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陳彬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陳彬龢

陳彬龢(1897—1945),江蘇吳縣人,二十年代赴北方擔任中俄大學總務長、天津南開學校總務長等職;1926年3月因參加反帝愛國運動遭段祺瑞政府通緝。1928年與日本駐滬總領事館的岩井英一拉上關係,成為日本的職業特務。1929年在日本特務支持下編輯出版《日本研究》。1931年在申報館工作,任社評主撰,以左派「愛國志士」的面目出現。1936年赴香港。1942年由日本海軍部支持出任《申報》社長,淪為漢奸。1943年1月發起組織上海市新聞聯合會,自任理事長,專門替日軍宣傳,吹噓日軍武力。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陳彬龢逃亡日本,在東京郊區的一家精神病院中以狂疾斃命。

基本內容

中文名:陳彬龢

民族:漢族

逝世日期:1945年8月

國籍:中國

出生日期:1897年

出生地:江蘇吳縣

人物身世

陳彬龢(1897—1945),江蘇吳縣人。陳彬龢的身世是個謎。僅知他的母親曾在猶太裔富商哈同的夫人羅迦陵身邊做過侍女。

生平經歷

陳彬龢因為這一層關係,民國6年(1917年)到上海,在哈同創辦的哈同女校當上了一名教師。可是不到一年,他因過失被辭退。後經黃炎培推薦,他獲得天津南開中學聘任,一個學期後又被辭退。二十年代去北方擔任中俄大學總務長、天津南開學校總務長等職;因參加民國15年(1926年)3月18日的反帝愛國運動,陳彬龢的名字與徐謙、李大釗、吳稚暉等48名文化和教育界精英一起,出現在段祺瑞政府的通緝令中,逃到上海後,陳彬龢受到商務印書館老闆王雲五賞識,開始為其提供書稿。1926年,蘇州甪直鎮保聖寺發現唐天寶年間的塑壁和佛像。為搶救古剎唐塑,北大學者顧頡剛已奔走呼籲了幾年,毫無進展。

陳彬龢想起日本名教授大村西崖,對中國魏晉南北朝藝術情有獨鍾,於是寫信邀請他來華考察。大村氏考察回國後出版《吳郡奇蹟——塑壁殘影》一書,對促成保聖寺古物館的興建起了不小的作用。主持這項工作的北洋政府交通總長葉恭綽,因此視陳彬龢為研究中國美術的專家,陳彬龢的名字由此水漲船高。在這期間,陳彬龢與日本駐滬總領事館調查班諜報人員岩井英一拉上了關係,由此成了駐滬總領事館的重要培養對象。民國18年(1929年)起在日本特務支持下編輯出版《日本研究》。民國20年(1931年)春進申報館工作,任社評主撰,以左派「愛國志士」的面目出現,曾撰文譴責日軍暴行。民國21年(1932年)底參加中國民權保障同盟,與戈公振、鄒韜奮等一起發起籌備出版《生活日報》。民國25年(1936年)夏去香港。民國31年(1942年)由日本海軍部支持出任《申報》社長,淪為漢奸。民國32年(1943年)1月發起組織「上海市新聞聯合會」,自任理事長,專門替日偽宣傳,吹噓日軍武力。民國34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陳彬龢潛逃日本。後轉往香港。1949年後始公開露面。[1]其子陸朝華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

生平著有《申報評論選》、《孔子》、《中國書史》、《日本歷史大綱》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