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青玉案·弔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青玉案·弔古》

作品名稱: 《青玉案·弔古》

創作年代: 明末清初

文學體裁:詩

作者:徐燦

《青玉案·弔古》明末清初女詞人、詩人、書畫家,為「蕉園五子」之一徐燦的詩。[1]

徐燦的另一些詩作,還可以看出,鄉思、歸夢始終在折磨她。她失去了現在,看不到未來,就只有以回憶過去來填補空虛的歲月;她在現實生活中毫無歡樂,就只能從夢幻世界中求得補償。[2]

徐燦曾以七律體寫了《秋日漫興》八首及《秋感八首》,顯然為步武杜甫《秋興八首》之作。其《秋感八首》回顧一生遭際,概括了她所度過的人間歲月,也概括了她所身歷的歷史滄桑[3]

詩詞正文

鑑賞

「弔古」是古典文學中的常見題材,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幾乎又沒有純粹的「弔古」。絕大多數弔古的文字都是「借力打力」,真實目的在於「傷今」。徐燦身際亂世,這首《青玉案》中「傷今」之意尤其明顯,其中的「蕪城」、「傷心」、「血淚」、「人事錯」等字樣飽蘊滄桑。這首詞應注意兩點:第一,詞中的「蕪城」指揚州,有鮑照傳世名篇《蕪城賦》可以為證。從「羊車」典故(《晉書·后妃上》:「(晉武帝)常乘羊車,恣其所之,至便宴寢。宮人乃取竹葉插戶,以鹽汁灑地,而引帝車。」)、「橫江鎖」典故(晉武帝時,王濬水軍東下平吳,吳人在西塞山橫江裝設鐵鎖阻擋船艦)及化用劉禹錫《西塞山懷古》詩意來看,主要又憑弔金陵。揚州為長江天塹之門戶,史可法守城失敗後,發生了慘絕人寰的「揚州十日」屠城事件,而南京又為明初都城和為南明弘光政權首都,在明清之際是牽動人心的兩處「要穴」。所以,徐燦的「弔古」就格外具有着「當下性」,從而引起知識群體血淚交迸的同感,自然也就「為世傳誦」(張德瀛《詞徵》)。

第二,單只題材選擇的得當尚不足以令這首詞成為一首名作,其成功的奧秘還在於作者交織多種意象、筆法,構建出綺麗而沉鬱、細膩而大氣的多元審美境界。簡單說來,詞上片以婉約傷感為主,而「蕪城」、「半月模糊」等意象又頗沉摯開闊;下片鑄語沉雄,情致悲鬱,「煙月」、「蓮花步」之點染又見出細膩深邃的歷史情懷,因而別具一種撼人的力度。倪一擎《續名媛詞話》評價此詞「跌宕沉雄」、「不似繡箔中人語」也應該是着眼於此的。

作者簡介

徐燦(約1618-1698),字湘苹,又字明深、明霞,號深明,又號紫言(竹字頭)。江南吳縣(今蘇州市西南)人。明末清初女詞人、詩人、書畫家,為「蕉園五子」之一。光祿丞徐子懋女,弘文院大學士海寧陳之遴繼妻。從夫宦遊,封一品夫人。工詩,尤長於詞學。她的詞多抒發故國之思、興亡之感。又善屬文、精書畫、所畫仕女設色淡雅、筆法古秀、工淨有度、得北宋人法,晚年畫水墨觀音、間作花草。著有《拙政園詩餘》三卷,詩集《拙政園詩集》二卷,凡詩二百四十六首,今皆存。

徐燦兒時住在蘇州城外的一座山莊裡,其父徐子懋經史皆通,故而徐燦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家傳》中其父稱徐燦「幼穎悟、通書史、識大體」,為徐子懋所鍾愛。[4]

徐燦於崇禎初年嫁給了陳之遴[5],陳之遴在明末清初為知名詩人。正是由於他們在文學上志氣相投,互相吸引,為夫妻感情奠定了思想基礎,在兩人的詩、詞中常常可見唱和之作。婚後不久,陳之遴於崇禎十年進士及第,這預示着陳之遴的前程一片錦繡。但是好景不長,陳之遴被崇禎皇帝斥為「永不敘用」,夫婦二人被迫回到了海寧。這次打擊使徐燦對宦途險惡產生了寒意,而陳之遴對仕途有所眷戀,於明亡後出仕新朝。然而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徐燦對民族和國家有堅貞之情。丈夫降清,她作為一個封建大家閨秀又不可能直面抗爭,故其心情是矛盾而抑鬱的。詞作風格特色的形成主要是在這一時期[6]

視頻

明末清初時 江南一帶興起了學習琴歌的高潮

.

參考資料

  1. 《青玉案·弔古》 古詩文網
  2. 兩次流放瀋陽 清朝女詩人徐燦的坎坷人生 廬西酒徒的博客;發布時間;2017-01-19
  3. 清代畫家徐燦的幽怨人生 海寧日報;發布時間;2013年10月26日
  4. 清代女詞人——徐燦生平 個人圖書館;發布時間;2021-06-13
  5. 《陳之遴簡介》 古詩文網
  6. 清代畫家徐燦的幽怨人生 海寧日報;發布時間;2013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