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靠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靠旗

來自新浪音樂的圖片

靠旗,傳統戲曲當中武將的重要裝束之一,是插在人物頭部後邊(固定於肩背)的四棵三角型的彩旗,上繪草龍、江涯或龍紋。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靠旗

用於; 戲曲

部位; 頭部後邊

簡介

和靠(參見百度百科的--靠)不同,靠是經生活實物"鎧甲"演化而來,而實際生活當中存在有靠旗的原型。

由來

靠旗是插在背後的三角形的四面旗子,又叫護背旗。旗上有用各種彩線繡的龍紋。每面旗上附有一條彩色飄帶。靠旗在古代戰爭中是存在的。

有的人認為很難想象穿着鐵葉子做的鎧甲,背後插着四面靠旗,那樣怎麼能夠進行戰鬥呢?實際上這種靠旗在古代戰爭中是存在實際功能的,士兵把旗幟系在背上和敵人廝殺既不妨礙作戰又可以明顯的區分敵我以外,對於提升士氣也很有作用,在龐大的戰鬥中,靠旗的分布有利指揮官觀察戰場形勢,另外靠旗在近戰中對士兵而言還有可以起到防護背後劈砍的功能,在唐代以前戰爭中經常使用,到了清代因為滿族士兵多使用各種顏色的棉甲,所以靠旗退出了國人的視野,現在只能在京劇和一些日本電影之中也可以看到,另外京劇流傳到了現代靠旗只是一種純粹裝飾性的舞蹈工具,是為了渲染武將的威風,顯示錶演者的技巧,增加舞蹈時的動態美,以此來幫助塑造人物的一種專用舞蹈工具,已經失去了靠旗以前所代表的意義 後來,由於一些京劇表演藝術家運用靠旗設計了一些高難度的技巧動作,把靠旗從一般的舞蹈服裝裝飾又發展了一步,變成了高難度技巧的一種輔助工具。比如,雲南的表演藝術家關肅霜,在打出手的時候,就運用靠旗杆的彈力,把對方的兵器彈回去。我們知道,通常打出手用手、用腳、用腿來進行一些動作

可是,關肅霜卻利用靠旗杆的彈力來進行表演,這就加強了緊張、驚險的效果。又如,天津表演藝術家厲慧良,他在《金沙灘》這齣戲中的一次下場以前,就把兵器--鞭,拋在半空中,然後,一轉身恰好鞭就落在四面靠旗的夾縫裡邊,同時顯示一個很威武的亮相。構成了一個很優美、予人以很精確感覺的造型。[1]

參考文獻

  1. 靠旗,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