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青花情結(王艷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青花情結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青花情結》中國當代作家王艷秋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青花情結

去拜訪一位老畫家,畫沒看上幾眼,一下子發現畫案上的方型手繪青花人物印泥盒了。唰唰拍幾張微信里一曬,幾個文友盯着問哪裡有賣。

我也想知道,去某寶搜,沒有相同款式,看得過去的都價格不菲。搜着搜着目標轉移,又翻看到青花瓷盤了,這個相對比較親民,一個接一個裝進購物車,總算暫時滿足了擁有欲。

坐下來泡一壺今年的高山龍井與老友分享,聊到青花,都是兩眼放光的主兒,他講另外一位茶友新近買了幾隻青花纏枝的小茶杯,貼花技術很高,愣是找不到接縫。立馬給他糾正,貼花圖案不能算青花,青花是釉下彩的。

他當然知道,只不過說順了嘴而已。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人們的審美水平也提高了,很多人對青花情有獨鍾,特別是周杰倫一曲《青花瓷》唱響,多少物件擦身青花的周邊賺足了銀子。只是可能少有人了解作詞的方文山,更不甚了解歌詞的沉沉蘊意。

「素胎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瓶身描繪的牡丹一如你初妝」,「宣紙上走筆至此擱一半,釉色渲染仕女圖韻味被私藏」,「裊裊炊煙升起,隔江千萬里,在瓶底書漢隸仿前朝的飄逸」,「色白花青的錦鯉躍然於碗底,臨摹宋體落款時卻惦記着你」……古風儼然的歌詞續起文藝男女們深情的懷古夢,惹得人禁不住走進舊時光追溯一段靜美的故事。

惟有擅長在瓷瓶上作畫的人懂得詞意,作為釉下彩的青花先要在瓷泥燒好的素胎上繪製,所用青料有「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之分,一般青花瓷的紋飾多為兩到三個色階,精品可達到五個色階以上。未掛釉前的青花圖案素淨低調,一如你淡淡的初妝樣。只有渲染了釉色,那淡妝濃抹的韻味才會體現出來,那是鈷礦原料的特性使然,也是一千三百多度高溫的撮合造就。臨江獨釣、板橋歸人、山莊屋宇,裊裊炊煙隔江千萬里,這是畫裡詩意,它穿越千百年光陰落定在瓷瓶上。

最要感謝元代文人們的創舉。元代文人在政治上深受打壓,沒有了上升通道,失意文人寄情於藝術,用毛筆在瓷胎上依照國畫技法描繪圖案,將中國畫的技術運用到了瓷瓶上,因此將元青花抬上了藝術的巔峰。

睹目一些鑒寶節目,拿起一隻青花瓷瓶,不必先關注畫境,光瓶底落款就讓人激動萬分,大明宣德年制?大明萬曆年制?大清康熙年制?楷體或是篆體落款?……

別想太多了,元青花帶款者極少,蕭何月下追韓信青花梅瓶曾拍出6.85億的天價呢!鬼谷子下山青花大罐也拍了2.28億。我們平頭百姓擁有一件兩件印花仿品已經是很知足的事情了,它並不妨礙我們的喜愛。

據史料記載,青花起源於唐代,在元得到興盛,後又在清康熙年間第二次大發展。青花瓷白地藍花素潔雅致,紋飾多纏枝花卉、雙鹿、人物仙鶴、梅花、八仙、羅漢、高僧圖、祥雲、盤龍等吉祥圖案,或者載有很多經典傳奇故事,融匯着深深的中式元素,比較符合中國人中正平和的文化性格,深得歷代文人墨客青睞。

青花走向民眾起先得益於明代初期規模化批量複製出口,普通工匠可以反覆熟練繪製固定的吉祥紋飾,雖然藝術性下降產量卻增加了,長時間的外銷之外,普通民眾終於有機會買到既便宜好看又實用的青花器具了,也當仁不讓地成為代表中國瓷器的「國民瓷器」。

愛屋及烏,代表江南特色的青花布也是很多文人墨客的傾心之物。隨便一張餐桌鋪上一塊青花布就眼前一亮,掛個門帘兒就疑似到了江南。盛茶盛酒的罈子蒙一塊青花布滋味就綿長醇厚,平凡女子挎一隻青花布包就打上了文藝女的符號……源遠流長的歲月薰染,青花已然化為一種情結駐紮在很多人心底。

平日裡習丹青,酷愛畫青花,各式的瓶子,塗了花青、鈷藍,抑或孔雀藍調和胭脂,偶爾留白一枝梅枝,插或不插花與翎毛,雖拙劣不堪,多被朋友們先搶為快。某一日讀到著名畫家馬碩山的《故園追夢——我的青花情結》,思悟頗多,原來每一個愛着青花的人,骨子裡都鐫刻着濃濃的中國風,而這濃濃的中國風,分明是中華五千年文明文化的渲染與積澱呵!

內心熱烈地自豪了一把。轉念,想起某寶上銷量頗佳質量頗好總標註為日式青花的瓷碟,驀地有了隱隱的不快…… [1]

作者簡介

王艷秋,女,曾用筆名一凡,新浪博客用名滄桑-看雲。1972年出生,山東省榮成市人,現經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