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西納琉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雷西納琉斯德國早期新教作曲家。幼年在教堂當歌童並接受音樂教育。1515年入萊比錫大學。1523年任天主教神父。後改信新教,當了主教。他的所有音樂作品都在去世前兩年問世。有應答聖歌、讚美詩、眾讚歌配樂、經文歌和一首受難曲,都是應早期路德教派教堂禮拜需要而寫,強調了基督教義在音樂作品中的重要性,是威騰堡神學界的觀念的代表。它們大都是定旋律作品,擬古風格突出,定旋律常放在男高音部,只有適當的裝飾音。每個樂句為了突出歌詞,都簡煉而清楚。大部份聲部在開始模仿定旋律之後,在定旋律樂句結束時達到旋律結尾。其歌詞風格富於人情味。
聖歌
聖歌源於《詩篇》[1],是當時聖公會清教思想的表現。早期常用單聲部,一樂音對一音節,小唱詩班演唱,風琴伴奏,經文大多出自《詩篇》、主禱文和《聖經[2]》選段。也常由一帶伴奏的獨唱與一組四個歌手交替演唱。
參考文獻
- ↑ 《詩篇》,中國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網
- ↑ 《聖經》為什麼分舊約和新約,我愛歷史網,202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