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陸玉麒 ,1963年出生於江蘇省張家港市,中國區域科學協會流域經濟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地理學會城市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獲國家教育部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一次。

目錄

簡介

陸玉麒,男,1963年生。江蘇省張家港市人。人文地理專業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區域科學協會流域經濟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地理學會城市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1998年進入江蘇省人才培養的「青藍工程」系列,被評為江蘇省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2006年列入江蘇省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培養人選。獲國家教育部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一次(排名第五)、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一次(唯一)、國土資源部優秀成果三等獎一次(排名第四)。主編或獨著教材、專著1部,合編專著或教材6部;發表論文92篇,其中《地理學報》4篇、《地理研究》3篇、《地理科學》3篇,《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和《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3篇,核心期刊論文48篇,一般論文30篇。

學術成就

(1)原創性地完成了區域雙核結構模式的科學研究工作。從現象發現、機理分析、數學建模,直至實際應用,對區域雙核結構模式進行了完整的科學論證。

(2)初步完成了流域型、三角洲型空間結構演化模型的構建工作。

(3)對作為地理學兩大理論基石之一的中心地學說進行了科學的剖析,為其找到了中心地等級體系形成與演化的動力機制;構建了孤島型(封閉型)中心地等級體系演化模型。

(4)從機理分析與數學建模兩個層面,構建了區域雙核結構模式、流域空間結構演化模式、三角洲空間結構演化模式與中心地學說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繫。

近年來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1、區域發展中的雙核結構模式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0071037),主持

人。20萬元。2001-2003。

2、長江流域空間結構演化規律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0371044),主持人。30萬元。2004-2006。

3、區域衝突、區域利益與區域功能分工研究----以長江三角洲為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0573053),主持人。18萬元。2006-2008。

4、點軸式空間分析方法研究—以長江三角洲為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0771075),主持人。30萬元。2008-2010。

科研人員

科研人員是具備一定的科學理論知識並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一類人[1]。科學可以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研究可以是調查研究或實驗,也可以是現象分析,從事工程技術開發、生命科學研究、社會調查[2]研究等等的人員都可以是科研人員。通常情況下,科研人員具備較高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對自己所研究的某一學科研究具有一定的造詣。

視頻

陸玉麒 相關視頻

航拍中國:江蘇省張家港市金港鎮,全國千強鎮排名第6位
20120620 經典人文地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