霽紅釉梅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霽紅釉梅瓶是故宮博物院的一件藏品
藏品簡介
名稱:霽紅釉梅瓶
年份:清
類型:瓷器
規格:高24.2厘米,口徑3.4厘米,足徑7.8厘米
所屬博物館:故宮博物院
窯口:景德鎮窯
關鍵詞:景德鎮窯
藏品鑑賞
霽紅釉梅瓶,清康熙,高24.2厘米,口徑3.4厘米,足徑7.8厘米。
梅瓶小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玉璧形底。通體施霽紅釉。玉璧形底心內施白釉,署青花楷體「大清康熙年制」六字雙行款,款外無邊欄。造型規整,釉面勻淨。標誌着明代中期以來失傳的高溫銅紅釉燒造技法在康熙時景德鎮御窯廠得到了恢復。
康熙時期的高溫銅紅釉品種主要有霽紅釉、郎窯紅釉、豇豆紅釉三種,各具特色。霽紅釉釉面均勻凝厚,色澤深沉,除用作祭器以外,也做文房用具、日用瓷等。
藏館介紹
故宮博物院,簡稱故宮或北京故宮,是位於中國北京紫禁城內的博物館。其前身是明清兩代皇宮紫禁城。[1]
民國元年(1912年)清帝溥儀退位後仍居於宮內。至民國十三年(1924年)十一月五日,黃郛攝政內閣公布修正清室優待條件第五條,廢除皇帝尊號,請廢帝溥儀出宮。政府代表李煜瀛、京 師警衛司令鹿鍾麟、警察總監張璧,於六日接管皇宮,封存文物。後經攝政內閣核准,經一年之整理,故宮博物院於民國十四年國慶節(1925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開幕。[2]它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始建於明成祖朱棣永樂四年(1406年),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藏品也主要是以明、清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為基礎。2012年單日最高客流量突破18萬人次,全年客流量突破1500萬人次,可以說是世界上接待遊客最繁忙的博物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