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陳鳴 | |
---|---|
出生 | 1957年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研究員 |
知名於 | 發現了中國首個隕石坑--岫巖隕石坑,填補國內在有隕石坑研究方面的空白。 |
陳鳴[1] 陳鳴研究員,男,1957年生,博士。1981年畢業於成都地質學院,1987年獲成都地質學院碩士學位,1992年獲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博士學位,1993-2000年在德國馬普核物理研究所和馬普化學研究所進行了多年的合作研究。
簡介
1998年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2002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現任廣州地化所極端環境地質和地球化學研究室主任、廣東省礦物物理與礦物材料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國地質學會礦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獲得獎項
2002年獲廣東省科學技術一等獎, 2003年獲全國留學回國人員先進個人稱號和留學回國人員成就獎,2004年獲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
學術研究
從事宇宙礦物學、高壓礦物學、隕石和隕石坑衝擊變質等領域的研究工作。提出通過岩石和礦物天然衝擊變質效應研究地球深部物質組成和結構的學術思想。
發現了多種超高壓新礦物和超高壓礦物組合,在小行星和隕石撞擊事件溫度壓力歷史和動力學提出了新的見解。發現了中國首個隕石坑--岫巖隕石坑,填補國內在有隕石坑研究方面的空白。
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SCI論文60餘篇,包括5篇Science,2篇PNAS,多篇Meteoritics and Planetary Science,EPSL及GCA論文。文章總被引用600餘次。
記陳鳴研究員:執念,有時也會成為一種信仰
「科學的樂趣是成功,但成功來源于堅持。誰都無法預料自己的成績,科學是做出來的,基礎研究是沒有預見性的。」堅韌、執着、實事求是是貫穿於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所研究員陳鳴整個科學生涯的幾個關鍵詞。
在陳鳴看來,只要找准一個科學方向不斷前行,就可能取得成功。「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一個人不可能把幾把椅子坐熱。」他認為,踏踏實實幹事,對科學始終存有遠見才能把控好自己的「航向」。
於是,從1989年博士研究生開始,陳鳴便潛心於自己目前的專業,即使在缺乏資源的情況下,他也毅然沒有改變方向。「儘管我們當時承受了拿不到項目資金的壓力,但我是抱着只要能生存下來就義無反顧走下去的信心。」
上天也許總會眷顧那些瞅准機會便義無反顧的人,於是陳鳴在人生的幾次重大選擇中,都沒有「失過手」。
「征戰」隕石坑
近日,陳鳴的科研小組完成的成果「超高壓下礦物的變化特徵」獲得2016年廣東省科技一等獎,該成果是以我國的特殊地質構造和隕石為研究對象,在中國隕石坑地質構造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發現。
回首十年前的2006年,陳鳴感慨,我國正在大踏步實施探月工程,但隕石坑問題依然沒能得到解決。
眾所周知,月球表面布滿隕石坑,而地球由於地質活動比較活躍,所以歷史上的隕石坑有相當一部分都消失掉了。
我國隕石坑研究始於20世紀80年代初,但遺憾的是,在國際隕石坑分布版圖上,中國一直是空白。
之所以沒有發現隕石坑,是因為沒能找到確切的物理證據,特別是找出與國際接軌的衝擊變質證據。於是,在2006年,堅韌、執着、敢於挑戰自我的陳鳴意識到,我國到了在隕石坑領域實現突破的時候了。
「研究隕石坑具有一系列重要科學意義,月球上有那麼多隕石坑,國外也已經找到不少隕石坑,中國的隕石坑又在哪裡呢?」陳鳴反覆地問自己。
「中國發現隕石坑在客觀上來說很難,首先我們的地質條件和國外相比不同,我們的古大陸不多,也就是地球上的一些古老的地塊。」據介紹,地球上大部分隕石坑分布在大陸地殼中的古老地塊和地質構造活動相對不活躍的地區。
而我們中國面積遼闊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新生代地質活動最為活躍的地區之一,華南地區也是活躍的地質構造帶,這些特殊情況更造成了在中國發現隕石坑的難度。
早些年,科學資源的分配還是個「怪圈」,雖然陳鳴了解本學科的基本理論,也有這方面的基本訓練和積累。但不利因素也很多,如當時面臨研究經費的極度困難,而沒有經費資源就意味着缺乏人力、物力和實驗費用。
我國衝擊變質領域的開拓者、國際著名的礦物學家謝先德先生堅定地支持和鼓勵陳鳴開展我國的隕石坑探索,使得陳鳴更加堅定了這項研究的信心和決心。
「我之所以取得一點成績是因為沒有去跟隨,沒有受形式左右而身不由己。」在資源和科學發生矛盾的時候,陳鳴選擇了後者。
為了節省經費,陳鳴經常是一個人在野外開展地質工作。「不多帶一些人去東北從事野外地質工作,是因為我沒有足夠的經費來支付他們的路費。」
頂着壓力衝刺
陳鳴認為,研究不是那麼容易能取得成績的,往往會經歷很多挫折。在浩如大海的自然界中發現自己需要的證據不是容易的,需要靜下心來。
據介紹,國際上證明隕石坑存在必須提供三大類衝擊變質證據,而三大類診斷性證據只要找到任何一種就可以了。而對於做事嚴謹和認真的陳鳴來說,在隕石坑中發現全部三大類證據才是對自己最完美的交代。同樣也是憑藉這樣的精神,陳鳴還因此在該隕石坑中發現了四種超高壓礦物。
隕石坑研究是一項宏觀與微觀研究相結合的綜合科學工程。通常是在地表獲得一些重要成因線索的前提條件後布置地質工程來揭示深部的地質特徵。而由於經費的極度缺乏,更需要首先在地表找到可靠的隕石撞擊證據,否則很難邁出第二步。
「儘管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在地表發現的隕石撞擊線索依然是十分薄弱和貧乏的」。為了謹慎起見,陳鳴反覆與國內外的一些隕石坑研究專家交流,儘管也經常聽到一些反對性意見。為了檢驗這些初步證據的可靠性,陳鳴更是多次重複野外地質採樣以及實驗室制樣和分析測試。「當所有這些證據得以重複呈現時,我決定實施關鍵的隕石坑地質揭示工程。」
「我是頂着壓力上的,由於經費緊張,地質鑽探工程無從下手。因此,我在研究所的支持下向中科院當時的主管領導遞交了一份特殊的研究報告。」當時的中科院副院長白春禮對陳鳴提出的隕石坑研究十分重視,破例給陳鳴「院長基金」支持。
但如果當時那一個鑽打下去不是隕石坑,陳鳴該如何向院裡交代呢?
「我心裡沒有百分百把握是不敢打鑽的,我必須在科學上戰勝自己。」而這種執着的信念,也讓陳鳴失眠了很長一段時間。
帶着壓力也要上。地質鑽探總共打了五個月之久。在這場曠日持久戰中,陳鳴最終將鑽頭打到了地表307米的地方。
「這時我已經取得了我想要的物質和證據,整個地質構造都符合隕石坑特徵。」陳鳴講述。
研究超高壓礦物的意義
對於獲獎,陳鳴說自己並不那麼迫切,都是順其自然的。1989年以後,陳鳴開始接觸超高壓礦物領域,並且傾注研究了二十多幾年。
在自然界,哪裡可以出現超高壓礦物呢?一種便是在地球深部,但地球深部的岩石是很難獲取的,所以科學家之前對地球深部物質的的了解主要是通過實驗手段,也就是簡介的研究方法。
礦物在超高壓時呈現出來的特徵與常壓是不同的,研究地球深部的主要途徑是地球物理,比如地震波或者高壓實驗。
俗話說上天不易下地更難。迄今,人類通過地質鑽探所能達到的深部僅為12公里,而地球半徑達6371公里,我們該如何探測到深部的物質呢?
陳鳴的研究展示了通過天體撞擊物質來探索地球深部物質的一個新的途徑。「太陽系星球之間可以發生超高速碰撞,這種瞬間碰撞可以瞬時產生極高的溫度和壓力,撞擊的溫度和壓力達到上百萬大氣壓,溫度成千上萬度,這個條件就完全可以比擬地球深部的狀態。」陳鳴說。
星球撞擊導致礦物發生的變化,能夠為太陽系星球的演化提供科學依據,還可以研究地球的深部物質特徵。地球深部180公里以下才處於超高壓狀態,所以地球上百分之九十的礦物處於超高壓環境,超高壓礦物是地球深部重要物質組成。
陳鳴表示,超高壓礦物的發現意義重大,其為我們探索地球深部的未知世界提供了重要線索。天體撞擊為我們研究地球深部搭建了重要的橋樑。 中國境內發現首個隕石坑 具重大科研意義(組圖)[2]
代表論文
Chen Ming, T.G. Sharp, A. ElGoresy, B. Wopenka, X. Xie (1996) The majorite-pyrope solid solution +magnesiowusitite: Constriants on the history of shock veins in chondrites. Science 271, 1570-1573.
T. G. Sharp, A. El Goresy, B. Wopenka, M. Chen(1999) A post-stishovite SiO2polymorph in the meteorite Shergotty: Implications for impact events. Science 284: 1511-1513.
Ming Chen, Ahmed El Goresy (1999) The nature of "maskelynite" in shocked meteorites: Notdiaplectic glass but a glass quenched from shock-induced dense melt athigh-pressure. Meteoritics and Planetary Science 34: A24.
Philippe Gillet, Ming Chen, Leonid Dubrovinsky, Ahmed El Goresy (2000) NaturalNaAlSi3O8-hollandite in the shocked Sixiangkou meteorite.Science 287: 1633-1636.
Ahmed El Goresy, Leonid Dubrovinsky,Thomas G. Sharp, Surendra K. Saxena, M.Chen(2000) A monoclinic post-stishovite polymorph of silica in theShregotty meteorite. Science 288: 1632-1634.
Ming Chen,Ahmed El Goresy (2000) The nature of maskelynite in shocked meteorites: notdiaplectic glass but a glass quenched from shock-induced dense melt athigh-pressure.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179: 489-502.
A. El Goresy,P. Gillet, Ming Chen, F. Künstler, G.Graup, V. Stähle (2001) In situ discovery of shock-induced graphite-diamondphase transition in gneisses from the Ries Crater, Germany. American Mineralogist 86: 611-621.
Ahmed El Goresy, Ming Chen,Leonid Dubrovinsky, Philippe Gillet, and Günther Graup(2001) An ultra dense polymorph of rutile with seven-coordinated titanium fromthe Ries crater.Science 293: 1467-1470.
Ming Chen, Xie Xiande, Deqiang Wang, Sichao Wang (2002)Metal-troilite-magnetite assemblage in the shock veins of Sixiangkou.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66: 3143-3149.
Ming Chen, Jinfu Shu, Ho-kwangMao, Xiande Xie, and Russell J. Hemley (2003) Natural occurrence and synthesis of two new post-spinel polymorphs ofchromit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100 (25): 14651-14654.
Ming Chen, Ahmed El Goresy, DanFrost, and Philippe Gillet (2004) Melting experiments of a chondritic meteoritebetween 16 and 25 GPa: Implication for Na/K fractionation in a primitivechondritic Earth's mantle. European Journal of Mineralogy 16:203-211.
Ming Chen, Ahmed El Goresy, Philippe Gillet (2004) Ringwoodite lamellae inolivine: Clues to olivine-ringwoodite phase transition mechanisms in shockedmeteorites and in subducting slab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01 (42): 15033-15037.
Ming Chen, Hui Li, Ahmed El Goresy, Jing Liu, XiandeXie. (2006) Fracture-related intracrystalline transformation of olivine toringwoodite in the shocked Sixiangkou meteorite. Meteoritics and Planetary Science, 41 (5): 731-737.
Nobuyoshi Miyajima, Ahmed ElGoresy, Catherine Dupas-Bruzek, Friedrich Seifert, David C. Rubie, Ming Chen, and Xiande Xie (2007) Ferric iron in Al-bearing akimotoitecoexisting with iron-nickel metal in a shock-melt vein in an L-6 chondrite. American Mineralogist, 92:1545-1549.
Ming Chen, Jing Chen, Xiande Xie, andJun Xu. (2007) A microstructural investigation of natural lamellarringwoodite in olivine of the shocked Sixiangkou chondrite.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64:277-283.
Chen Ming, Xiao Wansheng, Xie Xiande, Tan Dayong and Cao Yubo (2010) Xiuyan crater, China:Impact origin confirmed.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5:1777-1781.
Ming Chen, Wansheng Xiao, Xiande Xie. (2010) Coesite and quartz characteristic of crystallization from shock-producedsilica melt intheXiuyan crater.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97: 306-314.
Chen, M., C. Koeberl, et al. (2011). Planar deformation features in quartz from impact-produced polymict breccia of the Xiuyan crater, China. Meteoritics & Planetary Science 46(5): 729-736.
參考資料
- ↑ 個人簡歷網
- ↑ 陳鳴博士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搜狐, 201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