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擊巨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images/6/60/%E9%9B%B7%E5%87%BB%E5%B7%A8%E8%9D%8E.jpeg)
薛福成故居檯球廳原圖鏈接來自 美篇網 的圖片
《雷擊巨蠍》節選於晚清政論家薛福成《庸庵筆記》[1]的下卷。
薛福成(1838年4月12日~1894年7月21日),字叔耘,號庸盫,江蘇無錫賓雁里人,出生於書香門第、官宦之家。近代散文家、外交家、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者之一、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起者[2]。自幼即受時代影響,廣覽博學,致力經世實學,不做詩賦,不習小楷,對八股尤為輕視。
原文
咸豐乙卯之夏,京師暴風雨,咸見一緋衣小兒騰空南行,如有翼能飛者,迅雷閃電隨之,聲勢驚人。越一日一夜,小兒集於天津之城樓,手執一帕,揮舞不已,雷聲轟轟,然旋繞左右,不敢下擊。
如是者又一日,有一獵戶在其下,試發一鳥槍,小兒出不意,方俯首下視,忽聞霹靂一聲,則已墮死城下矣。眾共視之,乃四尺長巨蠍也。其所執,則婦人之騎馬布雲。
著作簡介
《庸庵筆記》是晚清政論家薛福成的一部見聞筆記。此書體例、分類及編目雖皆由作者親手所定,然生前未及刊行,後由其子薛慈明將遺稿交薛氏門人蕭山陳光淞校理,於光緒廿三年(1897)刊行問世。先後有光緒廿三年遺經樓刊本、宣統二年(1910)掃葉山房刊本、上海文明書局「清代筆記叢刊」本,1935年鮑賡生新式標點,編入上海新文化書社「筆記小說叢書」,1937年又有商務印書館的「萬有文庫」本。又有《清代筆記叢刊》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3年標點本。今據《筆記小說大觀[3]》本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