻有幾分夢幻色彩,撲朔迷離。鳳陽近年來開發的韭山洞,奇異的地下景觀令人驚嘆。 1991年,鳳陽人集中財力物力將韭山洞開發成旅遊景點,全洞長1472米,加之尚待開發的側洞,總長5000米,洞內石幔、石筍、石鐘乳各呈其形,千姿百態,惟妙惟肖。

第一景區為「虎踞龍蟠」,是根據南宋抗金英雄王惟忠抗金及朱元璋初起義時「嘗屯御於此」的史實而命名的。景點有:文物陳列室、古步道、一夫當關、演兵場、蓮花台、中軍帳等,是全國溶洞中並不多見的人文景觀。

第二景區為「摘星攬月」,有東方維納斯、韭山靈芝、摘星台等景點,當遊人沿着百步雲梯到達「月空」時,可飽覽廣寒飛天圖,並可一睹眾嫦娥的優美舞姿。

第三景區為「囊括五嶽」,它集五嶽之奇、險、秀、峻、雄為一體,現飛禽走獸之形態,古人所謂「石形如器物者甚眾」。

第四景區為「峽谷幽深」,此區約300餘米,峽谷深不可測,遙聽聞水聲潺潺,給人以高深莫測之感,讓人情不自禁地產生將信將疑的心情,入洞探幽又會遐思遠古之域,神往靈異之境。

第五景區為「清流碧影」,韭山仙翁、黃龍藏壁、三仙女、二喬出浴等8處景點不僅有瑰瑋奇異的景觀美,而且附麗着似真似幻的神話傳說。「玉溪泛舟」景點,水體深,水面闊,碧波蕩漾,劃着小舟緩緩遊蕩,令人心曠神怡[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