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隋煬帝楊廣:三下江南 客死他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隋煬帝楊廣:三下江南 客死他鄉,隋朝故事。[1]

原圖鏈接隋煬帝楊廣

故事內容 

隋煬帝一生追求逸樂,不惜以舉國之力開鑿運河,率領群臣、親友組成的龐大旅遊團三下江南,享盡人間富貴。最終由於縱情聲色,荒廢朝政,被叛軍縊死江都,給後世帝王敲響了警鐘。


開鑿京杭大運河

中國幅員遼闊,水域寬廣,水上交通運輸業自古就很發達。早在春秋時期,古人就開始開鑿運河,勾連水路。隋煬帝繼位之後,一直夢想着建立豐功偉業,垂名青史,所以他將國號定為「大業」,意在建立震古爍今的一番偉業。

在前代開鑿的運河基礎之上,隋煬帝傾全國之力,主持開鑿了一條北達北京,南至杭州的大運河。運河途經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四省,貫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以及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約1794千米,其價值堪與萬里長城媲美。

京杭大運河的開鑿貫通了南北交通大動脈,自然給隋朝經濟發展、文化交流、軍事控制提供了諸多便利。但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滿足熱衷組團出遊的隋煬帝的個人私慾。時至今日,京杭大運河仍在交通運輸中發揮重大作用。不僅如此,它還以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被譽為「古代文化長廊」、「古代科技庫」、「名勝博物館」和「民俗陳列室」,是中華民族文化傳承的活化石。


中秋佳節,初下揚州

隋煬帝在位期間曾三下揚州,每一次的排場都是空前盛大的。據《隋書》記載,隋煬帝第一次下揚州是在大業元年(605)的八月十五,光龍舟就有數萬艘,龐大的龍船隊伍首尾相連,綿延不絕,竟然長達一百多千米。


這些龍舟體積龐大,長約33米,高15米,簡直就是一座移動的水上宮殿。船上有四層,最上面一層是正殿和東西朝堂,供皇帝辦公和接見臣子用。中間兩層有120個房間,每個房間都是用金玉裝飾過的,比今天的五星級酒店還要奢華,主要是供皇帝娛樂和休息。最下面一層住的都是皇帝的內侍,負責皇帝的日常生活和安全保衛工作。


整個龍舟的外觀就是一條栩栩如生的巨龍。龍頭引頸向天,怒目圓睜,甚為威嚴,龍尾高高翹起,直指蒼穹。據杜寶的《大業雜記》記載,這些龍舟都「飾以丹粉,裝以金碧珠翠,雕鏤奇麗」。船一啟動,彩旗飄飄,非常壯觀。皇后乘坐的翔縭舟比龍舟略小一些,功能和裝飾與龍舟差不多。後面緊跟着九艘叫做「浮景」的大船,這種三層的大船主要是裝載一些日用品,專供皇帝和皇后旅途所需。


為了讓自己的行程更加完美,隋煬帝特意挑了中秋節這天出行。這一天,秋高氣爽,碧空萬里,如此良辰美景不能不讓人心旌動搖。可是這對於極富浪漫主義的隋煬帝來說還遠遠不夠。據《資治通鑑》記載,隋煬帝出遊有個習慣,就是喜歡組團,每次出行都要帶很多的隨從。這其中包括朝廷的核心官員、後宮佳麗、公主王孫,甚至像越王楊秀這樣的政治犯也在其列。為什麼要帶這麼多人呢?一是顯得聲勢浩大、炫示國威,二是古來君王皆怕寂寞,獨樂樂不如與眾樂嘛。這些人乘坐的船隻也是造型各異,有稱作漾彩、朱鳥、蒼縭、白虎、玄武、飛羽、青鳧、凌波、王樓、道場、玄壇、板榻、黃篾等各式船隻數千艘,緊隨皇帝、皇后的龍舟之後,這麼龐大的船隊浩浩蕩蕩地開下江南,讓兩岸的老百姓大開眼界,頂禮膜拜。


隋煬帝這次出行,不僅在龍舟的修建上花費了很多心思。而且連龍舟上配備的縴夫,都要穿統一的制服,而且都是用極其高檔的錦彩縫製的。錦彩是一種帶花紋的絲織品,價格自然不菲,要在平日,可能一般的富戶也消費不起。由此可見隋煬帝此次出行的奢華程度。


隋煬帝是一個典型的完美主義者,雖然龍船已經極度華美壯觀了,他還是覺得有一絲缺陷,那就是隨船配備的縴夫。據唐代傳奇《開河記》記載,「龍舟既成,泛江沿淮而下。到大梁,又別加修飾,砌以七寶金玉之類。於是吳越取民間女子十五六歲者五百人,謂之殿腳女。」所謂「殿腳女」就是牽挽龍舟的女人,她們都是吳越一帶選拔出來的美女,畫着宮妝,穿着綾羅綢緞做成的衣裙,儼然龍舟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原圖鏈接隋煬帝楊廣下揚州

二下江南,揚州盛宴

第一次下江南着實讓熱愛旅遊的隋煬帝過了把癮。可是沒過多久,他又覺得宮中甚不自在,尋思着想要再組個團順流南下。大業六年(610),隋煬帝在和日本的外交活動中取得了很大突破,頓時覺得很有成就感,想藉機出去散散心,也順便炫耀一下天朝的國威。

這次出行的排場比第一次更加隆重和奢華,而且隨行的團員除了天朝人士外,還多了一些自願出遊的外邦友人,例如高昌國首領。有了外邦友人充當觀眾,隋煬帝炫富的心理更加膨脹,所以可以想象當時的陣勢有多麼誇張了。

隋煬帝二下江南是在大業六年(610)三月,煙花三月,風景秀麗,氣候宜人。隋煬帝和隨行的蕭皇后都很喜歡江南的氣候和飲食,所以逗留了很久。據說現在的四大菜系之一的揚州菜,很多都是與隋煬帝有關的。

隋煬帝雖然久居北方,但非常重視溝通南北之間的關係,加強對江南一帶的控制。所以他一直和江淮士紳保持着友好的關係。二次來到揚州,隋煬帝舉行了多場盛宴,款待和拉攏江淮富戶。現存的一首隋煬帝所寫的《宴東堂詩》:「雨罷春光潤,日落暝霞暉。海榴舒欲盡,山櫻開未飛。清音出歌扇,浮香飄舞衣。翠帳全臨戶,金屏半隱扉。風花意無極,芳樹曉禽歸。」描寫的就是山櫻飄落之際,隋煬帝君臣一起暢飲娛樂的奢靡場景。


三下江南,客死他鄉

史書上記載隋煬帝曾三巡江南,可這第三次卻是有去無回。隋煬帝第三次下揚州是在大業十二年(616)三月。在離宮之前,他曾賦詩一首「我夢江南好,征遼亦偶然。但存顏色在,離別只今年」,可見江南是讓隋煬帝魂牽夢縈一生的地方。即便當時的國力已經日漸衰微,政局也動盪不安,卻仍然無法阻止隋煬帝對江南的嚮往。

據史書記載,隋煬帝三下江南之前,不得不重新趕造船隊,因為之前的龐大船隊都在楊玄感之變中被毀掉了。可是聖旨一下,在短短十個月時間裡,江都的造船廠就打造出數千艘大船巨艦,而且規模比舊船隊還要宏偉,可見當時中國的造船工業的先進水平。

船隊有了,隋煬帝馬上不顧一切地奔向心中的聖地。儘管當時天下已經紛爭四起,手握重器的皇帝理應坐鎮京畿,穩定局勢,可當時的隋煬帝心中只惦記着遊玩,根本沒把江山社稷放在心上。冒死勸阻隋煬帝南巡的臣子,輕則被下獄關押,重則被杖死朝堂。這時候的隋煬帝就像一個任性的孩子,只顧自己的私心物慾,完全無視國家安危。

將洛陽託付給朝臣之後,隋煬帝帶着皇室宗親、后妃宮女、文臣武將以及僧尼道士浩浩蕩蕩地開始了第三次巡遊江南之旅,也是他畢生最後一次下江南。到了江南之後,因為北方局勢的變化,隋煬帝不得不滯留江都,這也正好合了他樂不思蜀的心情。

從隋煬帝大業十二年(616)九月來到江南,到大業十四年(618)三月被殺,他一共在江都待了一年零七個月。在他生命中的最後一段時光里,隋煬帝更是把享樂主義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在此期間,江淮一帶的官員紛紛藉機討好皇帝,進獻禮品。據史書記載,當時有個江都郡丞王世充進獻了一面精緻的銅鏡和屏風,馬上就被破格提拔為太守。皇帝親自賣官鬻爵,可見當時的綱紀已經混亂到什麼程度。眼看北方形勢不斷告急,隋煬帝索性不聞不問。當黃門侍郎裴矩向其匯報軍情時,他也沒有心情聽,反而將其遣回京城接待外賓。

最終,眼看着江山不保,隋煬帝的末世情緒越來越強,更加沉醉於聲色犬馬之中。他知道自己已經無力收復失地,重整朝綱,於是便命人在南京修建丹陽宮,想從此偏安南京一隅,安享晚年。不過他的美好幻想最終還是破滅了,虎賁郎將元禮和直閣裴虔通利用將士們思鄉之情煽動軍隊譁變,推宇文述的兒子宇文化及為首,而昏庸的隋煬帝也被宇文化及縊死。可憐這位享盡榮華富貴的皇帝,死後竟然連個像樣的棺材也沒有,由蕭皇后和宮人拆床板做了個小棺材,草草地偷葬在江都宮的流珠堂下。

視頻 

隋煬帝三下江南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