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青龍縣逸夫學校

青龍縣逸夫學校,始建於1995年,坐落於青龍縣城東部拉馬溝村口。由香港愛心人士邵逸夫先生捐資80萬港幣興建而成。為紀念邵逸夫先生興教義舉,學校命名為 「逸夫學校」,人們習慣上稱之「青龍三中」。2011年,在各級政府和教育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又投資1800多萬元對學校進行了改擴建,加固了兩棟舊教學樓,新建了辦公樓、科技樓、宿舍樓、餐廳樓。當年11月20日,根據布局調整需要,將原龍飛學校、朱丈子中學、向陽中學3所中學撤併到此校。學校占地面積增加4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8000平方米。現有教學班26個,在校生1205名,教職工137人。

目錄

學校簡介

多年來,學校始終秉承「以生為本,讓生走向成功」的辦學理念,弘揚「讓生成功,視為己任」的學校精神,全面實施素質教育[1],已成為全縣規模最大的一所寄宿制學校。

學校管理

學校始終把管理當做大事來抓,實施了「三位一體」立體式管理辦法;建立了學校安全無縫隙對接管理制度;實行了年級主任、任課教師節節候課制度;做到了「級級有權,人人有責,層層謀事,事事有效」。

德育建設

學校堅持以「感恩」教育為育人重點,不斷提升德育工作水平,促進和諧文明校園的建設。每年制定德育規劃,在主題和內容上明確感恩教育項目推進,通過課題研究、校本課程、榜樣宣講和感恩實踐等手段,全力打造以感恩為基點的德育特色。

師資隊伍

學校通過「結對子」,實施「名師工程」等手段,大力提高教師素質,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幾年來,學校骨幹教師逐年增多。現有省級骨幹教師1人,市級骨幹教師8人,縣級骨幹教師[2]7人,縣級名師5人,校級學科帶頭人10人。

課程改革

學校認真落實課改精神 ,積極開展縣教育局提出的「135」課教學模式堂;紮實推進校本教研,成立集體備課小組,實行教師教學導學卡制度,真正實現教學問題研究化、解決問題課例化。同時,積極培養學生特長,開展舞蹈體育、美術、器樂等社團活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硬件設施

2011年改擴建後 ,學校規模不斷擴大,辦學條件也得到極大改善。現建有圖書室、理化生實驗室、計算機教室等35個專用教室;「班班通」為師生開啟了網上綠色通道。一流的硬件設施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和學習保障。

校園文化

教學樓以校訓文化為主題,對學生時刻進行教育和薰陶;辦公樓文化以「師德」、「師品」、「師魂」為中心,每時對教師進行激勵和啟迪;宿舍樓和餐廳樓處處洋溢着文化氣息;具有藝術美的校園綠化和各樓上的勵志標語令人振奮。凸顯了「面面牆璧說話,棵棵草木育人,一年四季三季春,一季特色見人文」的校園文化特色。

教育成績

學校教育質量逐年提高。2003年以來,中考升學率一直名列全縣榜首。2011年,包攬全縣前三名,全縣600分以上12人中,三中占5人,26名同學考上一中實驗班。2012年再續輝煌,中考狀元在內的全縣前十名中,逸夫學校占4人,57名同學進入一中實驗班,183名同學公費考入青龍一中。

多年來,學校取得了一系列成績,先後被授予「河北省優秀家長學校」「秦皇島市德育先進學校」、「秦皇島市校本教研示範校」、「市級教學工作先進單位」、「青龍縣A級和諧校園」、「雙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連續4年被縣教育局評為「實績突出單位」。

視頻

青龍縣逸夫學校 相關視頻

逸夫學校學生跳舞
逸夫學校誦讀經典唱響紅歌大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