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陰道毛滴蟲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陰道毛滴蟲病
陰道毛滴蟲病
原圖鏈接

別 稱: 滴蟲性陰道炎

英文名稱 :Trichomoniasis Vaginalis

就診科室 :婦科

發病部位 :陰道

常見病因 :陰道毛滴蟲感染

常見症狀 :陰道分泌物增多,呈泡沫狀

惡嗅味,黃綠色。排尿困難

外陰瘙癢等

陰道毛滴蟲病(滴蟲性陰道炎)是婦科常見病,由陰道毛滴蟲引起。滴蟲通過性交直接傳給女方,在男方尿道及前列腺分泌物中,可以找到同種類型的滴蟲。滴蟲不僅寄生於陰道內,也可寄生於泌尿道下部(尿道及尿道旁腺)及子宮頸管內。臨床上滴蟲帶菌者可不出現任何症狀。寄生在陰道內的滴蟲能消耗陰道內的糖原,改變陰道的酸鹼度,破壞防禦機制,容易繼發感染。 [1]


病因

陰道毛滴蟲僅有滋養體期,無包囊期。滴蟲屬厭氧寄生原蟲,對外環境的適應性較強,能在25~42℃中生長繁殖,3~5℃仍能存活21天,在人體體液中,在白帶中、精液中可繁殖。 [2]


臨床表現

潛伏期為4~7天。婦女感染後表現為持續性陰道炎,起病可急可緩。臨床表現為陰道分泌物增多,呈泡沫狀,惡嗅味,黃綠色。排尿困難,外陰瘙癢。急性期持續1周或數月,病情輕重有波動,性交疼痛,月經期後症狀加重。隨後白帶減少,症狀減輕,亦可完全消失。陰道毛滴蟲若在尿道或膀胱寄生,則可引起毛滴蟲性尿道、膀胱炎。陰道毛滴蟲能吞噬精子,可致不孕。陰道毛滴蟲還能引起細胞發育異常及細胞核異常,癌症的發生率顯著高於無滴蟲婦女。檢查發現,從陰道穹隆及子宮頸輕度充血到廣泛糜爛、淤點及肛周糜爛及潮紅的子宮內膜(草莓狀子宮頸)。 [3]


檢查

陰道毛滴蟲病
原圖鏈接

懸滴法

懸滴法是檢查陰道毛滴蟲最簡單方法,陽性率可達80%~90%。直接鏡檢法檢出率極高。

塗片染色法

將分泌物塗在玻片上,待自然乾燥後可用不同染液染色,如革蘭染色、瑞特染色、姬姆薩染色、PAS染色和利什曼染色。這種方法不僅可看到滴蟲的形狀,而且能同時看到陰道內存在的其他微生物。也可用吖啶橙染色、熒光顯微鏡檢查。

培養法

將陰道分泌物或尿道分泌物加入培養基內,置37℃溫箱中培養48小時,每隔72小時接種1次,取培養混勻液1滴塗片,染色鏡檢。

免疫學方法

檢測陰道毛滴蟲特定的抗原。常用的免疫學方法有熒光抗體檢查法,ELISA法、膠乳凝集法等,其陽性率較塗片法高,臨床一般不採用免疫學方法檢查。 [4]


診斷

陰道毛滴蟲病
原圖鏈接

具有典型症狀的陰道毛滴蟲病,診斷並不困難。典型症狀可作為臨床診斷的依據,未查見滴蟲也可診斷。對不典型患者及帶蟲者則應依靠檢查滴蟲來確診。

陰道滴蟲病

①陰道分泌物增多呈泡沫狀;②宮頸陰道壁呈特徵性草莓狀外觀。滴蟲檢查陽性。

男性滴蟲性非淋菌性尿道炎

①尿道口輕度紅腫,並有少量黏液,膿性或血性分泌物;②可有膀胱炎或腎盂腎炎;③滴蟲檢查陽性。 [5]


鑑別診斷

陰道毛滴蟲病
原圖鏈接

念珠菌性陰道炎

外陰陰道瘙癢,奶酪樣或豆渣樣白帶,陰道有白色假膜。真菌檢查陽性。

細菌性陰道病

①非化膿性、灰白色黏稠陰道分泌物。②陰道分泌物有魚腥味,胺試驗陽性。③陰道分泌物pH值為5.0~5.5。④分泌物中有線索細胞。 [6]

併發症

陰道毛滴蟲若在尿道或膀胱寄生則可引起毛滴蟲性尿道、膀胱炎;陰道毛滴蟲能吞噬精子可致不孕。 [7]


治療

陰道毛滴蟲病治療
原圖鏈接

局部用藥

不能耐受口服藥物或不適宜全身用藥者可選擇陰道局部用藥,單純局部用藥療效不如全身用藥,局部用藥有效率≤50%。局部用藥可予甲硝唑栓1枚,每晚1次,連用7日

全身治療

陰道毛滴蟲病治療
原圖鏈接

口服甲硝唑(滅滴靈)。同時治療性伴侶非常重要,也可選用單劑量療法。甲硝唑療效顯著,在治療期間及治療結束後24小時內禁止飲酒。甲硝唑對齧齒動物有致癌作用。對細菌也有致突變效應。在妊娠前3個月內不宜使用。

治療中注意事項

滴蟲檢查在治療後轉陰時,應於月經淨後複查,連續三個月複查均為陰性者方為治癒。 [8]


預防

加強衛生宣教,開展普查普治工作,消滅傳染源,嚴格管理制度,禁止患者進入游泳池,改進公共衛生設備,做好消毒隔離,防交叉感染。對於頑固的復發者,宜進行男方的尿液或前列腺液的滴蟲檢查,同時進行治療,控制復發。 [9]


參考來源

  • 桑紅,周文泉,倪容之,高建平.   男性陰道毛滴蟲病的研究進展. 《 中華男科學雜誌 》 , 2002  
  • 趙廣明,趙連華,李秀紅等.   陰道毛滴蟲病與乳酸桿菌的相關性分析. 《 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誌 》 , 2000  
  • 謝輝,帖超男,王雅靜.   陰道毛滴蟲病檢測方法的研究進展. 《 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誌 》 , 2004  
  • 趙玉磊,蘇曉紅.   陰道毛滴蟲病研究進展. 《 國際皮膚性病學雜誌 》 , 2012  
  • 趙廣明,趙連華,李秀紅等.   陰道毛滴蟲病與乳酸桿菌的相關性分析. 《 CNKI 》 , 2000

文獻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