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院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院試是清代由各省學政主持的考試。因學政又稱提督學院,故名。清初沿明制,各省提學官稱提學道,亦沿稱「道試」。凡經府試錄取的童生均可參加, 其報名、填寫履歷、廩生作保等手續與府試、縣試略同。

概述

院試是為了取得參加正式 科舉考試的資格先要參加的一種考試,也叫章試。各地考生在縣或府里參加考試,由省里的提督學政主持,靠取者稱 生員,俗稱秀才或相公[1]。清由各省學政(清初順天、江南、浙江稱學政,余稱學道;後改以任職者原官的高下,分稱學政、學道,雍正時廢學道,始一律)主持的考試。經府試錄取的童生可參加。以學政稱提督學院,故名院試,又沿襲舊名學道,亦稱道試。報名等手續與府 縣試略同。學政於駐在地(一般為省城,亦有例外者,如順天學政駐通州)考試就近的府、縣。余各府,則以次分期案臨考試。正場一場,複試一場。揭曉稱「出案」。錄取者為生員,送入府、縣學宮,稱「入學」,受教官的月課與考校。

院試簡述

三年之內兩次,院考兩場,考試內容與府,縣考大致相同。

評卷由五百里外較遠的書院山長或幕友當任。第一場錄取人數,為當取秀才名額之一倍,用圓圈揭曉,寫坐號,不寫姓名,稱之「草案」。第二場覆試後,拆彌封,寫姓名,通過院試的童生都被稱為「生員」,俗稱「秀才」,算是有了「功名」。進入士大夫階層;有免除差徭,見知縣不跪、不能隨便用刑等特權。秀才分三等,成績最好的稱「稟生」,由公家按月發給糧食;其次稱「增生」,不供給糧食,「稟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額的;三是「附生」,即才入學的附學生員。

縣考,府考,院考三次末場,均為案首,俗稱「小三元」[2]

乾隆年間,為防止保結廩生徇情受賄,與考生共同作弊,增加「派保」。府考後將錄取考生名冊,按五人一組,分配給若干派保廩生,先期公告,考生必須先請認保廩生,再請派保廩生,有認保派保雙重保險,至院考才給准考。學政點名,認保派保廩生均在旁監視,遇考生有疑問者,隨即查究或扣考,重則枷示。(派保公告院考由「學政」主持。學政由皇帝欽派翰林充任,每省一人,三年一任,學政考文童兼考武童,故加提督銜,全部官銜「欽命提督某省學政」,身份等同欽差,輿巡撫平行,三品以上官充任。

相關信息

在古代,學生光看書是不行的,得把四書五經這樣的經典給背出來、熟記於心,甚至某句話在某頁某行,都得一清二楚。古人高考還要毛筆字漂亮,但那是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學習多年的成績啊,比現代的學生要痛苦多了。

就明清規定而言,並不是所有學生都可以參加鄉試的,首選得通過小試,即俗稱的童子試,成為秀才後才有可能。秀才還要通過歲試、科 試,才有資格參加鄉試,科試在鄉試之前舉行,可以看成是鄉試的預考。通過科試的秀才被允許參加古代的「高考」鄉試。如果科試沒有通過,則叫「落海」,落海者尚有一次補考的機會,稱為「考遺才」。

通過鄉試,成為舉人,便可以參加由禮部主持的會試了。因為會試的考場設在京城,故有「進京趕考」一說。通過會試的考生,稱為「貢 士」,獲得參加最後、也是最高級考試廷試的資格。

現在高考規定有嚴格的封卷制度,每場考試一結束便彌封考卷,以防止考試閱卷出現人為弊端。實際上,這種封卷制度在古代「高考」就早已有之。

史籍記載,我國古代科舉封卷制度起始於宋朝。據《宋史·選舉》說,宋太宗淳化年間,為「革考官窩私之弊」,採用監丞陳靖的建議,推行「糊名考校」法,科考時在試卷上糊住考生姓名、籍貫,決定錄取卷後再拆開彌封。

具體做法是:試卷都要糊住姓名,這叫「彌封」。方法是在試卷交上來後,先由彌封官將卷面摺疊,封藏應試者的姓名,編上紅號;然後由 謄錄人員將試卷用朱筆謄寫,稱為「朱卷」,將它送考官評閱。放榜的時候,按取中的「朱卷」紅號調取「黑卷」拆封,最後唱名寫榜。

同考官就是副主考,如果他中意哪份薦卷,會在卷上批一個「取」字——現代高考所謂「錄取」一詞,大概就是這樣來的。批了「取」字的 卷子會被送給主考官,由主考官最後定奪考生的命運。如果主考官也中意,則會在試卷上批一個「中」字——「考中」的由來,應該源於此。

視頻

古代考試 相關視頻

古代科舉考試有多嚴?比現代的高考還要嚴,考官受賄直接處死!
古代的狀元在現在是什麼學歷?比博士還厲害,感嘆科舉考試真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