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青海海西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青海海西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為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切實解決基層科技創新工作存在的問題,推動青海省創建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8月7日至9日,青海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巡視員、副廳長毛學榮帶隊赴海西州格爾木市、德令哈市、都蘭縣調研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創建工作情況。

座談交流

毛學榮一行先後考察了青海芝潤農林開發有限公司、格爾木雲朵枸杞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格爾木億林枸杞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格爾木源鑫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都蘭縣諾木洪農場、青海興諾杞發展有限公司、青海大漠紅枸杞有限公司、都蘭金泰農業生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實地調研了企業品種培育基地、種植基地、生產加工車間等,深入了解了企業科技創新平台搭建、人才隊伍建設、產業發展及園區企業培育等情況,並與海西州州委、州政府及格爾木市政府、德令哈市政府、都蘭縣政府、烏蘭縣政府及州、縣(市)科技局、農牧局、企業等負責人進行了座談交流。

專題匯報

座談會上,海西州科技局、農牧局及各縣(市)負責人就當地產業科技需求進行了專題匯報。毛學榮介紹了創建國家農高區的背景、意義和總體思路,並結合調研成果和基層科技需求,圍繞創建海西國家農高區工作,從枸杞[1]、冷涼果蔬等主導產業發展、研發平台搭建、政策支持、人才引進、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與參會人員進行了交流,並就有關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相關資訊

海西州加快打造「開放柴達木」 推動經濟社會健康快速發展

近年來,海西州牢牢把握「開放柴達木」新定位要求,高度重視高水平對外開放工作,深度把握、積極融入「一帶一路[2]」建設重大機遇,充分利用區位和資源優勢,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對外開放合作戰略,構築柴達木對外開放新高地,推動經濟社會健康快速發展。

一、「四地」建設破題開局。鹽湖資源開發中試基地揭牌,13.5萬噸氯酸鹽、東台吉乃爾鹽湖礦產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等重點項目加快推進,「5G+智能鹽湖」示範項目落地運營,鉀肥、碳酸鋰產能穩步提升。450萬千瓦大基地項目和12個市場化項目全部開工,併網裝機規模達到1160萬千瓦,新能源產業持續壯大。熱水墓群入選「百年百大考古發現」,4項非遺項目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文旅融合前景廣闊。織合瑪攝影小鎮、格爾木崑崙山大峽谷等項目加快推進,生態旅遊特色鮮明。天文科普基地建設加快,9個天文望遠鏡落地。台吉乃爾野奢文旅小鎮、大柴旦紅崖火星村項目穩步推進,茫崖石棉礦老礦區項目成為全省首個國家級工業遺產項目。實施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項目35.5萬畝,發布「神奇柴達木」海西農畜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啟動特色農畜產品「三地百櫃」建設,「柴達木枸杞」品牌價值達92.5億元。

二、科技創新發展步伐加快。科技型和高技術企業「兩個倍增」工程深入推進,重點領域關鍵技術取得突破。高新技術產業加快發展,特級高純燒結鎂砂、鹽湖滷水提鋰等關鍵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大規模光熱發電等多項技術具有全國示範意義,格爾木崑崙經濟技術開發區被評為國家綠色產業示範基地,烏蘭縣被科技部確定為國家首批創新型縣(市),格爾木工業園、德令哈工業園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建設加快推進。海西州下轄七個地區均被批准為國家科技富民強縣試點縣,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創新型鹽湖化工產業集群被科技部列入國家級試點單位,海西州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青海海西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通過國家驗收,科技創新為全州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

三、循環產業體系初步構建。以產業鏈延伸和產業集群構建為主要抓手,全面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圍繞鹽湖資源梯級利用,構建了以鹽湖資源開發為核心,融合鹽湖化工、油氣化工、煤炭清潔利用、金屬冶金、新材料、新能源和特色生物等產業集約化、一體化、融合化發展的循環經濟產業體系。資源開發實現了從粗放型開發向梯級開發、綜合利用的轉變,產業規模實現了從小作坊、小裝置向大工業、規模化發展的轉變,工業產品實現了從原料型、初級加工產品向精細化、高端化、高值化產品的轉變,一二三次產業實現了從獨立發展向相互融合、聯動發展的轉變,循環型產業實現了向體系化、創新化方向的蝶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