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道夫·馮·拜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阿道夫·馮·拜爾 Adolf von Baeyer | |
---|---|
出生 |
德意志邦聯 普魯士柏林 | 1835年10月31日
逝世 |
1917年8月20日 德意志帝國 巴伐利亞施塔恩貝格 | (81歲)
國籍 | 德國 |
母校 | 柏林洪堡大學 |
機構 |
柏林洪堡大學 柏林工業大學 斯特拉斯堡大學 慕尼黑大學 |
知名於 | 合成靛藍、酚酞、熒光素 |
研究領域 | 有機化學 |
獎項 |
戴維獎章(1881) 諾貝爾化學獎(1905) 艾略特克勒松獎章(1912) |
約翰·弗雷德里克·威廉·阿道夫·馮·拜爾(德語:Johann Friedrich Wilhelm Adolf von Baeyer,1835年10月31日-1917年8月20日),德國化學家,因成功合成了靛藍[1]而獲得1905年諾貝爾化學獎。[2]
目錄
參考資料
- ↑ Adolf Baeyer, Viggo Drewsen. Darstellung von Indigblau aus Orthonitrobenzaldehyd. Berichte der deutschen chemischen Gesellschaft. 1882, 15 (2): 2856–2864. doi:10.1002/cber.188201502274.
- ↑ Adolf von Baeyer: Winner of the Nobel Prize for Chemistry 1905 Armin de Meijere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Volume 44, Issue 48 , Pages 7836 – 7840 2005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