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阿爾蒂普拉諾

阿爾蒂普拉諾(Altiplano),秘魯東南部和玻利維亞西部的高原。自的的喀喀(Titicaca)湖西北延伸至玻利維亞西南隅,長965公里(600哩),為一系列山間盆地,海拔約3,650公尺(12,000呎)。東側有一條連續的緩坡通道向南延伸至玻利維亞。


阿爾蒂普拉諾(西班牙語「高地平原」之意)是一個擁有多項「之最」的地方:這裡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可承載航運的湖泊——的的喀喀湖,以及面積為全球鹽沼之最的烏尤尼鹽沼。它還是僅次於青藏高原的世界第二大高原山地,是一處冰與火、風與鹽的景觀,從阿根廷北部一直延伸到秘魯的粗礪平原。太平洋洋底和南美大陸所屬的板塊之間曾發生過一次驚天動地的碰撞,托起了安第斯山脈中的兩條山脊,中間夾住一片基本平坦的高海拔盆地,便形成了阿爾蒂普拉諾。

安第斯山脈中這片直上雲霄的高原如同塵世之外的仙境。在這裡,成群的紅鸛從一個潟湖之上騰空而起,溫泉令湖水溫暖,水藻則把湖面染成瑪瑙色。[1]

目錄

氣候特徵

南部較乾燥,北部較濕潤。的的喀喀湖沿岸氣候適宜,


美麗傳說

有一個印加帝國的美麗傳說相關於這片高原,太陽神印帝讓兒子卡帕克和女兒歐克羅結為夫妻,從的的喀喀湖出發,穿過阿爾蒂普拉諾高原,尋找一個將金楔子插入地下後可以消失的地方,來建立部落落腳點。他們最後到達庫斯科,按照印帝的意願建立了印加帝國都城。

阿爾蒂普拉諾高原動物曾非常繁盛,並曾受到良好的保護。在西班牙殖民時期,由於過度捕殺,動物數量大幅度減少,原駝和小羊駝基本絕跡。西班牙人的到來打破了這片草原的寧靜,改變了草原生態,也改變了草原牧民的生活方式。

自然資源

主要植被為灌木叢。在海拔3,900公尺(12,800呎)的地區仍可種植玉蜀黍小麥。的的喀喀盆地自古為人口較集中的地區,現有秘魯的普諾(Puno)、胡利亞卡(Juliaca)和玻利維亞的拉巴斯(La Paz)等大城市。

它的平地海拔高度甚至超過世上的許多山峰。在它的南部邊緣,即玻利維亞智利阿根廷三國交界處,熔岩在峰巒參差不齊的雄偉火山中沸騰;山腳下曾經有一個填滿整個盆地的大湖,在湖床之畔,新生的泥火山從凍土裂隙中噴湧出來,發出嘶嘶的響聲。也許地球上別無他處能夠如此生動地提醒我們,在人類出現之前曾有過怎樣的一段時光。乘四驅越野車穿越烏尤尼,那裡鹽灘如鏡,令人目眩,恍若時光停止流動;當夕陽西下,一輪明月就在天際的另一邊正對着落日徐徐升起,照着潔白的平坦大地,這時,「永恆」似乎觸手可及。

這裡居住着毛絲鼠和長着纖巧蹄子的駱馬、小羊駝、家羊駝,以及喜歡到處打探的狐狸,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還有大群的紅鸛。人類也在這居住,人口達數百萬,主要分布在烏尤尼和的的喀喀湖之間,這一帶在印加帝國時期被稱作「庫拉蘇宇」,即東南地區。1825年,一個新的國家擺脫了西班牙的殖民統治,隨解放者西蒙——玻利瓦爾的名字定國名為玻利維亞,國土覆蓋了阿爾蒂普拉諾的大部分地區。[2]

礦產資源

在海拔6000米的珀梅拉佩火山山頂附近,冬日的強烈陽光令積雪蒸發,形成被稱作 「齒列雪錐」的獨特景觀。在玻利維亞和智利的邊界沿線這種高海拔寒冷乾燥氣候中,降雪量通常較小。

阿爾蒂普拉諾地下劇烈的地質活動給玻利維亞帶來了極其豐富的礦產資源。高原南部為沙漠地帶,人煙稀少,有重要的銅、、鎢和錫礦床。在富於傳奇色彩的波托西地區,單單從一座山中開採出來的銀礦就為西班牙王室補充花費達數百年之久,一些經濟學家還認為,這座銀礦為歐洲的崛起積累了必不可少的財富。20世紀初,新開發的礦藏中出產的錫為全世界許多地區的罐頭產業提供原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年輕士兵因此才能夠在戰壕里堅持作戰數年。如今,阿爾蒂普拉諾依然是財富之源。美國的阿皮克斯銀礦公司花了將近十年的工夫建設必要的基礎設施,眼下正準備從另一座名叫「聖克里斯托瓦爾」的小山中採礦,這座山看起來幾乎完全是由銀、鋅、鉛構成的。波托西地區另一座美屬礦山「聖巴托洛梅」也許是世界上最大的純銀產地。[3]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