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霍氏粉褶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霍氏粉褶菌

中文學名:霍氏粉褶菌

別稱:天藍蘑菇

門:擔子菌門

綱:傘菌綱

目:傘菌目

科:粉褶菌科

屬:粉褶菌屬

霍氏粉褶菌(學名:Entoloma hochstetteri):是一種在新西蘭印度可以見到的蘑菇。這種蘑菇的菌蓋最大約5厘米,但菌柄很細,只有約5毫米直徑,總體高度80毫米,它的菌蓋呈錐形,有銳利的邊緣,邊緣內翻。菌蓋顏色為靛藍色,稍帶點綠色,最初為藍色,後變成藍紅棕色至粉紅棕色,上面具小纖維。菌蓋邊緣有條紋並內卷。炫藍蘑菇也指霍氏粉褶菌,但是更多指炫藍小菇Mycena interrupta。[1] 分布於新西蘭北島和南島西部的樹林裡,生長在潮濕的土壤中,特別是在闊葉林和羅漢松林中的凋落物和苔蘚中,該真菌出現新西蘭2002年發行的真菌郵票系列中。也可以在新西蘭50元鈔票的背面看到它。

分類命名

霍氏粉褶菌最早是由奧地利真菌學家埃爾溫·雷查德(Erwin Reichard)於1866年描述的,真菌學家約翰·阿爾伯特·史蒂文森(John Albert Stevenson)於1962年將學名定為Entoloma hochstetteri。其學名中的「hochstetteri」是取自德國博物學家費迪南德·馮·霍赫施泰特(Ferdinand von Hochstetter),即「霍氏」。

形態特徵

霍氏粉褶菌有一個小巧精緻的地上子實體,總體高度80毫米。它的菌蓋呈錐形,直徑15-50毫米,有銳利的邊緣,邊緣內翻。菌蓋顏色為靛藍色,稍帶點綠色,初成長時為藍色,後變成藍紅棕色至粉紅棕色,而且長着小纖維。菌蓋邊緣有條紋並內卷。菌褶連接物微凹,菌褶薄,3-5毫米寬,基本上與菌蓋同色,有時帶點黃色。圓柱形的菌柄長50-100(-150)×3-5毫米,厚0.5厘米,長着小纖維且實心,伴生絨毛。成長到一定時候會褪色到棕色,基部發白,乾燥,瘺管,易碎,原纖維經常扭曲。 孢子紫色或深紅棕色,大小為11-15 x 11-14微米,長方體,光滑透明,壁較薄。擔子體大小為40-60×15-20微米,球棒形,透明,有四個類絨毛的孢子梗。圓柱形菌絲直徑5-13微米。膜薄壁,具有不清楚的血漿色素。夾緊連接。 粉褶菌屬蘑菇的典型特徵,顧名思義,就是菌褶大多呈現出淡粉色、淡紅色的狀態,英語直呼粉褶菌為Pinkgill。霍氏粉褶菌也不例外,它的菌褶依然為淡紅色,但全身包括菌柄在內均為藍色,在英語中被稱為Hochstetter’s blue pinkgill或Sky blue mushroom。霍氏粉褶菇有着與眾不同的全藍色,而它的菌褶(gills)因為孢子而稍帶點淡紅色。它子實體的藍色是三種薁類色素造成的。

產地生境

霍氏粉褶菌分布於新西蘭北島和南島西部的樹林裡,常常生長在苔蘚和落葉之間。生長在潮濕的土壤中,特別是在闊葉林和羅漢松林中的凋落物和苔蘚中,很少發生在諾霍溝灌叢中。與假山毛櫸和羅漢松結合。霍氏粉褶菌在印度部分地區的林地也發現。

主要特性

霍氏粉褶菌的藍色來源於其體內的甘菊藍類化學物質(Azulene),其化學名稱源自西班牙語的藍色(azul);甘菊藍是萘(Naphthalene)的同分異構體,萘是無色的,而甘菊藍確呈現深藍色。 霍氏粉褶菌食用性未知。粉褶菌屬的許多成員都是有毒的。這個小小的蘑菇通體都是藍瑩瑩的,只有菌褶部分可以看到紅色孢子的痕跡,這種顏色是由於它的子實體含有三種甘菊環烴。霍氏粉褶菌不可食用,但它是否有毒依然還存有爭議。

作用

霍氏粉褶菌可以把動植物的遺體、遺物等分解,釋放出其中的碳、氮等營養元素,使之能夠被植物吸收並重複利用,促進了自然界的物質循環。另外,粉褶菌屬中有一些成員屬於『菌根菌』,它們與植物互利共生,即植物給它們提供營養,它們從土壤中吸收氮、磷等無機物回饋給植物。在一些環境比較惡劣的地方,植物必須依靠和真菌共生才能生長得好,這也給在環境條件不太好的地區植樹造林提供了一種思路。

相關文化

新西蘭作為一個位於南半球且生物多樣性奇特的國家,熱衷於宣傳保護自己本土的生物多樣性,為紀念這種最早發現於自己國家的鮮艷蘑菇,新西蘭這50元鈔票上畫上了它的形象。它可以在新西蘭儲備銀行1990年發行的50元鈔票背面看到。 [5] 2015年,他們又對50元鈔票進行重新設計,把霍氏粉褶菌的圖案從角落位置挪到了中間,還突出了它的藍色。 新西蘭郵政還曾於2002年發行了霍氏粉褶菌的紀念郵票,它是新西蘭2002年發行的真菌郵票系列中六個本地真菌之一。

參考來源

  1. 天藍蘑菇, 天氣加,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