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編輯老師們(尹燕忠)
《難忘編輯老師們》是中國當代作家尹燕忠寫的散文。
目錄
[隱藏]作品欣賞
難忘編輯老師們
我並不認識杜佳璇老師,僅是從網絡中聯繫投稿,至今不到一年時間就採用我的小說,散文,民間故事如:《起翅》、《絕活兒》、《家有倆寶貝》、《八爺傳奇》、《駱駝伯》、《南園界牌老故事》、《我的讀書與寫作生漄》、《撿山貨》、《挖人參奇遇》、《殺牛》、《方河的戀愛事體兒》、《九月九打圍》、《逮獾人》、《梁山伯與祝英台》、《獾人》、《改名》、《申克儉的故事》、《傻成》、《麻袋》、《李桂金小傳12篇》、《燕林哥》,《安敬岱故事2篇》、《梁兄的戲劇人生》、《怪人畫家陳杰的故事》、《年集的故事》、《史現琛擒狼記》、《武師史現琛習武記》、《憶岳父》、《男青衣》、《趕集》、《陷阱》、《老表爺爺》、《浪蕩鋪里的那些事兒》、《刨山穴》、《世相》、《墊背》、《現行反革命分子魯軒》、《牙醫魯軒》《故鄉的小西園》,《故鄉的黃河》,《典型》,《吹號手的火紅歲月》、《于慎行竹簡小說十篇》《那年村里唱大戲》、《書友》、《文人搬家》、《殺驢》、《魯爺逸事》、《金馬駒子銀鈴鐺》、《狼精》、《牛啊牛》、《宰牛》、《我的讀書和寫作生漄》、《梅花》、《讀山》、《蘇大麻子的車軲轆兒話》、《民間故事三十篇》、《村戲》、《逮獾人》、《黎麗兒》《張橫升官記》、《史現琛習武》、《看瓜人》、《黎麗和她的男人兒》、《占地》《自焚》、《教普通話》、《拘留》、《俺麻袋兄弟的情事兒》、《武師史現琛》、《東北森林的小松鼠兒》《村戲》、《趕集》、《孔憲才小傳3篇》、等大約200多篇。
我而在其他紙媒刊物上發表 作品也有2000多件,這得益於很多編輯老師所傾注的心血,使我難以忘懷。
今年以來我有幸結識了一位女作家編輯老師,她編輯文學網刊《芳菲年華原創文章》。老師筆名芳菲年華,真名叫杜佳璇,女,80後,從事企業管理十餘年,職業經理人,高級人力資源師。熱愛管理工作,熱愛文學。自2016年11月起,業餘運營「芳菲華年原創文學」公眾號。現公眾號開設有《翰林苑詩話》,《粉黛春秋》,《寶貝成長日誌》,《夫妻那些事兒》,《一千封情書》等欄目,長篇歷史穿越小說《惜芳菲》正在更新中。她知識淵博,目光敏銳,具有驚人的觀察力和非凡的寫作能力,她的作品語言婉麗清純,情感豐滿,細節逼真,塑造人物栩栩如生,作品有張力,具有時代感。這在青年女作家中,尤其在八零後新銳作家中是少見的,她既有重頭工作,又創作小說作品,還兼當編輯,真乃難能可貴!
我在寫作生漄中遇到了多少好編輯,使我終生難忘。我忘不了大眾日報社的王澄沂,叢掛花老師,忘不了濟南日報社的朱春娃、侯林主任、李執泰、張可香、甘險峰、韓勁松、王凱、許子儀、王全勝等老師;也忘不了賀立華教授、作家局長韓子奎、軍旅作家李存葆、方南江先生和張慶元、李慶余、孔安生、鹿傳鐸、趙峰、展恩華、邱斗俊、宋俊忠、俞宗彬、孔憲才、李桂金、牛存金、翟恆民、劉新、陰中元、潘文杰、孫雲彬、王茂長、韓軍、甲吉泉、劉元芝、翟子恆、孔慶毅、安敬岱、路為民、徐麗、張強、李圓、李慶岳、朱忠華、柳美珍、姬慶華等老師們,是他們使我走上了人生寫作的道路。
尤其文學進入新時代以來,網絡文學突飛猛進,而有個別媒體小報小網絡編輯先生們謀名掠利,且又暗箱操作,屎茅子撅腚,刊用關係稿,看臉面子勢利眼子上文,登個稿得送禮托關係的情況下,我們非常幸運的遇到了優秀的青年女作家兼編輯杜佳璇老師。她以質論稿,以質用稿,不同風格不同體裁的稿,只要合格就用;她在採用我的稿子中費了不少心血,而且從題目、結構、用詞諸方面都從技術上作了處理,我非常贊同和佩服,如對民間故事的刪除處理上,她都用商量的口味做作者的工作。一個作家,一個編輯,一定是個具有豐富知識的雜家,這是無可厚非的。杜老師除了受到過正規的文學及各方面嚴格訓練外,我在與她對話交談中還了解到:她是一個博覽群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有多方面生活經驗的作家,中外古今的名著無不涉獵。我們談到了《白鹿原》,我又扯到了作家梁斌先生的名作《紅旗譜》,她說語言好,結構好,塑造人物好,我深有同感,而深服於她的對作品的探索與領悟!
她誇我生命力強,對生活描寫活而深,生活素材多而廣。這是鼓勵與支持,她關心我寫作的同時要注意身體!我表示感謝,並一定要努力奮鬥,勤奮寫作,創作出比較好而長一些的不同類型的作品來!
祝杜佳璇老師冬祺撰(編)安,祝賀《芳菲年華》原創刊越辦越好,興旺發達,我們期待着!她的讀者群會越來越廣闊!影響力會越來越大!會辦出獨特的色彩來,生命力會愈來愈強大!
在我們的寫作生漄中遇到一些優秀的作家、編輯老師,那是我們的福份,他們在這方聖潔的天地上默默耕耘,揮灑汗水,甘為他人做嫁衣,我們向他們致以崇高敬意!
2019.5.19日下午[1]
作者簡介
尹燕忠,男,中共黨員,山東省報告文學協會會員、山東省散文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