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青玉瑞獸紐「保泰持盈」印

青玉瑞獸紐「保泰持盈」印
來自故宮博物院的圖片

青玉瑞獸紐「保泰持盈」印故宮博物院的一件藏品

目錄

藏品簡介

名稱:青玉瑞獸紐「保泰持盈」印

年份:清

類型:璽印

規格:面寬2.4厘米,長4.1厘米,通高3.1厘米,紐高1.9厘米。

所屬博物館:故宮博物院

藏品鑑賞

青玉瑞獸紐「保泰持盈」印,清嘉慶,青玉質,瑞獸紐葫蘆形璽,漢文篆書。面寬2.4厘米,長4.1厘米,通高3.1厘米,紐高1.9厘米。   「保泰持盈」,意即當人處盈泰之時,更要常懷敬慎之心,以使圓滿狀態得以保持,即以謙慎之心處盈泰之時。   清代皇帝中最早系統提出「保泰持盈」思想的是乾隆帝。乾隆中葉,統一新疆戰事勝利之後,清朝進入了全盛時期,乾隆帝的施政策略也發生了變化,「持盈保泰」屢屢出現在其御製詩文中,並不斷得到闡發。「重熙累洽誠斯日,保泰持盈亦此時」;「惟益勵持盈保泰之心,夙夜倍切,永兢此意,願與中外臣民共之」。「持盈保泰」逐漸成為一項基本的治國方略。   嘉慶帝繼位後,仍然以此為施政要略,多次申明,並時時以「艱哉時保泰,凜若慎持盈」自勉。道光帝在追述其父功績時,也把所謂「九有歸懷」的局面歸因於嘉慶帝的「承累洽重熙之治,著持盈保泰之規」,說明嘉慶帝對「持盈保泰」的方略同樣是非常重視的,此方寶璽可以說是一個例證。   提倡「持盈保泰」,以防止皇帝個人因盈泰而驕奢,無疑具有積極意義。但將其作為治國方略,則會使統治集團逐步喪失進取精神,為維持現狀而「護守成憲」,各種危機就會接踵而至。乾隆朝晚期以後的社會就是如此。

藏館介紹

故宮博物院,簡稱故宮北京故宮,是位於中國北京紫禁城內的博物館。其前身是明清兩代皇宮紫禁城[1]。 民國元年(1912年)清帝溥儀退位後仍居於宮內。至民國十三年(1924年)十一月五日,黃郛攝政內閣公布修正清室優待條件第五條,廢除皇帝尊號,請廢帝溥儀出宮。政府代表李煜瀛、京 師警衛司令鹿鍾麟、警察總監張璧,於六日接管皇宮,封存文物。後經攝政內閣核准,經一年之整理,故宮博物院於民國十四年國慶節(1925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開幕。[2]它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始建於明成祖朱棣永樂四年(1406年),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藏品也主要是以明、清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為基礎。2012年單日最高客流量突破18萬人次,全年客流量突破1500萬人次,可以說是世界上接待遊客最繁忙的博物館。[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