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革步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革步鄉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縣下轄鄉,地處隆林各族自治縣西部,東與者浪鄉接壤,東南與德峨鄉為鄰,南連豬場鄉,西南鄰金鐘山鄉,北面瀕臨南盤江、與貴州興義市巴結鎮隔江相望,東北面與天生橋鎮接壤,行政區域總面積293.61平方千米。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建村。1984年,成立革步鄉。截至2018年末,革步鄉戶籍人口有27263人;下轄15個行政村。2018年,革步鄉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7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2.85億元,增長25%;農民年人均純收入6542元,增長9.10%。[1]

中文名: 革步鄉

行政區類別:鄉

所屬地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縣

地理位置:隆林各族自治縣西部

面 積: 293.61 km²

下轄地區: 15個行政村

電話區號: 0776

氣候條件: 亞熱帶溫涼氣候

車牌代碼:桂L

人 口: 27263人(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

建置沿革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建村。

解放前,稱革步鄉。

1951年,設立革步區。

1958年,成立公社。

1962年,恢復設革步區。

1968年,復稱革步公社。

1984年,成立革步鄉。

行政區劃

截至2018年末,革步鄉下轄革步、平安、央索、坡血、向陽、領好、紅染、者彥、作騰、者江、弄保、那弄、紅岩、蒙里、馬用15個行政村,168個村小組。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革步鄉位於北緯24°40′17″—24°53′36″,東經104°53′08″—105°13′15″之間,地處隆林各族自治縣西部,東與者浪鄉接壤,東南與德峨鄉為鄰,南連豬場鄉,西南鄰金鐘山鄉,北面瀕臨南盤江、與貴州興義市巴結鎮隔江相望,東北面與天生橋鎮接壤,行政區域總面積293.6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革步鄉屬山區,境內地勢西高東低,南高北低;最高點馬用村那化屯的規匡山,海拔1388米;最低點那弄村南盤江面,海拔765米;平均海拔1200米。

氣候

革步鄉屬亞熱帶溫涼氣候,年平均氣溫18℃—20℃。

水文

革步鄉有南盤江河自金鐘山東南入境,由南而東,境內河道長9.90千米。

自然資源

革步鄉有耕地面積2704公頃,人均耕地面積0.11公頃;森林覆蓋率31%。

人口

截至2018年末,革步鄉戶籍人口有27263人。

經濟

綜述

2018年,革步鄉固定資產投資2.85億元,增長25%;農民年人均純收入6542元,增長9.10%。

農業

2018年,革步鄉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75億元;共種植糧食麵積1506.67公頃,其中水稻533.33公頃、玉米973.33公頃;共種植有油茶426.67公頃、砂糖橘64公頃、金香柑14公頃、中草藥橘紅3.33公頃、芒果50公頃;並在馬用、蒙里、領好、者彥等村發展生薑種植420公頃,產值1700餘萬元;全鄉新增存欄50隻以上的規模養羊場10個,50頭以上的規模養牛場5個,年出欄100頭以上的養豬場13個,年出欄萬羽以上的養雞戶3家;出欄肉牛1156頭、山羊7892隻、家禽5963羽;累計完成肉類總產量1230噸、禽蛋9.35噸、水產品1.43萬噸。

歷史文化

革步鄉是壯族「顛羅顛羅那」山歌發源地和傳承地,有壯族特色婚嫁習俗和傳統三月三歌圩節。

地方特產

革步鄉土特產有橙、李、芭蕉、紅糖、首烏、黃精、烤姜等。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8年末,革步鄉有初中1所、小學5所,其中六年制4所,教學點4個;幼兒園6所,其中公立1所,私立5所;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在校小學1335人,輟學率為0.20%,初中學生658人,輟學率為0.30%,全鄉適齡兒童入學鞏固率99%以上,小學教師在職在編79人,特崗教師12人,革步初中在職在編教師為19人,特崗教師9人;送出中專生38人。

文體事業

截至2018年末,革步鄉有圖書館、村有閱覽室,其中15個行政村擁有科普圖書3000多冊,全部行政村以上分別建有木質的科普板報或者宣傳欄;各村利用春節、三月三開展籃球、兵乓球、拔河、山歌等文娛活動共35次。

醫療衛生

截至2018年末,革步鄉有鄉級衛生院1所,有職工46人,開放床位30張,門診設有內科、外科、兒科及婦產科和中醫科及輔助科室,轄區內設置村衛生室14個,村醫15人;建立居民健康檔案1.85萬人,建檔率81.91%,系統累計統計建立規範化電子檔案1.85萬人,規範化建檔率81.91%,全鄉動態管理6521人次;舉辦健康教育講座12次和公眾健康諮詢活動12次,轄區有傳染病共報例傳染病32例,傳染病報告率100%;對轄區內65周歲以上口人進行健康體檢,健康管理1835人;簽約家庭醫生服務2.22萬人,簽約率96.40%。

社會保障

2018年,革步鄉新納入農村低保83戶232人,停保274戶1096人,減發死亡48人,發放低保金347.376萬元;剔除不符合條件的特困人員24人;全鄉參加養老保險人數19313人,新增領取養老164人,領取養老待遇2979人,發放養老待遇410.5萬元;參加醫療保險參保率91.7%,參保繳費2.17萬人,收取參保資金360.02萬元;張貼公布招聘信息72條,促進群眾就業200餘人。

精準扶貧

2018年,革步鄉通過縣、鄉兩級幫扶幹部共656人,完成1616戶6869人結對幫扶工作;全鄉享受危房改造政策300戶,易地搬遷363戶1597人,其中搬遷百色33戶145人,抽房21戶91人;搬遷城西194戶824人,抽房122戶541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應參加基本醫療保險9498人,參保率98.91%;成功勸返31名輟學學生,預脫貧村入學率100%,小學輟學率0.2%;落實「雨露計劃」,向237名在校學生髮放助學補貼51.54萬元;落實產業獎補政策,完成產業獎補279.37萬元和脫貧戶產業扶持鞏固提升57.51萬元的驗收工作;全鄉431戶1913人達到「八有一超」(有穩固住房、有飲用水、有電用、有路通自然村、有義務教育保障、有醫療保障、有電視看、有收入來源或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年人均純收入超過國家扶貧標準)標準,3個村達到「十一有一低」(有村級硬化路、有95%以上農戶解決飲水問題、有95%以上農戶有穩固住房、有95%以上農戶用上電、有村級公共服務設施、所有自然村屯通廣播電視、貧困村通有網絡寬帶、95%以上貧困戶有醫療保障、貧困村有集體經濟收入、有特色產業、有好班子;一低於,即貧困村貧困發生率低於3%。),全鄉431戶1913人順利脫貧,者彥村、者江村、弄保村3個貧困村順利脫貧摘帽。

基礎設施

2018年,革步鄉完成者彥村、者江村、弄保村,3個預脫貧村17條通屯道路硬化、26座家庭水櫃建設,投資500多萬元新建革步鄉中心衛生院蒙里分院;爭取「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在馬用、者彥等村,投資28.26萬元建設通屯道路硬化,為者彥屯硬化通屯道路0.5千米,為馬用村馬鞍山屯硬化通屯道路0.5千米;爭取人大項目在紅染村板江屯投資16萬元,為紅染村板江屯安裝太陽能路燈44盞;建設垃圾池92個,完成改廁360戶。

集貿市場

2018年,革步鄉共有集貿市場5個,分別系革步市場、蒙里市場、板江市場、央索市場、者彥市場,其中較大的有革步市場、蒙里市場、板江市場,每逢集日市場人流平均達3000人次。

交通運輸

革步鄉境內有者浪—革步公路。

視頻

革步鄉最美家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