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江炒米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陽江炒米餅
|
|
|
陽江炒米餅俗稱粉酥,廣東省傳統名點之一,是廣東省在過春節的時候獨有的應節食品。與佛山盲公餅、中山杏仁餅、廣州雞仔餅餅合稱廣東「四大名餅」,在廣東都有春節做炒米餅的習俗。
陽江炒米餅,與廣東其它地方炒米餅不同的地方,就是不用黃糖加水煮成糖膠來和粉,而是直接用白糖來和粉,然後用餅模來做。餅模是木製的,上面刻有祥禽瑞獸,花草樹木,還有福祿平安之類的文字,現在應該有人作為一種傳統的民間木刻藝術品來收藏。
特色
但其實並非陽江獨有,廣東有一首很流行的兒歌:「凼凼轉,菊花圓,炒米餅,糯米糰,阿媽叫我睇龍船,我唔睇,睇雞仔,雞仔大,摞去賣,賣得幾多錢?賣得三百六十五個仙。」說明廣東都有春節做炒米餅的習俗。
相傳宋朝後期,當時陽江城附近農村有一個老太婆。有一天,討到了很多人家棄之不要的鍋巴,她拿回來泡上殘湯,當飯吃了兩天,後將這些鍋巴放到屋頂上曬乾,以備日後討不到飯時當乾糧。她把那日前儲備的鍋巴拿出來充飢,又把討來的糖和着鍋巴吃,吃剩的,老太婆就捏做成一團,烤乾,留作下頓作「飯」吃。吳老太的「粉酥」從那以後就在社會上流傳開了,這就成了現今炒米餅的雛形。
傳說
傳說有些牽強,但有據可查的是,在清末民初,炒米餅在陽江已經是一個發展比較成熟的產業了,當時陽江城裡已有專門生產粉酥的「餅鋪」20多間。20世紀40年代後期,陽西橫山人蘇名溪在陽江城開設了「河水安」餅鋪,專門生產以粉酥為主的各種禮品餅,把陽江的粉酥生產推向一個新階段。解放後,「河水安」、「天興」和「麗章」三家糕餅鋪公私合營,成了當時廣東以生產炒米餅為主有名的「河天麗」餅麵廠(蘇名溪的後人蘇蓮舟任廠長),就成為了陽江食品廠的前身。
以前春節,幾乎家家戶戶都能做炒米餅,但做工其實想當複雜,大體上分為炒米——打粉——做餅——烤餅幾個步驟。
炒米就是在在一個大鐵鍋中將生米炒熟。炒的時候火不能太大,否則,米未熟就先烤焦了;也不能太小,否則就無法讓米熟得均勻。因此,為了讓米均勻的受熱且不焦,炒米的人一刻也不能離開,站在熱氣翻湧的鐵鍋旁邊,拿鏟子不停的翻炒,常常是一炒就是大半天,很是辛苦。
打粉可以用機器打粉(我們叫機粉),但有以前大家更喜歡用石磨手工打粉。打好的炒米粉一般還要晾一天半天,據說不容易上火,然後才用來做餅。
陽江炒米餅,與廣東其它地方炒米餅不同的地方,就是不用黃糖加水煮成糖膠來和粉,而是直接用白糖來和粉,然後用餅模來做。餅模是木製的,上面刻有祥禽瑞獸,花草樹木,還有福祿平安之類的文字,應該有人作為一種傳統的民間木刻藝術品來收藏了。做餅是全家都能參與的工作,大人小孩圍在一起,把和好的餅粉放到餅模中,一般用白糖和花生,加上一片切得很薄的肥豬肉作餡。把粉按到餅模中,還要用湯匙來回壓緊。用小木錘在餅模背後把餅從餅模里捶出來,裝在篩子裡。
烤餅要使用木炭來烘焙。那時候烘焙炒米餅的木炭也有講究,火候控制也是炒米餅好壞的關鍵,中醫認為,這樣做出來的炒米餅,對腎和胃有補虛作用,所以很多餅家都以古法烘焙作為賣點。
近幾年來,陽江炒米餅有了較大發展,炒米餅不再是春節獨有的應節食品,而是日常零食,品種越來越多,而且大批廠家已經走上規模化生產,把炒米餅遠銷至東南亞地區,即使遠在他鄉,也可以從這些廠家的網上店鋪買到家鄉的炒米餅了。
做法
傳統的炒米餅做法是先將大米洗乾淨晾乾後,再將大米倒在鍋里翻炒,炒至金黃色後碾成粉,把白糖煮成糖膠,把糖膠、油、雞蛋(可以不加)和着炒米粉一起攪絆,用香蔥、花生碎、椰絲、芝麻等做餡,用炒米餅模型(樣式可選擇喜歡的),上下放炒米粉,中間放點餡,撫平,用個湯匙把底部刮滑,再敲下來,放在事先準備好的炭爐上烘烤,直到鬆脆就完成了[1]
參考文獻
- ↑ 陽江特產及飲食(部分),黑足貓食堂 2019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