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雙面翻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雙面翻譯
圖片來自udn

雙面翻譯》(The Interpreter)是一部在2005年上映的美國政治驚悚,由薛尼·波勒執導,妮可·基德曼西恩·潘凱瑟琳·基納等人主演。[1]

此片是薛尼·波勒(於2008年去世)執導的最後一部電影,亦是影史上第一部獲准進入聯合國位於紐約的總部(聯合國大廈被視為正式的國際領土)進行拍攝工作的電影。

劇情簡介

席薇亞·布倫是一名在非洲馬托博共和國出生的聯合國口譯員,有一天她在無意間聽到有人打算在聯合國開會的時候暗殺馬托博共和國的獨裁元首愛德蒙·蘇瓦尼,他們使用的語言是少數人聽得懂的非洲土語。當席薇亞聽到這項驚人秘密之後,很快就發現自己也成為被追殺的對象,於是她就向相關單位報案。美國特勤局接到報案後,便指派兩名探員凱勒和伍茲負責調查並保護席薇亞的安全。

在調查的過程中,凱勒發現席薇亞擁有神秘複雜的背景,也開始懷疑她並沒有完全說出實情,而且她很可能也涉及這項暗殺陰謀,因此凱勒對她產生的不信任感愈來愈強烈。隨著暗殺的時刻愈來愈近,整個暗殺陰謀也開始昭然若揭。原來所謂的暗殺陰謀只是蘇瓦尼為了拉抬其低迷聲勢所搞出來的造勢活動,藉此來改善自己在國內以及國際間的惡名,而席薇亞的親人就是死在蘇瓦尼的手下,席薇亞甚至曾在當地游擊隊任職。後來席薇亞選擇離開傷心地,在聯合國重新出發。暗殺行動開始時,蘇瓦尼在凱勒的保護下進入保安室避難,不過席薇亞早已在保安室埋伏多時,她意圖殺害蘇瓦尼,但隨後遭到凱勒阻止。最後,蘇瓦尼因為種族屠殺的罪行被聯合國起訴,而席薇亞則被美國驅逐出境。

影片評價

作為一部懸念片,編劇可謂精明、煽情,故事講得不錯,導演手法生動,情節鋪排、人物設定都相當出色。(網易娛樂評)

影片最大的缺陷,來自於明顯的政治上的貧乏和"白人視角",而且標明政治題材的影片由於政治上的難以深入也造成了情節可信度上的偏差。最後的結果就是一部製作精良、效果平庸的政治驚悚片。(網易娛樂評)

參考文獻

  1. 雙面翻譯,xu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