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疏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集疏運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類名詞。
關於漢字的起源[1],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2]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
名詞解釋
集疏運體系是連接多種運輸方式的平台和紐帶,是進行一體化運輸組織的關鍵。集疏運體系的快速高效,能在相當大的程度上緩和由於船舶隨時到港、貨流不均衡而引起的壓船壓貨現象,也可以緩和貨物集散對碼頭倉庫容量過大的要求。而且,集疏運體系能力的不斷增強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港口其他系統的不足乃至擴大港口腹地半徑,從而促進港口發揮最大的潛力。
簡單地說,集疏運系統包括集疏設施、集疏運方式及集疏運管理,其中集疏設施通常指公路、鐵路、港口、機場、倉庫、堆場等;集疏運方式主要有水路運輸、鐵路運輸、公路運輸和航空運輸;集疏運管理指對運輸計劃的制定、組織、協調等。在港口集疏運各個環節中, 「集」是從發貨人指定場所將出口的貨物運至港口, 集中堆放在碼頭或碼頭附近的堆場或倉庫;「疏」 是將進口貨物從船上卸下, 堆放在碼頭後方堆場、碼頭附近的港外堆場或倉庫。
特徵
集疏運輸體系的具體特徵,如集疏運線路數量、運輸方式構成和地理分布等,主要取決於各港口與腹地運輸聯繫的規模、方向、運距及貨種結構。一般與腹地運輸聯繫規模大、方向多、運距長或較長,以及貨種較複雜多樣的港口,其集疏運系統的線路往往較多,運輸方式結構與分布格局也較複雜;反之亦然。由於各港口的實際情況十分複雜,互不相同,故其集疏運系統的具體特徵也不同。從發展趨勢看,一般大型或較大型港口的集疏運系統,均應因地制宜地向多通路、多方向與多種運輸方式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 ↑ 中國「漢字」從何而來?每個漢字,都是倉頡造出來的嗎?,搜狐,2022-10-01
- ↑ 造字的倉頡,為何叫「倉頡」?甲骨文揭開了顛覆性的一幕,搜狐,2022-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