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隆德古巷(黎潔)

​​隆德古巷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隆德古巷》中國當代作家黎潔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隆德古巷

走進紅崖村老巷子的門樓,一種茶馬古道風迎面撲來。老巷子的門樓,是典型的二層設計,下面是城樓的模樣,由磚頭砌成,上面是一個掛着紅燈的四角木亭。遠看,像一位頭戴斗笠,身披蓑衣的釣翁,提着燈籠,靜默地守護在那裡。進了門樓,便是書畫一條街,腳踏着舒服的青磚,水墨丹青的味道是那麼醒目。往前走,右側有一家叫做老巷子油畫的二層木屋,頂樓的牆面是由許多樺木樁子圍成,七長八短,像是到了叢林,底樓由各種灰色的圓石砌成,再用水泥統一鈎了接縫,乍一看,就像迷彩的積木玩具。接下來,是怡情畫室,裡邊全是篆刻作品。

穿過半圓形的旅遊紀念品購買區,就來到瞭望台腳下。遠看瞭望台,像一個站崗的哨兵,屹立在老巷中間,足足有五層樓房那麼高。其主體是方形的巨柱,為了保持穩固,這柱子下大上小。那麼高,人要上去,得先爬上左端最底層的石階,再經過一條橫穿古巷的木橋,然後,爬上四層木扶梯才能到達頂端,頂端是一間小木屋。站在頂端,風吹過的一種蕭殺感,不遠處湖心的清冷感,腳底的一陣顫慄感,真有一種登危樓之憂。等適應了這種震盪,恐懼感隨之消失,便只剩窮千里目,攬眾屋小的快感了。極目遠望,整個紅崖村傍北山而依,其建築多以明清民居為主。呈階梯形的四層。第一層是老巷子書畫一條街,第二層主要是家庭客棧,第三層是碑林,第四層是典型的民居。

古巷子是最南面的一層,其建築以瞭望台為中心,隨心而遇。四合院帶樓的停雲美術館、半圓形的老巷子養生館、扇形的拐角處古屋、二層的小土樓等,風格不一,就連窗戶和門的朝向、形狀都是豐富多變,你絕對找不到重複對稱的建築。但一切都那麼不可思議,統一在一個古色古香里,卻又顯得那麼和諧。

停雲美術館靠右側是一個大型的文化廣場,再靠右是一個包裹着廣場的湖心公園。湖上建起了兩個木條長廊,蜿蜒曲折,一直到湖心。沿着湖往西走,經過飲食一條街,規模最大的禾園就在那裡。你可以進去,點個燕麥面揉揉、漿水魚魚、香酥麻麩餅、蕎面攪團、暖鍋子等,盡享隆德美食的獨特。

小心翼翼地下了瞭望台,再往前走,經過尚德軒茶樓、怡情小院等,就來到了一個十字路口,沿着旅遊景點的標識往南,就來到了小吃廣場。進入小吃廣場,左右各六個拴馬柱, 在不到一尺見方的石樁上,雕着各種複雜的小動物形象,透過它,依稀有絲綢茶馬在其中衍生,依稀可以窺見一個大文化的背景,甚至窺見了自己的根。

小吃廣場的門最頂層是品字結構的木架子,左右又是石頭和土壘起來的半截牆,牆下又有石水槽。進得廣場,四周全是小吃店。

從小吃廣場出來,徑直往東,來到鄉情剪紙。正好遇上一群孩子們學剪紙,他們全部迷彩武裝,正在參加夏令營活動。四周牆上掛滿各式剪紙作品:有十二生肖、偉人像、福祿壽喜、傳統花卉和巨型江山多嬌等。孩子們分作四小組,圍着四個小圓桌。剪紙師傅是個五十歲左右的男人,他先示範摺紙,再挨個地指導他們剪。最後,每個孩子都剪出了自己的作品,打開後,我才知道是五角星。老師邊剪邊講:

「我們時刻都記得,每個人都是一顆小紅星,這是來自於五星紅旗的一角,是革命的星星之火!」

回味着老師說的話,我移步到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師遺址處,看來只是北山腳下的一個小院落而已。遺址很隱蔽,應該是當年的指揮部,在村子的正中間,離北山只有一條幽深曲徑,進可出,退可守於北山深林。紅軍團部駐紮過的房子院落已經全部塌落。只剩一面土北牆。牆上中間隱約可見大紅五角星,部分文字已經斑駁,「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師」幾個字依稀可見。

當地人在右邊樹碑做紀念,碑的外形是一個豎立的豐碑,左邊嵌着一個大五角星,上面寫着「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先遣團團部遺址」。手扶着殘垣斷壁,抬頭仰望隱在樹蔭的太陽,想着革命先烈們,在當年那麼艱苦的環境裡,仍然為自己的信仰奮鬥着,突然就覺得身上很暖,而這熱量就來自這輪驕陽,它會源源不斷地傳遞給每一個中國人。

原路返回,又來到十字路口,向北沿着去戲台的路走,就來到紅崖村村門口。也進入完全的純石階路,說是石階,並不是整塊的,而是由形狀顏色各異的平板石鋪就,走在上面,感受不同的石子給你的不同錯覺,再久都不覺得累。紅崖村的村門,也是由小石頭和土壘成的。是最簡單的一橫兩豎,只不過在橫和豎的連接部分,完全用厚實的木板連接,頂上的石頭,又變換紋理,先圈一層,再用扁石壘出麥穗一樣的花紋,中間用紅色書寫「紅崖村」三個字。左右各掛四串紅燈,進了紅崖村門,左邊映入眼帘的是,一個魚形的鍘草刀,後面是牲口棚,雖然沒有一隻牛馬,但是用來飼草飲水的槽,平躺在那裡,牲口柵欄立在那裡,仿佛告訴人們,這裡曾經是多麼的熱鬧非凡,再往前走,是很舊的明清院落。右邊是滴水崖,流淌着生生不息的水,滴水崖左邊有口枯井,轆轤和井繩有動感的纏繞在一處。方形、圓形的洗菜水槽靜默地等待,還原了當年的生活場景。聽說紅軍戰士曾幫助鄉親們挖井,因此滴水崖的旁邊刻着「飲甘泉·念故人」六個字。繼續往戲園子的方向走,是「大門神·雕磚藝」的照壁,它展示的是當地的雕磚技藝,從脊獸到浮雕,整個照壁的全部磚頭都是雕刻而成。接下來是「青銅印·百家姓」的磚雕,每個姓氏都是參差突出的印章。然後是「舊標語·念紅軍」的照壁,照壁下朱紅的「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八個字依稀可見。接下來是「老房子·熱炕頭」,只是一個側窗,有一個長兩米,寬六十公分的土炕,上面鋪着竹蓆,妥妥地安放着北方人的鄉愁,大抵好多人都要上去坐一坐,所以,炕上的竹蓆很光滑。

繼續走上去,就來到了紅崖村的第三層,西邊是戲園子,往東是碑林。當地的一些文昌團隊在這裡立碑,依次有: 老巷子寫生基地、塞上農民新居舊村改造示範街、中國鄉村商業街、寧夏鄉村旅遊示範街、寧夏畫報攝影俱樂部、寧郊農民書畫藝術創作基地、寧夏標準草樹研究所等,它們站成一個斜方隊,整齊的羅列在那裡。

穿過碑林,是一個叫做野宴的院子,很有趣,圍牆是奇怪的不規則的形狀,透過短牆,可以看到水池,門前有兩個石獅子和一條小路,三十個大小形狀不一的碌碡,完全毫無章法地豎立在那裡,張着圓圓的小眼睛望着天空,其中有一個碌碡上面有顆五角星,很獨特。

轉過野宴就來到一號院,當地人說一號院的油炸饅頭特別好吃,上過電視。二到三號院是全家漢餐居,推門進來,典型四合院的結構,中間是方形的水池,水池四周有茂盛的古樹,池邊有花草,你可以去「賬房」,點一些暖鍋、洋芋叉叉、炒煎餅等地道的風味小吃。二三十年代的一部手搖電話就在這個賬房的窗口。真想走過去,一個數字一個數字地搖個電話,告訴朋友我穿越了。

坐在小院裡吃個飯,你會被乾淨整潔的環境所吸引,穿過中門,後院的廚房也無一例外的乾淨,廁所旁邊的短籬笆、長得茂密的無名植物、喝過的啤酒瓶,整整齊齊地碼在那兒。

從二、三號院出來就是「梨園春秋」主題一條街,全是戲曲有關的院落,再往後走到頭就又到紅二十五團遺址。沿着台階上去就是第四層,第四層是典型的民居,無論新舊都一例是青磚和泥土的結構。

喜歡這些泛着泥土味的古屋,喜歡它們頭頂上戴着的各式脊獸。隆德不愧是磚雕之鄉,這麼多的居戶,各家大門、屋檐上的獸脊完全不一樣,很少有重複,有龍頭的、有鳳尾的、有流雲的、有花紋的……

從右側穿過巷子,又來到老戲台與碑林的交叉處,那裡有最熱鬧的家悅農家院,門一側還掛着「老巷子家悅手工醋」的牌子,據說這裡的自製醋味道鮮美,價格比油還要貴,一斤十元。門的左側有一堆方形的柴禾,細看長短粗細形狀不一,可它們就是很整齊地碼在那兒。門前七八個鄉親圍在一起打撲克,場面極其溫馨。仔細看看他們身下的凳子,真使人腦洞大開,完全刷新了我對凳子的理解,一個矮樹樁,半截廢了的牆,整塊的方木頭,都可以用來坐。

設計師喜歡泥土的味道,廢舊的一石一木,都是寶貝,哪怕是幾百年前的土牆,也不嫌其醜陋,而是稍加裝飾,圍起來,寫上幾個字,告訴我們,這裡曾經的美。隨處可見笨重簡單的木桌椅,自然形狀的木頭躺在那兒,感覺非常有滄桑感和質感,是從根里長出來的一方文化,這也許就是老巷的靈魂所在。

可以說,隆德老巷子,它是一個非常有歷史積澱的老巷。喜歡這裡的隨性多變,沒有定局。在這裡,碌碡和磨石低頭私語,犁和鏵和睦相處,蓑衣和木杈定格在牆角,它們就像歷史的疤痕。獨輪車和風車訴說着遠久的歷史,餵牲口的石槽伴着古井,把生命的源頭追溯。

去過許多新農村,雖然別墅林立,時髦豪華,但總覺得缺了什麼。現在終於明白,比起其他的新農村,古巷子雖然少了一些時髦,但的確又很有韻味。古巷子的美,全在於那骨子裡的延禧色 ,靈魂里的星之火,多元化的中國風。 [1]

作者簡介

黎 潔,70後。筆名雪嫣,網名雲知道、梔子花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