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陳文龍紀念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陳文龍紀念館

中文名稱:陳文龍紀念館

紀念:陳文龍

位於;涵江區涵東街道鋪尾社區龍津社

建築面積;1千多平方米

風格;明代建築風格

朝代;明朝

陳文龍,南宋參知政事、著名抗元英雄。原名子龍,宋紹定五年(1232)生於莆田玉湖(今荔城闊口村),宋名相陳俊卿第五代從孫。咸淳四年(1268)廷對第一,狀元及第。

序言介紹

陳文龍生於1232年,福建莆田人,與抗元英雄文天祥齊名,曾中狀元,官至監察史,後任參知政事。1276年11月,元兵圍攻興化,在陳文龍的激勵下,人人英勇奮戰,終因寡不敵眾而失守。陳文龍被俘後絕食而死,年僅46歲。後人敬仰陳文龍的崇高氣節,明初在福州陽岐建造第一座紀念廟宇,後因出海的商人和漁民紛紛來此朝拜,且都說此神極靈,"海上保護神"的美名遂傳開,陳文龍被人們追封為"水部尚書",後人將其廟宇統稱為"尚書廟",陳文龍也被稱作"尚書公"。

生平事跡

陳文龍,南宋參知政事、著名抗元英雄。原名子龍,宋紹定五年(1232)生於莆田玉湖(今荔城闊口村),宋名相陳俊卿第五代從孫。咸淳四年(1268)廷對第一,狀元及第。

他一生為人剛直不阿,忠貞堅毅。在抗元鬥爭中,他率軍民英勇保衛興化城,因寡不敵眾被俘,押離興化時便一路絕食。至合沙(今福州)時,他寄詩和次子訣別,詩曰:門壘孤危力不支,書生守志誓難移。自徑溝瀆非吾事,得死封疆是此時。須信纍臣堪釁鼓,未聞烈士樹降旗。一門百指淪胥北,惟有丹衷天地知。

景炎二年(1277)四月二十四日,文龍抵杭州,囚於供奉岳飛的太學中。當夜,文龍具香拜謁武穆神像,一慟而絕,終年45歲,骸葬於西湖智果寺旁。訃聞於朝,詔贈太師,諡忠肅,賜廟號"昭忠"。

歷代史傳、詩文、戲曲等都對其備加褒揚,並將陳文龍與岳飛、于謙並稱為"西湖三忠肅"。民族英雄林則徐對陳文龍十分景仰,並撰聯歌頌陳文龍"一代忠貞垂史傳"與文天祥"隆名並峙"。陳文龍還被海峽兩岸奉祀為海上保護神,影響遍及閩東南、台灣地區及東南亞國家,被省政府認定為福建省十大歷史名人之一。[1]

分布地區

莆田

陳文龍紀念館位於涵江區涵東街道鋪尾社區龍津社,建築面積1千多平方米,社內有陳文龍手寫"龍津"二字的匾額及陳文龍塑像等一批珍貴文物。還開闢了文化廣場、老人活動中心、陳文龍事跡陳列室、圖書館、電教室、健身館、宣傳欄、閱報欄,結合不同時期的形勢和中心任務,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和文體活動,豐富了社區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社區文化品位,形成了和諧、文明的社區風氣。該紀念館對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促進祖國統一,增進中外文化交流與友好往來有重要的意義。

陳文龍紀念館主殿,保留了明代建築風格,其主殿採用原萬壽尚書廟的主殿梁架。原廟中的珍貴文物也被移至新殿中,如康熙、嘉慶、道光三代皇帝以及林則徐、沈葆禎等名人祭祀陳文龍題寫的匾額與柱聯,還有一幅由台灣馬祖水部尚書廟社友敬送的"護國佑民"的匾額和來華琉球人與福州人民一道捐款修建陳文龍廟的碑刻等。

福州

陳文龍紀念館(尚書廟)位於福州市下杭路,占地1000餘平方米,是由台江區塢尾街2號原萬壽尚書廟移建而成。

福州共有5座陳文龍廟,萬壽尚書廟是其中規模最大、建築最精美、歷史最古老的。尚書廟也是明清兩朝福州市和閩江口歷史的真實見證。原萬壽尚書廟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具有極高的建築藝術價值。同時,它承載了大容量的歷史文化內涵,不僅記載了"與文天祥齊名"(林則徐語)的陳文龍抗元的歷史事跡,還記載了民間傳說陳文龍死後由人變成內河以及成遠洋"保護神"的演變過程。

福州公交線路

公交線路:公交車12路 19路 20路 66路 79路 83路 83路火車南站專線 105路 136路 201路 312路 中亭街站

開館時間:早9:00-11:30;下午15:00-17:00 周六、周天閉館

相關視頻

陳文龍昆明記憶·風景篇(一)

參考資料

  1. 民族英雄陳文龍紀念館 , 純莆天地莆田小魚網 2020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