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陝西羽葉報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陝西羽葉報春(學名:Primula filchnerae Knuth)是報春花科報春花屬植物,多年生草本,全株被多細胞柔毛。葉多枚簇生,連柄長7-12厘米,葉片輪廓卵形至卵狀矩圓形。花葶3-6枚自葉叢中抽出,高7-15厘米,傘形花序3-8花,冠檐直徑1.8-2.5厘米,裂片闊倒卵形, 先端具深凹缺。花期2月。 分布於中國陝西南部和湖北省。一般生於海拔900-1000米天然次生落葉闊葉林下、濕潤且多砂石土壤上。 [1-2] 該種植物花形美麗且花期較長,開花後錐狀花萼增大呈燈籠形,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 《中國物種紅色名錄》將其列為已經滅絕的物種之一。 (概述圖參考來源: ) [1]

陝西羽葉報春

中文名:陝西羽葉報春

學 名:Primula filchnerae Knuth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合瓣花亞綱

目:報春花目

科:報春花科

族:報春花族

屬:報春花屬

組:藏報春組

種:陝西羽葉報春

命名者及年代:Knuth,1905

陝西羽葉報春植物學史

1904年2月,德國植物學家費希納(W.Filchner)在陝西南部的秦嶺山區採到該種的模式標本,記錄顯示採集地點為西安南部,Hsi-ngan (興安,安康的舊稱)和Hsiau-yi(此地名暫時無從考證)之間的秦嶺南坡,生境為「被灌木蔭蔽的陡峭碎石山坡」。次年,植物學家克努斯(Knuth)發表該種並以其採集者的姓氏命名,且配有線條圖。該種模式標本收藏於德國柏林植物園植物標本館,二戰時不幸被毀。 此後長達100多年間,均未在野外發現該種,以致植物界一度認為其已經滅絕。 2006年4月,甘啟良等先後在中國湖北竹溪竹山兩縣發現該種。2015年3月下旬,張建強等在陝西省洋縣秧田鄉翁子溝海拔800-900米的 山坡上再次發現並鑑定了陝西羽葉報春,並進行了標本採集,藏於中國陝西師範大學植物標本室(SANU),並贈予中國國家標本館(PE)、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標本館(IBSC)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標本館(WUK)各1份。

陝西羽葉報春形態特徵

陝西羽葉報春(5張) 多年生草本,全株被多細胞柔毛。葉多枚簇生,連柄長7-12厘米,葉片輪廓卵形至卵狀矩圓形,寬3-4厘米,羽狀全 裂,羽片3-4對,長8-25毫米,邊緣具粗鋸齒或再作羽狀分裂,小裂片近線形,寬2-3毫米,具鋸齒,質地薄,淡綠色;葉柄約與葉片等長,基部寬扁。

花葶3-6枚自葉叢中抽出,高7-15厘米,傘形花序3-8花,有時出現第2輪花序;苞片線狀披針形,長8-10毫米;花梗長12-20毫米;花萼鍾狀,長8-10毫米,寬約4毫米,分裂約達全長的2/5,裂片三角狀披針形,先端銳尖;花冠紫色,冠筒稍長於花萼,冠檐直徑1.8-2.5厘米 ,裂片闊倒卵形,先端具深凹缺。花期2月。

陝西羽葉報春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陝西南部和湖北省。一般生於海拔900-1000米天然次生落葉闊葉林下、濕潤且多砂石土壤上。伴生種包括:喬木層種類主要有短柄枹、人工栽培的板栗、油松等種;灌木層種類主要有馬桑、金山莢蒾、柳屬、薔薇屬和懸鈎子屬植物;草本層種類主要為繁縷、黃堇、黃水枝等種。 [1-3] 陝西羽葉報春

陝西羽葉報春繁殖方法

陝西羽葉報春栽培技術主要以種子繁殖,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種子成熟時及時採收。採收時節應掌握在果實變黃,種子成熟變黑褐色就就割下果序,曬乾,揉搓果囊,收取種子。種子未變黑褐色前不宜採收過早,過早因種皮薄嫩,容易破損,過晚種子成熟很快即會自然脫落。成熟乾燥的種子很輕,容易被風吹走,故採收的果序可放在篾制簸籮內或塑料編制席布上晾曬。晾曬時四周進行遮擋,儘量在無風的環境中,防止種子被風吹走。採收的種子薄薄晾放,種子晾硒不宜太干,過干會影響種子發芽,乾燥不夠儲藏時又會導致種子變質影響發芽。種子干度以表面有皺紋、手捻有堅硬感不易破損便可。待種子乾燥後可用紙袋或布袋收藏,收藏以每袋500克小袋包裝為宜。 陝西羽葉報春的種子雖無明顯的休眠期,但適當讓其休眠,對於培育適合園林栽培及盆栽觀賞所用的幼苗非常有利。夏眠的種子可放在通風乾燥的室內,防止鼠害,避免受潮,休眠時間以播種時間為度。 陝西羽葉報春種子發芽需要一定的濕度及光照。苗圃應選擇半陽半蔭的地塊,儘量避免「朝西曬」苗床需要土碎平整上面鋪1-2厘米厚林 下採取的腐質土。大田播種有高稈農作物的田塊,最好選擇在玉米田地或疏林地。播種前平整土地,表層土壤越碎越好,不要留下直徑在3厘米以上土塊。大田播種或園林播種地塊宜選擇土壤營養豐富、含鐵質較高的黃壤質地或黃壤砂質地為好,因不同的土壤對陝西羽葉報 春的花色會產生直接影響,含鐵質較高的土壤花瓣更顯得色澤粉紅鮮艷,提高觀賞價值,否則花瓣顯得過白,影響觀賞。 陝西羽葉報春不會因播種的早晚而影響花期,無論是先出苗還是晚出苗,均會在春節前後開花。但播種過早,會出現「老苗」,甚至爛根枯死現象。過晚又會造成株苗矮小,花莖少、開花少達不到觀賞要求。掌握好適當時機是播種成功與否的關鍵。 中國湖北大巴山區可選擇在7月中旬左右進行育苗播種或大田播種。苗圃內可將種子均勻的播撒土面,然後薄薄地蓋上一層細腐質土,或 用小鋤輕輕敲打地面,使播下的種子呈半露半掩狀,種子蓋土太厚會影響出苗,完全露出,會出現螞蟻等搬食,造成種子流失。播種後的苗圃可採取些樹枝插在苗圃四周及苗圃中,人工造成「花花陽光」照射環境,如遇天旱少雨,每周最好澆水一次,保持土壤濕度。 大田播種可選擇玉米地或疏林地,將土地平整後及時播種。玉米地可採取馬鈴薯與玉米間作套種方式,待馬鈴薯收穫時播種,這樣即可節省耕地,又可因播種馬鈴薯為陝西羽葉報春提供充足的營養。玉米地或疏林地播種可採用條播或點播方式進行。 點播:株行距30c厘米×30厘米,打窩呈淺碟狀,每窩播種子5-10粒,用細土略略遮蓋,防止螞蟻搬移即可。 條播:按行距30厘米開深約2厘米、寬約20厘米淺溝,將種子均勻的播撒在淺溝中,再用鋤頭敲打,使種子略掩薄土,或上面略撒蓋一層 腐質土或農家肥。 陝西羽葉報春以有機肥為好,土壤營養較好的地塊可以不使用肥料,土壤貧瘦的地塊可先鋪撒些有機肥,然後平整土地,再進行播種,如使用商品肥,可適當選用些復混肥作底肥,不宜使用純氮肥,氮肥雖可促進旺苗,但氮肥過重可能致花的顏色發白。 園林播種只要不遇上長期天旱一般播種一月後下雨就會出苗,但若遇上長期乾旱,半月左右可進行一次澆水。澆水宜採取噴酒,不宜潑灑。因種子太輕潑灑容易將種子衝散。出苗後應及時進行間苗除草。盆種的幼苗可呈三角狀保留3株壯苗即可,間隔距離約15厘米。點播的 每窩可保留3-4株壯苗,條播的可每間隔30厘米呈三角狀保留3株壯苗。間苗時間以幼苗長至4-5葉為宜,適時間苗,可促進留下的幼苗健 康成長。間苗後應適時去掉田間雜草。在幼苗長到6-8葉時,可適當追施一點人糞尿,進行提苗壯苗。11月份可再適當追施一點人糞尿( 不宜使用尿素等含氮較高的化肥)促進花莖生長,確保花莖高度能達到40-60厘米。

陝西羽葉報春栽培技術

陝西羽葉報春移栽宜小不宜大,宜早不宜遲,但太早難以保證成活,太晚會影響幼苗正常生長,達不到植株合格要求。栽培時間以出苗後15-20天為宜,即待幼苗生長到3-4葉時即可帶土移栽。移栽的幼苗須澆水保墒,上面采些帶葉的樹枝進行遮蓋,防止夏天的烈日將幼苗曬死。4-5天後就可將遮蓋的樹枝去掉。 盆栽的陝西羽葉報春很適合美化室內及庭院環境。但陝西羽葉報春基生葉在花前常常枯死,保留枯葉有礙觀賞,元月上旬待上部新基生葉長出後,可將下部的枯死葉剪掉,並在植株較遠的地方適當追施一點農家肥料,促進花莖生長。光線對陝西羽葉報春的花色亦會產生直接影響,如在室內近窗或陽光照射不足的環境下,植株可以正常成長,但花色往往失去粉紅色而變成白色,尤其在花期光線對花色將產生直接影響。因而在即將進入花期時應保證充足的陽光照射,不宜放在光照不好的環境下。

陝西羽葉報春主要價值

該種植物花形美麗且花期較長,開花後錐狀花萼增大呈燈籠形,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

陝西羽葉報春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陝西羽葉報春是世界上現存的瀕危植物之一,《中國物種紅色名錄》將其列為已經滅絕的物種之一,為中國特有物種、陝西省地方重點保護植物。




參考來源

  1. [1], ,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