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阿廬古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阿廬古洞
別名 瀘源洞

阿廬古洞被譽為「雲南第一洞」,距昆明200公里,在瀘西縣5公里處。又名瀘源洞,阿廬古洞是一組奇特壯觀的地下溶洞群,即地下喀斯特地貌,與石林景觀相似,石林在地上,阿廬古洞則在地下,它是亞洲最壯觀的天然溶洞穴之一。[1]

中文名稱:阿廬古洞

氣候類型: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古洞公園,玉柱洞,玉筍河,瀘源洞

所屬城市:雲南省瀘西縣

適宜遊玩季節:春季,秋季

景區面貌

阿廬古洞在瀘西縣城西2.5千米處,景區範圍1.5平方千米。阿廬山附近有9峰,9峰之中有18洞,俗稱"九峰十八洞"。

阿廬古洞是溶洞群中的主洞體,由瀘源洞、玉柱洞、碧玉洞及玉筍河組成。阿廬古洞已開發開放了三個旱洞和一個水洞組成的全長3000餘米的遊程。

有數百個景點,上下三層貫通,瀘源洞、玉柱洞、碧玉洞造型風格各異,峽谷、廳堂、宮殿相融其間,一步一景、步步是景,洞中鍾乳懸積,石筍林立;色若碧玉、瑰麗透明、沿河交融、發育豐富,"洞中有洞、洞中有河、洞中有天、洞外有泉","天然有石洞,造化奪神工"堪為世界一絕。

「阿廬古洞」為彝語,意即「前面有平坦草地的虎洞」,系宋元時雲南「三十七蠻部」之一「阿廬部」的穴居點。洞景古、奇、險、絕,洞內的石筍、石鐘乳、石柱、石幔、石簾、石瀑、石花千姿百態,幾乎具備了地質岩溶學所定義的所有景觀,且各具形象,諸如彩霞迎賓、古蓮倒懸、幽穀神鍾、古龜望月、魏王點兵、天造神物等等,維妙維肖,非造化之功不可為。

阿廬古洞結構上最顯著的特徵在於它包攬了岩溶洞穴的所有結構形態,大致分為三個類型:廳堂式、宮殿式、峽谷式,宮殿式富麗堂煌,廳堂式氣勢磅礴,峽谷式曲徑通幽。

其次景觀造型琳琅滿目,惟妙惟肖,變化無方,步步是景,妙趣橫生,再加之石鐘乳晶瑩剔透,奇迷燈光為之裝扮,更令人有如畫中游之仙幻感覺,洞中三絕——透明魚、捲曲石、鵝管也是只有到阿廬古洞才能一睹風采的獨家珍寶。 [2]

阿廬古洞歷史悠久,雖遠離中原,但卻吸引了一代代文人墨客的目光。漢代的文學巨匠左思在其《三都賦》中曾有「漏江伏流潰其阿」之語,說的就是阿廬。明代大地理學家、旅遊家 徐霞客的足跡也留在了阿廬的熱土上,他曾兩度進阿廬古洞觀瞻,並為之驚嘆,寫下了留傳千古的美文。

景區主要景點

古洞公園

景觀布局及設計,借鑑中外造園藝術手法,融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為一體,打造高水平園林景觀的同時,突出民族特色及文化內涵,尤其以彝族風情為主線,形成一座彝族文化和民俗風情的露天博物館。規劃建設了瀘源湖、神道祭壇、圖騰圖、射箭場、奇葩園、火把場、彝家瀘源村等多處自然及人文景觀。

玉柱洞

玉柱洞出瀘源洞5米,即入玉柱洞。可沿洞外石階上攀觀覽青峰聳立。洞口石鐘乳垂掛如簾,開狀別致。全長800餘米,為宮殿式溶洞,由10餘個規模不同,形態各異的廳堂組成,最大奇堂長70餘米,寬30餘米,規模宏大。

玉筍河

玉筍河為地下暗河,位於瀘源洞,玉柱洞垂深15米之下,洞口位於玉柱洞中,全長十餘米。河水由北向南流動,流速緩慢,0.02米/秒,流量12各/秒,常年不涸。河道寬8米-12米,中心頂高5米,最高處10處。整個河穹似橢圓形拱頂、河水清澈見底,深0.8米-3米。遊覽只能乘人力之舟,每舟乘6人,無陸路通行。

碧山洞出玉柱洞,沿林蔭小道西行350米,或乘旅遊索道,便到碧玉洞入口。洞口位於祭龍山腰,洞穴為峽谷式深洞,洞穴延伸嚴直,少有大廳,全長720米。洞內鐘乳石色如碧玉,故名碧玉洞。洞中玲瓏剔透的捲曲石、阿廬玉、石盾(20餘平方米)、石編鐘為阿廬古洞珍品。阿廬古洞是一組規模宏大,結構奇特的典型喀斯特地貌溶洞群,是雲南三十七蠻部之一--"阿廬部落"的穴居點,是亞洲最壯觀、最秀麗的天然奇觀,有"雲南第一洞"之稱、地下園林宮殿之譽。

全長800餘米的玉筍河,河面水平如鏡,清澈見底,珍稀魚種"透明魚"遨遊其中,舉世罕見。其魚無眼,身體透明,骨骼內臟清澈可見。

瀘源洞

因山麓東南源泉自洞穴中溢出而得名。洞額有明代廣西知府張繼孟題"奇觀"及清代巡撫謬英所題"天然石室"。洞體為廳堂式,全長700餘米,由10餘個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廳堂組成,中間有狹道相連,洞穴呈網絡狀發展,拐彎伸展如地下迷宮。

視頻

典型的岩溶景觀,雲南瀘西阿廬古洞景區

雲南美景 瀘西阿廬古洞印象 景區遊覽攻略 雲南第一洞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