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野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非洲野犬,是生活在非洲草原、灌木叢以及稀疏林地的一種犬科動物,是非洲野犬屬下唯一一種。是合作狩獵的動物。一般以中等體型的有蹄動物為食,比如高角羚。在非洲已經建立起一個非洲野犬的保護區,主要位於津巴布韋西部的皇日國家公園。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綱: 哺乳綱
目: 食肉目
科: 犬科
屬: 非洲野犬屬
種: 非洲野犬
( Temminck, 1820 )
體長:85-141厘米
身高:肩高75厘米
體重:18-36公斤
食性:主食有蹄動物
繁殖:每胎產2-19仔
習性:群居
分布:非洲
外形特徵
非洲野犬,頭體長:85-141厘米;尾長:30-45厘米;肩高:75厘米;重量:18-36公斤。非洲南部種群體型較大。 非洲野犬的毛色與其他犬科動物有比較明顯的差別,它們的毛髮上帶有各種顏色各種式樣的色斑,沒有兩隻的色斑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可以很容易地通過色斑進行辨別。色斑的顏色一般為黑色、黃色或白色。非洲野犬是唯一前肢沒有上爪的犬科動物。 非洲野犬共有42顆牙齒(具體分布為:(i= 3/3; c=1/1; p=4/4; m=2/3)x2),前臼齒比相對比其他犬科動物要大,咬力極強,因此可以磨碎大量的骨頭,這一點很像鬣狗。
生態習性
非洲野犬是合作狩獵的動物。一般以中等體型的有蹄動物為食,比如高角羚、湯氏瞪羚、黑斑羚、跳羚、角馬等。與其他犬科動物類似,它們一般對獵物會長期跟蹤,在追擊時速度可以達到45公里/小時。群體中的非洲野犬通過叫聲進行定位。在得到獵物後,它們會將其帶回巢穴,分給小狗、母狗以及年老病弱的其他同類。 生長繁殖Growth and Breed 非洲野犬全年可以繁殖,高峰期為雨季的後半期,即每年的三月到六月間。孕期約為70天左右,每胎產2-19仔,通常為10仔。生殖間歇期為12-14月,如果幼仔全部死亡,則可以縮短為6個月。幼仔一般在其他動物(比如土狼)的巢穴中出身,斷奶期為10周。3個月後,小狗就會開始外出活動。8-11個月大就能夠自行捕食,12-18個月達到性成熟。
生活習性
領地
非洲野犬的領土範圍大小在200到2000平方公里之間。過去它們數量很多的時候,每個群落大約有40名成員,曾經記錄過的最大群落有100名成員。一般每個群落的成年成員大約是7-15隻,由一對首領統治。群落中往往雌性少於雄性。雌性大多數終生不離開群落,大約有一半的雄性也會這麼做。這些動物的社會結構和行為模式非常獨特。它們善於協作,會照顧生病或受傷的同伴,甚至像對待小狗一樣,健康的成員會給那些病弱者反芻半消化的肉吃,照顧孩子的保姆也會受到同樣待遇。一般來說非洲野犬群是和平的,但雌性首領有時會和麾下的雌犬爆發爭奪繁殖權的戰爭。
狩獵
非洲野犬合作狩獵,它們由雄性首領率領,在領地內遊獵。可以捕食兩倍於它們體重的獵物包括羚羊、角馬和斑馬。主要在早晨和上半夜狩獵,如果月光明亮,它們甚至會忙活一整晚。非洲野犬狩獵依賴視覺而非嗅覺,它們發現獵物後會緊緊追逐,它們的最高時速達到55 km/h,直到獵物疲憊不堪。非洲野犬最痛恨鬣狗,往往對單個的鬣狗痛下殺手。
通信
非洲野犬用各種不同的方式進行彼此之間的聯繫,就像犬科家族的其他成員,它們使用氣味(嗅覺) ,聲音和姿勢(身體語言)進行溝通。它們具有了非常強的氣味。據推測,這樣就可以很容易地對遠處的其他組成員進行檢測。不像其他的犬科動物,非洲野犬除了交配季節外不用尿標記地盤。當兩個野犬走近和相互接觸時,它們會發出低調咕咕的聲音,它們用咆哮來表達對另一野犬的憤怒。幼崽做一個高音調的嗚嗚聲試圖讓其他組成員注意到自己。
族群
非洲野犬是合作狩獵的動物,過着緊密的群體生活,每群有一對能夠繁殖的首領犬,它們用尿液標誌領地。壽命大約10年。它們由雄性首領率領,在領地內遊獵。雌性首領不允許群體中的其他雌性繁殖,雌性非洲野犬會輪流看護新生幼犬。行為很像小狗,它們一般都逆來順受,很少存在霸氣。它們會舔唇口,趴在後面,將自己的耳朵持平,嘮嘮叨叨,而不是眼神接觸。如果由呲牙見面,豎立尾巴,或一個盯梢的姿勢,這些就有埋伏其他野犬的意圖。在野犬的家庭內部沒有發現纏擾威脅的地方。如果有身體衝突而引起嚴重爭鬥,這是非常罕見的。此時如果有一方試圖抓住其他野犬的喉嚨,另一方就會抓地,通過裝死直到對方放棄。
食物
非洲野犬一般以中等體型的有蹄動物為食,比如高角羚。與其他犬科動物類似,它們一般對獵物會長期跟蹤,在追擊時速度可以達到45英里/小時。群體中的非洲野犬通過叫聲進行定位。在得到獵物後,它們會將其帶回巢穴,分給小狗、母狗以及年老病弱的其他同類。 非洲野狗全都是優秀的獵手。野犬群們追擊獵物時,並不是依靠隱蔽來偷襲,這和大部分貓科成員不同。群體成員用發音來幫助協調行動並追蹤,其語音特點類似鳥聲,是一個不尋常低吼聲或唧唧聲,狩獵成功後,飽食的野犬會將肉帶回反吐出來,給群體中的那些在巢穴中守衛或哺育的同伴吃。包括生病或受傷的野犬以及老得不能跟上群體的老野犬。
地理分布
非洲野犬分布於非洲的博茨瓦納、肯尼亞、莫桑比克、南非、坦桑尼亞、贊比亞和津巴布韋。
生存狀況
由於非洲野犬的領域面積較大,所以隨着棲息地的減少和其他大型食肉動物的競爭,非洲野犬的數量不斷下降,目前處於瀕危狀態。目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東部和南部部分地區,在非洲的39個國家只有25個種群,約有3,000隻左右。在非洲已經建立起一個非洲野犬的保護區,主要位於津巴布韋西部的皇日國家公園。
非洲野犬的英文介紹
The African wild dog (Lycaon pictus) is a canid native to Sub-Saharan Africa. It is the largest of its family in Africa, and the only member of the genus Lycaon, which is distinguished from Canis by its fewer toes and dentition, which is highly specialised for a hypercarnivorous diet. It is classed as endangered by the IUCN, as it has disappeared from much of its original range. The current population has been estimated at roughly 39 subpopulations containing 6,600 adults, only 1,400 of which are fully grown. The decline of these populations is ongoing, due to habitat fragmentation, human persecution, and disease outbreak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