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難忘銅瓦店.心醉「獨悟齋」(王榮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難忘銅瓦店.心醉「獨悟齋」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難忘銅瓦店.心醉「獨悟齋」》中國當代作家王榮朝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難忘銅瓦店.心醉「獨悟齋」

四月一日,宛城區作協採風團二十餘人,在劉平家主席帶領下,驅車趕往「銅瓦店農耕民俗文化館」,開展春季文學採風活動。

車行之瓦店鎮,在鎮政府稍作停留,我們便信步來到書法家劉國方老師的住所。劉府雖是農家宅院,卻布置得舒適美觀,井然有序。紫藤悠悠然爬上二樓,攀附於欄杆之上,姿態俏麗而婀娜;陣陣花香,溫潤心扉。紫藤花映襯着左邊的「白水草堂碑林」,顯得幽邃雅致而又耐人尋味。碑林中行、草、隸體詩文,仿佛饕餮書法盛宴,讓大家味蕾大開。「入城無事不騎馬,臨水有時還釣魚」的渾厚內涵,隸體「耕耘無聲」的心性執着……讓我深感劉國方老師卓然而敦厚的人格魅力。

隨同劉瑞記主任來到二樓「獨悟齋」,他評價說:劉老書法,隸體裡蘊含着魏風,真是獨樹一幟,別有一番韻味。或許書法之美妙,就在人之「獨悟」,就在苦苦思索後的傾力跋涉!

劉國方老師的行、草、隸、楷書法,體現出獨特的個性美。原河南省省長助理孫泉碭給予高度評價:「國方君的字不媚不俗,熱誠恬淡,古樸厚實,細細品味確似無垠原野上散發着淡淡清香的野菊,又似莽蒼林海中偉岸的老櫟樹……國方君行、草、隸、楷皆有成就。為宗魏晉神韻,師唐宋風骨,精研各路碑碣,遍臨諸家名帖,但又不囿於碑帖,不泥於古人,日漸形成今日之風貌。」他的行書、草書「筆畫艱而渾厚,體勢奇而穩健,章法變而貫通,其峭勁似率更,遒古像魯公,飄逸似襄陽。隸書猶如明清士子的跌宕恣肆,簡牘帛書的率意天真,墓誌造像的拙樸真淳。」孫泉碭說劉國方老師書法,字如其人,書是心畫。此語如沐春風,至臻至誠。

劉國方老師幾十年如一日,筆耕不輟。自幼蒙受庭訓,從師於書法家王澄,不斷研習柳、歐楷體及王羲之、顏真卿等名家行書藝術,最終成為中國著名書法家,兼職「中國書畫藝術家協會理事」、「中國民主促進會河南書畫院常務理事」等諸多職務。當我們來到「銅瓦店農耕民俗文化館」的時候,我從收藏的農耕和民俗珍品中,進一步感受到劉國方老師在獨悟書法的同時,也在獨悟人生,獨悟責任與擔當。

農耕民俗文化館四層樓房,作家袁海東這樣描述:館舍1200平方米,由12套單元組成,共48間,分門別類,珍藏各類展品3000餘件,分紡織,勞動工具、布匹、糧倉、磚瓦建築模具、日用品、漁具、交通工具等數十個展區,並按年代製作展板,館藏物品涵蓋了新石器時代以來五千年農耕文明的民俗物品;農耕農具、日常用品、紡車織機、磚瓦模具、交通工具、石磨石器、陶器瓷器、銅器鐵器、度量器具、合同契約、紅色文化、古書典器、票證票據等,共分二十餘類。堂廡寢室,庖廚炊具,牲畜家當,極力還原;農耕器物,日常用品、工匠機具分類陳設,雖為管窺,然觀一物可狀勞動場累,睹一形當嘆先民智功。

一個農村鄉鎮收集如此豐富的珍藏,不能不讓人嘆為觀止。我在折服之餘,對投入全部心血的館舍主人劉國方老師油然而生敬意。年近古稀於筆耕翰墨中,投資籌建農耕民俗文化館,籍此舊物,激勵後人;以其厚植家國情懷,擔當責任使命的崇高精神,為社會,為國家,譜寫了一曲恢宏壯麗的人生樂章。

歸家途中,「獨悟齋」中的遒勁翰墨,「農耕民俗文化館」中的古今藏品,讓人難以忘懷。那件件珍藏,是不是引領劉國方老師於書法藝術的道路上獨尋幽徑,從而「獨悟」出書法藝術的至高境界?那件雙牛駕車的超然神姿,是不是讓他想起光武帝於牛背上廝殺之建國艱辛?那完滿擺放的紡車、梭子、織布機,是不是讓他想到宋末元初黃道婆「衣被天下」的紡織風采?那銹跡斑斑的爪釘、耙齒,是不是又讓他憶記起漢代南陽瓦房莊冶鐵遺址?那一件件編織、器皿、獨輪車,是不是再次引起他對苦難歲月的追憶……?那許許多多的是不是,全部匯集於劉國方老師筆下,化作熱誠恬淡,古樸厚實的現代書法藝術;那幾十年如一日的「獨悟」,都是他筆下書寫的藝術人生,都是他歷盡滄桑畢生追求的美好願景。一杆鐵筆,寫遍春夏秋冬;滿樓珍品,呼喚歲月古今。劉國方老師以其崇高的品格,不懈的思索與追求,撰寫了自己輝煌的人生。在民族振興的今天,你、我、他,是不是也應像劉國方老師一樣,在獨悟中,系好人生紐扣,背上勵志行囊,於奮力跋涉中走直走正彼此的茫茫人生路?[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