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難忘楊遜伯先生(楊繼勝)

難忘楊遜伯先生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難忘楊遜伯先生》中國當代作家楊繼勝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難忘楊遜伯先生

楊永謙(1914一1996)字遜伯,號愧生,隴西縣大城油盤巷人。出身於書香世家,為近代隴西著名書法家。

先生個子不高,完全是文人形象。家境清貧,為東巷一隊社員,一年為生計奔波,但為人耿直,對同道卻十分熱誠。吾母七十歲壽辰時,吾曾求先生書壽聯以賀,先生慨然應允,並落款「楊太夫人七秩大慶,鄉弟楊遜伯敬書」。由此可見先生之謙和。吾與先生之交往,始於他上世紀七十年代結廬南河之畔,為生產隊看守莊稼。吾常至他的茅庵與先生對晤,向他討教了許多知識。

九五年我和苟家騏一同拜訪先生,他向我們出示了一本他收藏的甘肅民國名人手扎,曰《華函集腋》。其中有閻士璘、安維俊、水梓、馬騏(馬步芳叔父)、王海帆、王霖、劉爾炘等人墨跡,尤其是隴西名人王天柱父親王殿邦先生,致謝為王天柱靈柩回國的信函。那些手扎筆墨精道,文辭優美,令人愛不釋手。我們要求借去複印,先生也答應了。臨行他問我想要字嗎?我說要一幅隸書,他也答應了。

隸書寫好了,但落款亦令人感動,他稱我為「繼勝吾友」 。

一九九六年四月一日,先生去逝,我曾代表許多朋友寫了首長詩表達了心聲:

春雨滴愁淚,噩耗哀聲垂。

書壇失泰斗,墨魂道山歸。

桃李繁英落,梨花帶素白。

耄耋享高壽,書香出門楣。

淵源自家學,今生真不愧。

羲獻潛心摹,歐趙仰崔嵬。

龍門爭座位,散盤曹娥碑。

筆耕硯田趣,終身相伴隨。

早年金城去,謀生靠筆揮。

坎坷半世路,風霜幾度摧。

結廬南山畔,君子共銜杯。

暮年得余樂,兒女娛夕暉。

處世嫉惡丑,獎掖後學輩。

書道言雅論,治學高風追。

聲聲呼斯老,遜翁喚不回。

翰墨留香韻,民間口皆碑!

我只知道老先生早年曾在省上寫過字,後來在當社員,當山村民請老師,為討生計在四鄉以字換過糧。至於再干過什麼,也就一無所知。

今年十月份有朋友給我發來兩幅照片,說是從某擋案中偶然發現,問我認不認識這人?我一看照片,啊!了不得!挺嚇人的圖象及文字!

第一張 是:

甘肅軍管區司令部委任令:

茲委楊遜伯為榆中縣國民兵團中尉書記此令

司令朱紹良

中華民國二十九年二日一日

(朱紹良乃甘肅省主席)

第二張是:

修學證書

茲證沉楊遜伯在陸軍步兵學校西北分校射擊訓練班第三期修學期滿,業將規定課程修習完畢,此證。

右給楊遜伯 籍貫甘肅隴西年歲二八。

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兼陸軍步兵學校西 北分校校長蔣中正

軍訓部長白崇禧

中華民國三十一年三月二十五日

後附楊遜伯先生象

這兩幅照片着實怕人!卻怎麼也與遜伯先生聯繫不起來!他那文弱的書生,竟然當年是行伍出身?竟然是蔣中正與白崇禧的學生?

謝天謝地這兩張照片未在非常時期出現!那怕有一張,也夠遜伯先生唱一壺的了,何況兩張!那是會要人命的證據啊!

怪道來先生口緊,連他的兒子也不知道,何況外人。血淋淋教訓使他如鐵人緘口!

後來我查了一下,原來這是所為抗日培訓軍事人材的學校,在全國有幾十所。校址在臨洮,白崇禧親自視察過這所學校。[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