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陸渡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陸渡鎮

中文名 :陸渡鎮

所屬地區:江蘇省

陸渡位於太倉市城廂鎮與瀏河鎮之間,南瀕新瀏河,與上海市嘉定區婁塘、唐行、朱家橋三鎮隔水相望,北枕新塘、板橋兩鎮。鎮境東西橫亘8.7公里,南北縱深5公里(最大直徑距離),呈蝙蝠形。全鎮總面積為25.03平方公里,合37551.90畝,人均占有2.82畝。1995年末,鎮轄13個農業村,1個漁業村,共有133個村民小組,1個居民委員會,8個居民小組,總人口為13329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532.52人。

2011年併入婁東街道,2019年9月設立陸渡街道,陸渡街道管理小橋、岳南、紅廟、橫瀝、洙涇、陸渡6個村民委員會和陸渡、東城、珠江3個居民委員會。[1]

地理位置

陸渡東瀕太倉港口開發區,西臨太倉經濟開發區,南接上海市嘉定區婁塘鎮、唐行鎮,北與板橋鎮(原名花橋)、新塘鎮接壤。東西和南北最大直線距離分別為8.7公里和5公里。總面積25.03平方公里。鎮人民政府駐地處北緯31°41′,東經121°10′。

地形地貌

陸渡地處長江下游沖積平原,境內地勢平坦,地面高程在4.15~4.74米之間(基準∶以吳淞為零點,下同)。河道縱橫密布,新瀏河在鎮境南部自西向東經瀏河鎮直入長江;十八港、江申涇、茜步涇、石頭塘自西向東縱貫鎮境南北。

太瀏公路在鎮區北部自西向東分別與204國道(亦稱滬宜公路)、滬太公路相銜接;鎮區飛滬路北起太瀏公路向南過婁陸大橋與嘉陸公路相接,抵嘉定經滬嘉高速公路直達上海;鎮境以東的長橋、西面的橫瀝橋西首向北連接牌新長公路、毛板公路,可達市(縣)內腹地新塘、牌樓、岳王、板橋、新毛等鎮,水陸交通便捷。

氣候條件

陸渡屬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土地肥沃,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5.3℃,年降水量1083毫米,日照2015小時,無霜期231天,自然條件優越,但夏秋季節有時受颱風冰雹等災害性氣候的影響。

人口民族

人口

1951年,陸渡區轄13個小鄉,有8067戶,33807人。1954年撤區後,陸渡、洙橋、長橋和紅廟四個小鄉共有2845戶,10860人。1959年全公社有5111戶,17315人。1964年,調整行政區劃,全公社有4921戶,19323人。與1959年相比,總人數淨增2008人。1966年10月,再次調整行政區劃,全公社有3264戶,12588人。1974年,全公社有4109戶,14019人,比1966年又淨增1431人。

70年代末,國家控制人口增長,提倡避孕節育。80年代初,國家繼續嚴格控制人口增長,提倡少生、優生,落實計劃生育一系列措施,人口出生率開始逐年下降。1989年,全鄉總人口為13767人,比1974年的14019人減少252人。1995年末,全鎮總人口13329人,比1989年減少690人。

民族

陸渡為漢族聚居地區,少量少數民族散居。

2013年末,全市有蒙古、回、藏、維吾爾、苗、彝、壯、布依、朝鮮、滿、侗、瑤、白、土家、哈尼、傣、黎、傈僳、佤、畲、水、東鄉、納西、達斡爾、仫佬、羌、布朗、仡佬、錫伯、俄羅斯鄂倫春、赫哲等32個少數民族,527戶、711人(不含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其中以回族、滿族和土家族居多。

視頻

陸渡鎮白雲渡健身隊2013廣場舞兵哥哥比賽獲獎視頻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