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阿鳳散文集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阿鳳散文集序》是中國現當代著名作家孫犁的散文。

作品欣賞

一九四八年冬季,我們的部隊正圍攻天津,新聞戰線的同志們,暫時集中在勝芳,籌備進城後的報紙工作。我們準備了第一期副刊稿,其中有一篇文章是《談工廠文藝》。

在農村工作了多年,我們對於農村文藝工作和部隊文藝工作,積累了一些經驗。天津是工業城市,現在想到的是:如何組織起一支工人文藝隊伍。

在這方面,我們經驗很少,所以在那篇文章里,也只是提出了一般的要求。但是,進城以後,在我們的副刊版面上,很快就出現了一批工人作者的名字,連續發表了很多很好的散文和短篇小說,在全國發生了影響。

這批工人作者中間,就有阿鳳同志,他主要是寫散文的。

他是鐵路工人,他的散文,內容細膩而真實,文字準確而流暢,在工人作者中間,他並不是才華洋溢的,但在文章組織和文字修養方面,他好像經過正規的訓練。他產量也多,一時成為全國聞名的工人作家。

一九五七年以後,與他同時嶄露頭角的幾位工人作者,都因為政治上遭到的坎坷,一蹶不振,報刊上再也見不到他們的名字,都到外省外地,去經受嚴重考驗。

阿鳳並沒有遭遇大的不幸。他的作品逐漸減少了,在藝術上也有些停滯。阿鳳的為人,是謹小慎微的,與世無爭的。

文藝界的風浪起伏以及同伴們的跌墜傷殘,使他的寫作更加嚴謹小心起來,與他的為人極端相稱。他的作品,主要是歌頌,但並不是聲嘶力竭的,其中也不包含狂言和誑言。他的作品,幾乎沒有暴露,即使對現實有所批評,也是輕描淡寫的一提而過。他的作品,不着先鞭,不觸時忌。他也不去接觸特別奇特或特別重大的題材,他所敘述的常常是一個普通工人或是普通的工人家庭,在某一種政治號召下的,合情合理的自然反映。

就是這樣工人出身,兢兢業業的作者,在林彪、「四人幫」當權時,也遭到白眼和歧視。顯然,以角、刺、年齡、性別等條件來衡量,作為他們的文藝打手,阿鳳是不能入選的。

阿鳳所唱的,可以說是我們偉大時代的太平歌詞。他的作品,並不是我們這一時代的尖端作品,也不是這一時代的天才作品。但它們是一個歷史階段的一些方面的真實紀錄,或者說是一個安分守己的人,對他本身的經歷,對他周圍的生活的左規右矩的畫圖。他在藝術上是孜孜不倦的,認真努力,持之以恆的。日積月累,才有了今天的收穫,進入藝術的殿堂。

我和阿鳳,文字之交已經有三十年了。對於他的為人,對於他的作品,我都是很喜歡的。我認為,在我們的隊伍行進之時,方向目標一致,腳步的輕重,步伐的大小,是可以有些差異的。這樣才能聽出時代的真正合奏。而虛偽和矯飾,無論在生活方面或是在藝術方面,都是不足取的,可恥的。讀着阿鳳的作品,感到樸素自然,他的作文可以說是「思無邪」的。

很長時間,阿鳳成為天津老一代工人作者僅存的碩果,魯殿靈光。每當我看到他的名字或他的作品,就百感交集。他是我們那個副刊的小小版面上,一時群星燦爛後殘存的一顆寂寥的星;他是我們當時苦心經營組織起來的,那一支並不很小的作者隊伍,兵折將損後,荷戟彷徨的一員「福將」;他是五十年代,在這一苗圃里生根成長起來,未遭砍伐的一棵老樹。

很長時間,我不自量力,想總結一下我們辦刊物、培養和組織新的作者,成功或失敗的,回憶起來愉快或沉重的經驗教訓。結果,都力不從心地放下了。只是在去年整理的一篇《編輯筆記》中,簡單地談到兩個工人作者,其中第一個就是指的阿鳳。讀者不嫌麻煩,是可以找來參考的。

1979年3月20日夜[1]

作者簡介

孫犁(1913年5月11日—2002年7月11日),原名孫振海,後更名孫樹勛,筆名有孫犁、力編、縱耕、余而立、土豹、原平、林冬苹、林冬平、芸夫、孫芸夫、耕堂、芸齋、姜化、庸廬、時限等,河北安平人,是一位中國現當代小說家、散文家。1927年開始文學創作。早年曾當過機關職員、小學教員。中國現代作家、散文家,「荷花澱派」創始人,歷任天津日報社副刊科副科長、報社編委,中國作協天津分會主席,中國作協第四屆顧問,第五、六屆名譽副主席,中國文聯榮譽委員。1940年代發表的文集《白洋淀紀事》是其代表作。1950年代又發表了《鐵木前傳》《風雲初記》等作品。2002年7月11日晨六點病逝於天津,終年89歲。[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