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青春年華的點滴記憶(文占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青春年華的點滴記憶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青春年華的點滴記憶》中國當代作家文占祥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青春年華的點滴記憶

1972年至1976年,我上完了小學。我們的小學距離我們家有七里半的路程,來回就是十五華里。一個舊的民宅,主人搬走後沒有做任何處理,火炕、灶台都還在,後來還兼顧了生產隊的倉庫。我們的全科老師,雖是小學畢業生,會的確實還不少,邊學習邊教學邊勞動,使我們10多個學生、五個年級齊全的複式班小學在周邊小有名氣。

我們的學校是村(生產隊)小學,秋夏冬春都是半日走讀制,不同的是秋夏早晨到校、中午放學,而冬春早飯後到校、下午放學,每天在校的時間大致相當,都是5個小時左右。

我們學習的課程主要是語文和算術,常識有課本,一周上一次。體育、音樂偶爾上一次,遇到文藝參演或體育參賽,那就不同了,甚至停課排練與準備。

秋忙與夏收的假自然有,我們高興,家長也高興,假期的長短常常由生產隊長決定。

我們半天學習,半天勞動。我們積極參與生產隊的田間批鬥會、賽詩會、時事政治學習活動。我們爭着搶着露面,我們倍感光彩無限!

小學究竟學了些什麼?現在回想,僅僅是認識了一些字,學會了簡單的加減乘除運算,還會哼一些革命歌曲。那時除了課本、其他書籍或文字很難見到,報紙也是奢侈品,偶爾能見到一、二張。聽到最多的是各種時勢口號,看到最多的是各種宣傳路標和牆標。現在回想起來,常常讓我暗自發笑的是,上語文課時,我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抄寫「主題」,到了五年級,我竟然不知「主題」的基本涵義,常常把「主題」與「豬蹄」相關聯,你說我遲鈍不遲鈍、可笑不可笑!

現在細想,一點都不可笑。四五歲時,我曾經把「開會」和「耬地」聯想在一起。因為從大人的嘴裡僅僅聽來了「開會」這個詞,其他一概不知,而我恰巧認識「開」這個字,又見過農具「耬」,「耬」的耬干很像「開」字,自然就把「開會」和「耬地」聯想在一起了。我和我的三哥拿着兩根小木棍,在自家的院子裡來來回回地「開」了半年會,直至有一天晚上在我們家開會,我們才結束了這種遊戲。

後來,小學課本封面有延河大橋和寶塔山,還有歌曲中的天安門等,我絞盡腦汁也想象不出來。諸如高樓、大廈、大海、火車、飛機等,在沒有見到過動畫或實物之前,我的想象和後來看到的實際,真正是天壤之別!

今天,突然刷到有人吐槽今年的高考作文題,覺得對農村娃不公平,是否公平且不評論,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人人都明白。目前,高考是最大的公平,如何最大化的使高考題型或接觸面公平化,確實難啊!

1977年3月到1979年6月,我們趕上了春季招生轉為秋季招生的過渡期,因而初中學制由二年稍有延長。回憶二年稍多的初中學習、生活,歷歷在目。

1977年,經過一年多的自主籌備,劉峁塬中學終於辦起了戴帽高中,和我們同時進校的,有一個高一班和兩個初一班,加上一個初二班,共有四個教學班。

高一班的學生大致分為兩部分,一小部分是上屆初二的優秀生,所謂優秀生,要德、智、體全面考察,家庭成分也很重要。大部分是鄰邊公社(鄉鎮)因各種原因沒有推薦上(高中)的初二學生。因辦學條件極差,生源自然不足,高一學生是來者不拒。為了擴大辦學規模,初一學生的入學基本滿足了每個家庭的需要,因而由以往的一個班擴招為兩個班。

當時的師資力量可想而知,公派教師沒有幾人,大多只能在前一的高中畢業生或相對優秀的小學教師中來選拔。所謂的名師自然給高中班教學,給初中班教學的老師,我不敢說老師們不盡心、更不敢說那個老師不是好老師!雖然他們都十分盡職盡責,加上當時環境、條件、時勢的限制,我們確確實實沒有學到多少課本知識。

像我這個名列前茅的學生,數學不懂簡單幾何證明題的原理,不會把已知條件用到求證上。物理不懂功的計算表達式,遇到力的分解就套不上公式了。化學分不開分子和原子,其他就更不用說了。反之,吃苦精神、自理能力、合作能力,我們倒是增長了不少。

我們進校時,校園的主體工程基本就緒。沒有玻璃的教室暫時用小麻紙糊着,能保證每天的一節晨讀和三、四節課。教室門前高低不平,垃圾磚塊成堆,工程的石灰池成了像樣的垃圾坑。雨天必漏水的土箍窯子擁擠着八、九個人,我們從來沒有擔心它會塌下來。遇到連陰雨時,無奈就放假。灶房是老舊房子,可以保證每天二頓的簡易飯菜,飯大多是黃米或小米飯,菜一定是洋芋條湯。兩個大的水泥方池醃着飄着菜蟲的酸白菜,也是不可多得的佐料。飯後一小盆冷水放在院子中,供大夥洗碗。灶內的水泥池中有少許冷水,大師傅監視着,只能在飯後的十多分鐘內允許你舀一點,開水是從來沒有想過的事情。我大學畢業當教師後,這種相似的模式也延續了好幾年。

那時還屬於開門辦學階段,亦工亦農亦學、其中的亦工亦農得到了真正地落實,學習似乎是捎帶的事。每日的晨讀照例是朗讀《毛選》,你若敢翻閱其他書,大都會被班幹部扔出門外。上課前要唱歌,課後思考着哪兒有好事可做,打掃衛生我們一般搶不到。那段歲月的激情是很高的,每天廣播中都有層出不窮的好人好事!

那時在校時間從早到晚,四個班級全班或分組,不停的有活干,幫助工人師傅搬磚、抱土基子、平整校園,給安裝玻璃或糊頂棚的小師傅們打下手,到戲台處拉土方,到學校的菜園、育苗園去實踐……每日的午休時間,校長或值班老師總能抓住幾個學生去掏旱廁,用大糞湯來澆灌菜園子,這是最不體面的懲罰,也是學生們最害怕的實踐課,女學生們尤其如此。

那時的文藝宣傳與體育比賽搞得十分有特色,戲台落成(土牆圍成的土台子)後,每學期總有幾次大型的文藝匯演或體育項目比賽伴隨文藝節目,所謂大型是指村村小學都要參與、都要評比,周邊村民來觀看的人很多,中學自然扮演的是主角,一些文藝骨幹或文藝活躍分子自然成了焦點或明星。

那時幫助生產隊秋收、夏收也是少不了的,忙假按時放,一般都是十五天,有時還會延長,學生們大都不排斥、都喜歡親近大自然。

每到秋後,每個人都要準備過冬的柴禾。這段時間,每天下午飯後,我們就帶着钁頭、毛繩,三三兩兩到二三里外的山溝里去掏柴,誰也沒有考慮安全不安全的事,不安全的小事倒是有過,大事還真的沒有出現過。男生都是自力更生、提早超額完成任務,我已經不記得女生是如何完成任務的!

一年過後,校園趨於規整,勞動課稍有減少,特別是執教半年多的李春憲老師被上海交通大學錄取,震動了校園、震動了山鄉,人們談論學習的話題突然多了起來。記得有那時課本十分稀少,其他學習資料聽都沒有聽說過,一股抄課本熱的現象在我們班流行開來,印象中路彥虎同學抄的最規整最好。

再後來,高中班解散了,初二畢業班和高中班的部分同學都合併到我們兩個班級中來了,學習的氣氛似乎較前濃了起來。

對於我來說,過快生長的身體,總覺得一直處於半飢餓狀態,二件破舊的衣服短了不少,好似乎綁在身上一樣,稍不注意,就會撕裂開,因而我不敢跑、不敢跳,每逢上體育課,我和我的哥哥老老實實的坐在操場邊上看人家蹦蹦跳跳拍球、上籃,玩單雙槓……飢則思變,學校的校花和我同桌,夜晚煤油燈晚自習時,四人相對而坐,想和校花同桌的同學,搶着讓我償他的炒麵或乾糧。僅僅是一口炒麵或乾糧,也能溫暖或安慰我那時常飢餓的胃。因此,我對「秀色可餐」有過真正的體會!後來我看《平凡的世界》電視劇時,我並不感到孫少平高中生活有多麼的苦和累!

二年多的初中時光,很快就過去了。儘管那時恢復了中、高考,似乎對我們的影響並不大,起碼我對中考、高考的概念是隱隱約約模糊的,覺得考大學是高中畢業後的事情,中考我當時實在沒有多少概念。當時的口號還是「一顆紅心,兩手準備。」一部分同學提前畢業,敲鑼打鼓、戴着紅花送出了校園,送回了農村的廣闊天地。

我一直覺得我沒有怎樣認真的學習,更談不上刻苦,甚至有時有些裝模作樣的假學習。上課我也不怎樣認真聽講,因為飢餓時常伴隨着我、思想老拋錨。好長時間,我甚至認為,聽不聽課都一個樣,下來看看書就行了。

你可能覺得我很聰明,其實我很遲鈍、真的很遲鈍!也許正是這種遲鈍,是我能夠看書時比較專一、不胡思亂想。因而,我的學習成績始終都不錯,升高中考試時,我們學校有三個同學考入了定中,我是其中之一。現在想來,如果當時我對中考有深刻的認識和迫切的願望,當年的中考,我還是有一定可能性的!實際我想說的是,方向很重要,有了方向,才可能有動力,才可能挖掘潛力,才可能不斷超越與跨越!沒有了方向,一切都無從談起。

中考時,我們整齊列隊出發,一路上紅旗招展,沒有「旗開得勝」之意,但有「旗開得勝」之勢,革命歌曲不時響徹迴蕩山谷……經過了十里崾蜆、二道崾蜆、浪池崾蜆……六十里的山路一步步用腳丈量,也沒有覺得怎樣累。

只記得那時的考試題是用粉筆在黑板上抄題,二頁白紙在左上角寫上姓名、打折後用書針固定就算密封。印象中抄題老師的粉筆字很規正,老師們的腦門都很亮、想象裡面裝着的智慧一定不少。印象中姬塬中學很陳舊很大、學生也很多,心裡想着我可能就要在這裡繼續讀書了,其他的印象大都忘記了!

那時的考試似乎沒有絲毫的緊張感,考試就考試,不會很正常,沒有更多的想法,因為心中本來就沒有想法!

我曾經寫過《劉中記憶》和《忘不了的劉中情》,來回憶過那段苦澀的歲月。這幾天,看到人們把中考、高考炒的沸沸揚揚,於是又羅嗦了一段,說明我的心中還是深深地記憶留戀着那段時光。[1]

作者簡介

文占祥,陝西定邊人,中學化學教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