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雪的隨想(千江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雪的隨想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雪的隨想》中國當代作家千江人的散文。

作品欣賞

雪的隨想

冬季,北國,古道西風,早已進入萬木俱凋,蕭瑟滿眸。暖國的江南,北風季吹,寒冷襲骨。雖有小橋流水,也不見人家浣紗。當然,南海之角,興許還有早開的一枝梅在迎風招展。我在江南的吉安小城,且心安,且靜養,且埋了三分情緒,於冬日的窗下,細細聆聽心花兒開放的聲音。好日子,總是自帶光芒,你且微微一笑,足以傾城。冬季,適合做一場長長的夢,待到春風拂綠了兩岸,被一株桃花溫柔地叫醒。如此只想輕輕問一句,歲月已薄寒,借一縷萬水千山之外的暖,予你安枕流年,你可曾珍惜?

寒潮猝不及防,伴着冬雨就來了。天氣短信預報說江南大部分地區有雪,從贛北到贛南,大雪到雨夾雪,小雪。於是,晚上心裡就懷着一份對雪的期待:雪花,有你的冬,世界是那般豐盈美麗。若是一早起來,有一個純白的世界,那該多好。純白的雪,自然會被畫家潑進彩墨,被詩人寫入詩行,還有被離人念成牽掛。每年的冬來,處於江南的人們便有了理由去等待一場雪的清歡,然後以點點雪意,渲染了一紙清淺。聽說,不久還會有一場雪紛紛。我們可否,舍了紅泥小火爐,棄了綠蟻新醅酒,如孩子一般,奔跑於四野的蒼茫里。笑着,望着,一起白頭。想來,這樣的冬季適合彼此靠近,適合把火熱的情話,說了一遍又一遍。冬季,適合把自己細細裹納,只待一場風雪來深藏。冬季,適合把所有躁動的文字一一安撫,交於烈烈西風中安眠。

2010年12月15日終於下雪了,算是南方今年的第一場雪,也可能是最後的一場雪。下午3點時分,還只是雨,一會兒,天空的雪花沒有來得及融化就落到了地面。人們開始驚呼,「下雪啦,是雨夾雪,預報得真准」。此刻,冷風和灰濛濛的天壓得人們不敢面對它們。傍晚,空中的冰晶被水汽催殘而迅速增大落到地面,就變成了一朵朵耀眼的雪花。所謂「戰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半天的功夫,仰面皆白。想起了白居易《夜雪》:「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我也拿詩來形容:寒風鬧凍雨,傍晚雪花飛。隔夜織銀簾,日後卷素煙。

上班的路上,堆滿雪的路面,望不到路沿。人心向內,思念着一句句寫雪的名詩。「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喬松,不覺滿衣雪。」「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只可惜沒在隨身帶上相機,那些詩意般的氣息沒能隨時記錄了下來。我踩了一腳的雪,望着一片片、一處處的美麗雪景,勾起了我對雪的一些思緒。

認識「雪」字是小時候,教科書里有一篇帶科普性質的課文《你們猜猜我是誰》,至今還印在我的腦海里。後來的教科書里再沒有出現這篇課文,我認為是一種缺憾。這篇課文最早讓我形成對水的初步認識。課文寫着:「你們猜猜,我是誰?太陽一曬,我就變成汽,升到天空,我又變成極小極小的點兒,人們又叫我雨……到了冬天,我變成漫天飛舞的白花,人們便叫我雪……」後來上初中、高中,大學一直不斷在升華對水的認識。尤其出於對這篇課文的感動,後來在我讀工科大學期間,認真借讀了一陣氣象學和天文學的書籍。那時的抱負可遠呢,只望能為父輩們的農業作些貢獻。可是沒能所願,只是積累了一些知識罷了。如今,水資源還在人們的初認識和利用當中。

水是地球上各種生靈存在的根本,水多變,變無常。水的變化和運動造就了我們今天的世界。在地球上,水是不斷循環運動的,海洋和地面上的水受熱蒸發到天空中,這些水汽又隨着風運動到別的地方,當它們遇到冷空氣,形成降水又重新回到地球表面。兩種降水,一種是液態降水,這就是下雨;另一種是固態降水,這就是下雪或下冰雹等。這是我們對水運動現象的基本認識,雪是水運動的一種特別形式。

然而,雪是足夠動人的。飛雪,引人們競折腰,人們或打着雨傘,或光着身子,仿佛穿梭在雪花編織的銀簾之中,有的人雀躍,有的人鎮定,全依人性。積雪,好像一條奇妙的地毯,鋪蓋在大地上,仿佛給美麗的地球披上了聖誕節日的盛裝。

很多年以前,那個穿破棉襖的小男孩是最喜歡下雪。他會在放學的路上,只為了看清楚雪花有幾個瓣而忘了回家的時間。他也會痴痴地,呆在雪地里,那時不知道幻想遠方的那匹馬車。只是看見那些晶瑩的雪花,他甚至用一個透明的玻璃瓶裝了一瓶的雪,以為這樣就可以留住那些美麗的雪花了。人總是要長大,就像瓶子裡,裝不住雪一樣。那時的我,也不怕寒冷,沒有寂寞,不懂孤獨,心中只有絲絲的暖意。

今天,在孩子們喧鬧的地方,我在別人視線之外靜靜地觀賞。找回童年的回憶和過往玩雪的幸福。看着一場場消失的美好。因為滿世界的五彩繽紛,仿佛重現「六一」節日的活潑氣氛,只是從此我不再了,心裡少不了有點遺憾和失望。如果日子從此停留,如果自己永遠都長不大,享受着這孩子獨享的歡娛那該多好。

雪的靈光也促使人們充滿遐想。魯迅的《雪》描繪了江南和北平的雪景,讚美了飛雪追求自由和頑強鬥爭的精神。我們今天生活在誰創立的國家裡,自然會想起毛澤東,他老人家的《沁園春•雪》,寄託他一個詩人,一個東方的幻想家、理想家和行動家的豪情。這首對祖國、江山理想述之最著,奇瑰幻美,無可企及,亦無法形容。可以說,中國有多大,這首詩詞的抵達有多大,描繪的江山有多俊秀和美麗。

現代人對雪的衝動最忽然的一句就是:你那裡下雪了嗎?仿佛自己夢囈一般發出的呢喃。你那裡下雪了嗎?同是發自心底里輕輕一聲的吶喊。很多年以前,就有那麼一首歌,《你那裡下雪了嗎》,很簡單的一句問話,包含了人們太多的情懷。

雪除了對農作物、人體健康的一些作用以外,它的靈光動人興許是對於地球,對於人類的最大好處。誠然,我們也忘不2008年中國的那場雪災。

[1]

作者簡介

千江人,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