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閒話接神(梁淳威)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閒話接神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閒話接神》中國當代作家梁淳威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閒話接神

春節,是國人最隆重的節日。

接神,是春節最虔誠的儀式。

神,是天地萬物的創造者和統治者。西方世界的神是上帝,東方大國塑造的眾神之王是玉皇大帝。

東方也是「封神演義」的故鄉,除玉皇大帝這尊「總統」大神外,還有許許多多職能部門或地方的主宰神明,如財神、喜神、風神、雷神、山神、海神、河神、門神、灶神爺、土地爺、閻王爺等,不論東西南北五湖四海,還是天上地下人間,萬事萬物都在眾神的領導之下。而且,一切都是先天安排好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更不需要選舉產生。

國產特色,除了神,還有仙。仙與神最大的區別在於缺乏先天「基因」,仙是後天世俗中修煉得道之人,達到了長生不老可通神界的凡人,則為仙。如廣寒宮的嫦娥和吳剛、雲遊四方的赤腳大仙、各顯其能之八仙等,最初都是凡人,後來在神的教育培養下走上了神途。但是,一般情況下,仙只是一個「職稱」而非「職務」,有地位有待遇沒實權,在沒有冊封「任命」之前始終都是虛職。可見,神仙社會也有地位等級的區別,有的位高權重,有的位卑甚至不入流。如「弼馬溫」一職,都沒資格參加王母娘娘的蟠桃宴,更不可能到靈霄寶殿參加神界的重大決策性會議,「猴哥」因此很失落很生氣

不管各路神仙背景如何、職位高低,都是神通廣大手眼通天、還能夠長期深入凡俗民間巡視的天界「環節幹部」。他們「奉天承運」承上啟下,管理天下大事,是芸芸眾生的「父母官」。從飛禽走獸、海居水游、花草樹木,到五穀雜糧、凡夫俗子、人間煙火,一切生靈的生老病死、生兒育女、衣食住行都在神仙的管控之中,甚至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神仙的監督之下。所以,萬事勸人休瞞昧,舉首三尺有神明。這樣龐大的神仙隊伍,也有一套下級服從上級的管理制度。每當年末歲尾,下級神仙都得到上級神仙面前進行「述職報告」,匯報本年度的工作業績,聽取下一年的指示精神。從每年的臘月初一開始,主政下界的各路神仙陸陸續續離開本職神位,騰雲駕霧飛回天宮述職,凡俗相關事務便暫時無神打理了。

「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神仙離崗後,神出鬼入生妖作怪,隱藏在凡間的妖魔鬼怪便蠢蠢欲動,乘機興風作浪騷擾百姓。如《西遊記》所述,形形色色的妖怪,欺男霸女肆意塗炭生靈,還想劫持細皮嫩肉的唐僧蒸了下酒,讓牽馬挑擔的師徒兄弟一路坎坷歷經磨難。妖魔鬼怪雖然眾多,若分門別類也就兩大類,「猴哥」真正能降服的莫過一些蛇精、蜘蛛精、老鼠精、蠍子精等土生土長的「地產」妖怪。而神仙的「寵物」下界作亂,那「猴頭」其實毫無辦法。威力巨大的神妖,打得「猴哥」半死不活苟延殘喘,要不是菩薩暗中相助指點迷津,呆頭呆腦的唐和尚師徒很難發現妖精與天界神仙的特殊關係,最終都得求助神主管好自家的「畜生」,才算使其改邪歸正現了原形。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尚且如此,何況凡夫俗子草民下人呢?

老百姓在長期的生活生存實踐中,雖然積累了豐富的驅鬼消災經驗,也制定了一些應急預案,但多數是糊弄鬼的虛張聲勢。表面上咋咋呼呼,其實根本沒有金箍棒那樣變化莫測的戰鬥神器。例如,家鄉有一習俗,一進臘月,為防鬼怪泛濫,把初一就定為「咬災節」,也稱「咬鬼節」。初一黑黢黢的三更時分,一家老少潛伏在被窩裡「嘎嘣嘎嘣」咬災咬鬼,多數時候咬的是炒大豆炒黃豆,偶爾也順便炒一些瓜子麻籽。老人們說,咬鬼的聲節越鏗鏘有力越有威懾作用,腮幫子咬得生疼,為了保佑平安,必須堅持「咬斗」,直到日出。心裡明明知道這是哄鬼的「表演」,那也得假戲真做。

俗話說「臘月初一不吃炒,這個起來那個倒」。「咬災節」與其他民族地方的「火把節」、「潑水節」類似,都有驅鬼避邪的作用。

咬災後沒幾天,轉眼到了臘八,守崗的神仙越來越少。畢竟天堂仙境條件優越,借「公差」之便趕緊回宮,和「親人朋友」團聚,早早結束「兩地分居」苦澀之戀,也屬「人之常情」。神仙紛紛離崗,妖怪得寸進尺,老百姓的生活也越來越沒有安全保障。怎麼辦?只有故技重演,還得表演「一場戲」,且不說頂不頂用,嚇唬一回再說。

過臘八,要吃臘八粥,既為神仙送行,也為震懾日益猖狂的邪惡。先民們以八方食物合在一塊兒共煮一鍋,有調和千靈之意,用以送別主政一方的神明「一把手」。這便是臘八粥起源的一種說法。同時,家家戶戶從河裡刨取明晃晃的似劍如鏡的冰片,矗立家門前,似乎有一點照妖鏡與降魔劍的模樣,就像谷田裡綁一個假人兒嚇唬小鳥一樣,希望能夠驅散魑魅魍魎。臘八早晨,太陽還沒出山,由糯米、赤豆、大棗等食材熬煮的紅色臘八粥已經非常粘稠,故名稠粥,可以拌糖食用,好讓神仙述職時多一些甜言蜜語;稠粥也可以在碗裡反覆顛簸,滾作橢圓狀,好讓鬼怪腳下踏球,滾得遠遠的。特別是熬粥時,撇一碗紅色粥湯澆到冰尖上,狀如寒刃見血,大有來犯必誅之意。

到了 臘月二十三,情深意濃、恪盡職守的灶神爺,是最後一位要離崗的神仙。灶神的地位雖不很高,僅僅相當於單位里肚滿腸肥的「伙食科長」。但灶台意味着「火食」,在人類歷史上,由茹毛飲血到火烹熟食,是落後與進步、野蠻與文明的分野。而且專門統領廚房灶台火頭軍的灶神爺,掌握着分配食品的「天下第一勺」,這是不可小視的實權,在「有奶便是娘」的凡人眼中,有實惠有魅力,很是神氣。

民以食為天。吃飯是天下的頭等大事,是生命的最高尊嚴,就是罪不可赦的死囚,臨砍頭前也得給吃一頓可口飽飯,這是對生命的尊重。所以,灶神爺這樣的「衣食父母」,無論其神界地位高低,在老百姓心中顯然是最重要的,親和力極強,人緣極好,很受世人崇拜敬重。當灶神爺離開百姓這個溫暖的大家庭時,溫飽的子民或待哺的饑民,都會戀戀不捨費盡心思為其餞行。請灶神爺吃飯,百姓不用準備山珍海味,常人以為的美食,灶神爺不一定喜歡。就像升官發財後時常出入飯店酒局的哥們兒一樣,一頓兒時熟悉的味道,才是最美最可口的。老百姓深知灶神爺善解人意品德高尚,請神享用糖葫蘆麻糖等民間最有特色的甜點小吃,順便拜託老人家「述職報告」時多一些甜言蜜語,以達「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的美好願望。可見,貴為天界管灶肥差的灶神爺,屈尊草民的寒舍陋室,品味凡俗小吃,應該稱得上通情達理體恤民情的「好幹部」。

農業社時候,家鄉比較困難,沒有糖果糖瓜麻糖蜜棗糖葫蘆之類的甜食。每年臘月,家家都要把胡蘿蔔擦成絲兒,煮熟後攥成團,碼在笓笓上,準備用作正月的餃子餡。煮過胡蘿蔔絲的湯水,進一步熬煮,水分越來越少,鍋底只剩粘稠的糖稀,這可是頂好的甜品。每到臘月二十三,鄉親們必定蒸糕炸糕,用家鄉人宴賓待戚最高規格油炸糕蘸糖稀款待灶神爺,油炸糕油嘴滑舌綿柔勁道,比冰涼梆硬糖葫蘆的檔次高得多。父老鄉親以此表達對灶神爺的無比敬愛,不知道他老人家內心深處是否感到欣慰?

送別了灶神爺,天下無神,老百姓還真有一點「六神無主」,真有一點無依無靠、神不守舍、惶恐不安的感覺。心裡總是默默祈盼神仙早日下凡,好給大家帶來安神定氣嶄新的生活。這種強烈的辭舊迎新願望,也催促着鄉親們迫不及待忙頭飾亂的匆匆步履,冰冷寂寥的村莊驟然間忙碌熱鬧了起來。村東響炮賣鞭,村西剪紙賣畫兒,南來北往的小買賣人,手提肩扛走街串巷,不停地吆喝兜售。磨刀的、修籠的,釘鍋釘碗釘缸的;彈棉的、抖毛的,縫製皮衣皮褲的;修門的、掛掌的,油牆油炕油櫃的;各種手藝人趁着除舊迎新也能掙點香火錢兒。村里人殺豬的宰羊的,磨豆腐的蒸糕的,掃塵的洗衣的,生豆芽的栽蔥的,越是臨近年三十越是吱天嘹凹嚷嚷呼呼、手忙腳亂擠擠擦擦,人煙氣息越來越濃稠。平素見不到的小伙子大姑娘,衣着打扮時髦,油光鋥亮的皮鞋高跟鞋踏上塵土飛揚的回鄉路。花里胡哨的子孫外女,操着一口亦土亦侉的「條絨」普通話,歡快地撲在灰塵簸土的老人懷裡,好吃好喝好招待不說,老頭老太太辛苦一年口挪肚攢的一點新票票,自覺不自覺地、輕飄飄落入這些命根根的衣兜里。

溫馨團圓的大年三十終於到了,早晨起來,刻意梳洗一番,平時七長八短縫縫補補的一家人,都換上了嶄新得體的服飾,嬲錚錚地展示迎新的姿態。在神光里轉了一圈的歲月,即將如約回到原點,展油活水地度過舊歲的最後一天,也是對艱難困苦的告別。貧困潦倒滿身債務的窮鬼,一臘月虛屙假尿心驚肉跳惶惶不可終日。躲過了「步步緊逼」的臘八粥和「黑臉奪命」的糖葫蘆這兩次人鬼都來討債的尷尬時段,躲到年三十就像列車即將到達終點站,沒人再來查票一樣慶幸。如果沒有深仇大恨,單單債務糾紛,誰也不忍心在這和諧的節日裡再緊逼強迫了,狗急跳牆對誰都不好。像「黃世仁討債楊白勞」那樣的戲曲情節不多見,天理也不容。東躲西藏的窮漢可以一躍而起,忘掉一切不如意不順心,大大方方回家過年去了。等下凡的神仙一到,華容霓裳萬事萬物,都將以激昂的姿態擁抱新的神光,成全新的期望。

當新的神光越來越近時,不僅人們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寒窯土屋枯樹老井也似乎春風得意了。新粉刷的牆壁,張貼了「招財進寶」的年畫。新裱糊的窗紙,點綴了「五福臨門」的窗花。屋頂橫樑鮮紅墨跡的「抬頭見喜」,倉房地窖雄心勃勃的「糧食滿倉」,禽棚畜圈豐盈富裕的「六畜興旺」,門前老樹美好願望的「出門順利」,老井石碑感恩戴德的「飲水思源」,屋檐下院牆上,都貼滿了豐富多彩的美好祝福。真可謂「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臨街門楣,高高掛起的紅燈籠和「門神桃符」,更將迎新神納萬福的氣氛烘托得喜慶熱烈,也將辭舊歲禁鬼怪的「警示」表達得嚴肅認真。

家裡的男人們帶着無限的思念和神聖的敬仰,到自己家的墳塋寶地敬香敬祖,把列祖列宗請回府上,設堂敬貢,庇佑兒孫安康幸福。

太陽落山,夜幕降臨,屋裡屋外,燈火闌珊。安頓好了雞鴨豬狗牛馬羊,準備好了迎接神仙所需的旺火香火禮花爆竹,一切按部就班妥當貼切後,莊嚴地鳴放「安神」禮炮。夜空中驟然炸響的一聲聲爆竹,是天下百姓向各路神仙發出的莊嚴邀請,這個過程俗稱「安神」。這就像請客吃飯需要提前下請帖一樣,人神之間事先也得打聲招呼,顯得咱凡夫俗子懂規矩有禮貌。「安神」的禮炮響過之後,就進入衝刺「年關」的關鍵時刻,這個過程俗稱「熬年」或者「守歲」。 相傳,有一種兇險的怪獸叫「年」,其既非地產鬼怪也非神仙「寵物」,有點來路不明,每當三十晚上「安神」以後,都要出來作祟。此怪威猛無比生性嗜肉,從飛禽走獸到翁嫗孩童,都是其吞噬的目標。「年」獸是天下無神空檔期最後出現最兇殘的惡魔,對安分守己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威脅最大。如何闖過「年」關,老百姓心裡沒底兒。請回列祖列宗,不僅人多勢眾為兒孫助威,而且要在一起吃一頓一年來最豐盛的團圓飯。也就是說,大敵當前生死未卜,一旦遇到不測,也算是見了親人最後一面,也算和親人們共同吃了一頓最後的晚餐。

「安神」之後,祈盼神來「年」去,屋裡不允許開櫃揭瓮,以防「年」獸隱入其中。全家人聚在一起相互依偎,相互壯膽,盼望明天,暢想未來。而且不言惡語,不道名姓,不生氣不拉臉,既恭敬又從命。在和睦緊張的氛圍中,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謹言慎行,不懼困頓,不思躺臥。同時,所有房間燈火通明,各個門庭紅燭高懸,灶里不滅火,爐中閃紅光,香煙縈繞,炊煙裊裊,以各種方式警示震懾「年」獸惡魔,據說夜行的鬼怪最怕紅色燈火。凡夫俗子與「年」的對峙,是一場傾囊而出、絕地反擊的煎熬戰,所以把這種煎熬對峙稱為「熬年」。「熬年」必然是為了戰而勝之延年益壽,所以也叫守歲,守護平安,增歲增壽。「相邀守歲阿咸家,蠟炬傳紅向碧紗。三十六旬都浪過,偏從此夜惜年華。」

記得小時候,每當熬年夜就依偎在奶奶懷裡。奶奶講古老的故事,我給奶奶咀嚼新炸的蓮花豆。奶奶嘴裡沒有牙了,想吃硬食就得我給咀嚼。受奶奶影響,我平素愛吃綿軟的肉臊子麵條,不愛吃干硬的東西。奶奶說我嚼下的蓮花豆乾松汁少,可能口水不多的原因。這樣做也許不太衛生,但奶奶從來不嫌棄。據說奶奶年輕時長得漂亮,小腳不足三寸,走起來如春風擺柳婀娜多姿,爺爺一眼就相中定了終生大事。奶奶特別要強,幹什麼都要模要樣要臉面,每當年三十總把自己那頂黑絨鑲翠的「冠」戴在頭上,也把銀質掛件蟾蜍五件套掛在胸前,盤腿端坐熱炕頭,顯得雍容富貴。九十來歲的奶奶特精神,熬年夜的說道也特別多,總在吩咐提醒家人該注意迴避的一些細微末節。直到圓滿接神後,她方能如釋重負,摟抱着我躺下休息。那年,大雪紛飛的寒冬臘月,奶奶和我同時病倒了,我好幾天高燒不退昏迷不醒。臘月二十晚間,奶奶在病痛中慢慢撒開我的手,擁抱了死神,與世長辭了。當我從昏迷中醒來,我堅信:一定是奶奶從鬼門關把我推回了人世間,而她毅然決然地牢牢牽着「牛頭馬面」這個可惡的索命鬼,踏上黃泉路跨過奈何橋,登上望鄉台戀戀不捨地告別親人。那一年的熬年夜,我沒嚼一顆蓮花豆,倍感孤獨倍感寒冷。

漫長的熬年夜,是黎明前的至暗時刻。人們翹首期盼神聖的恩澤,分秒都感覺十分漫長難熬。可神仙下凡的時辰百姓並不明確,而是根據神界的「憲書」條款,由陰陽二擇先生按有關揆程進行推算。失笑的是,村裡的「二擇先生」非瞎即聾,五官總是有問題,給出的時辰也有一點「二」。有的地方子時,有的地方零時,家鄉的父老鄉親一般都是「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也就是說,神仙到達千家萬戶該是五更天左右,其中緣由不得而知。大概猜想:子正時刻應該敲響了神仙下凡的鐘聲,眾神離別「親朋好友」難免得擁抱寒暄一番,就像天蓬元帥那樣的情種,心裡總是惦記嫦娥小妹妹,估計還得多耽誤一會兒。另外,路途遙遠行囊滿滿,也得磨蹭一段兒時間。所以,家鄉父老接神的時辰確定為「五更」,也是合乎情理的。 終於祈盼到來的接神儀式,讓全家人歡欣鼓舞。在男性長者的主持下,迅速敞開所有的家門街門,燃發旺火,天地貢桌前紅燭點香,敬天敬地敬神敬祖的各種黃表符帖、金箔元寶等,在聚寶盆里燃起沖天的火焰。父父子子孫孫香桌前跪拜磕頭許下美好祝願,但願人壽年豐、福祿喜樂、富貴吉祥。然後,家長帶領子孫圍着旺火轉一轉,抱起小孩在旺火上悠一悠,盼望子孫後代高升旺長。女人們家裡準備迎神接福的美食,男人們放飛沖天的紅色禮炮禮花,整個夜空五彩繽紛、絢麗多姿。在這人神共歡、普天同慶的歡樂時刻,一切妖魔鬼怪潰退逃遁,天下一片祥和。天地人神發自肺腑、激情澎湃地同唱一首《歡樂頌》:「歡樂之神聖潔美麗,燦爛光芒照大地……」

除夕接神儀式,迎來了大部分神仙,而不是全部。因為諸神所居天界地位和職責不同,降臨的順序和方位自然也有區別。至於什麼時段迎接何方神仙,也得由相關先生啟示。從除夕夜到正月初四,每天都要安排接神,財神、福神、貴神、喜神等老百姓熱盼之神,迎接的方式也有很大差別。比如,除夕夜接神,是在自己家庭院裡進行;而迎接喜神一般是在白天,並且在農田野灘里進行,由村里男女老少騎馬趕牛集體舉辦。香煙飄飄、爆竹聲聲,鑼鼓喧天、氣氛濃烈。除此之外,初五要送「五窮」,初八要「八仙過海」,初十要「觀天象」,十五要「鬧元宵」,二十、二十五還要大小「填倉」祈盼五穀豐登、倉廩充足。

自臘月初開始,神往神來一月有餘,老百姓盡其所能迎來送往。一回回三叩九拜,一遍遍敬香祈禱,這種真心實意、誠心誠意的敬仰,日月可照天地可鑑。並且,老百姓自覺的、心甘情願的敬仰,也真正做到了心香、身香、口香,即心地善良、身正品端、不言惡語,這是敬仰的最高境界。在這種善念善意中,無論親人之間,友人之間,還是與陌生人之間,都多了幾分友善,少了許多爭執,你好我好大家好。特別是那些無神可依的艱難時刻,人們揆情度理總想小心翼翼地托起別人心中的希望光芒,讓大家都重新燃燒生命的激情火焰。難得的相互恭敬一團和氣的氛圍,一直保持到神光普照,凡間闖過了年關,老百姓都順心順意順氣了,才不知不覺隱入塵煙。

與春節期間既信又敬不同,老百姓平平常常過日子,求溫飽圖平安,素心寡慾,沒有大富大貴的奢望。平日裡對待神仙的態度,敬與不敬,是由回饋的靈與不靈決定的。所謂靈,就是敬神能得到看得見摸得着實實在在的回饋,求風得風,求雨得雨。否則,敬神得不到「顯靈」,久而久之就會敬而遠之,心灰意冷了也就不那麼誠心實意了。所以,老百姓有什麼心愿,都願意到感應靈敏的神仙面前去敬香,這樣的神仙才算得上「憂國憂民」的慈愛之神。

其實,做神仙也有難處,既要顧全普濟天下的大局,又得考慮民間的熱點訴求;既要按照玉帝旨意辦事,讓「上司和衙役」都滿意,還得顧及下界百姓的情感,更不能讓自己變成不靈驗的落魄神仙。因此,當我們每每進入宮觀廟宇,神堂大殿前必見碩大的牌匾——"有求必應」,「心誠則靈」,「神光普照"等,或者「掌萬民福澤,通天下財源」、「興家立業財源主,治國安邦福祿神」之類的對聯。這些大家再熟悉不過的牌匾對聯,就是昭告天下,本尊「公平公正誠懇為民」,以鼓舞普天下老百姓愛神敬神的信心。

毋庸置疑,天界神仙排山倒海的廣大神通無窮威力,令天下凡夫俗子敬佩得五體投地。夢想着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夠得道成仙,步入神途,就像「八仙」那樣飛向天堂逍遙自在。做過如此飛黃騰達美夢的凡俗高手不乏其人。殊不知,真正的敬神修仙並不那麼容易,從意志品質、肉眼凡胎都得經過幾番脫胎換骨的「熔煉」。尊古今聖賢、知天地禮儀,修高貴品德,承擔得起天下人共同的希望,放得下自己的七情六慾,才能起步進入修行境界。特別是「敬神修行」與「私慾膨脹」水火不容,憑功利心修為,以得失心敬神,既不純粹也不符合天界神仙的善念。不但不能得道成仙,還可能走火入魔誤入歧途。所以,敬神修行是一件神聖的漫長而艱難的事情,絕不可利慾薰心蠻幹胡來。

可是,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卻時有發生。不少宮觀廟宇本來是敬神修行的主場地,竟然商品化、市場化了,用金錢綁架了神仙。大勢炒作「頭炷香」、「燒高香」等概念,動不動以幾百幾千幾萬甚至十幾萬的天價「宰割」修行者的虔誠,泛濫了金錢的作用,大有賄賂神仙之嫌,敗壞了修行的風氣,損害了神的光輝形象,這是對「敬神修行」的褻瀆。更有甚者,本來是凡夫俗子平庸之輩,卻要厚顏無恥神化自己,標榜自己騰雲駕霧飛檐走壁武藝高強,鼓吹自己神機妙算標新立異賽如聖賢。在虔誠敬神的百姓面前,神化自己的修行,神化自己功德無量,實際就是俗不可耐的「好龍葉公」,其本質是騙子而無真正的修為。所以,神化己和商化神,無真無善,急功近利,都不是真正的「敬神修行」。

中國的歷史文化長河中,神化的故事太多了。從《金剛葫蘆娃》《哪吒鬧海》,到《神筆馬良》等少兒勵志;從《天仙配》《白蛇傳》,到《牛郎織女》等愛情纏綿;從《西遊記》《水滸傳》,到《三國演義》等神出鬼沒刀光劍影的爭名奪利;都有神仙或者神化英雄勾心鬥角力挽狂瀾。就連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細微末節,都能感受到「封神演義」之無孔不入。比如,一個不起眼的商品,通過各類媒體造勢,非得神化到包治百病,功能無比強大,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完美到空前絕後的程度。甚至老百姓日常說話嘮嗑,也離不開神的潛移默化,好像只要沾了神光,就顯得威武霸氣高大上了。聰明娃稱「神童」,靚妹稱「女神」,帥哥稱「男神」。氣色好稱「神氣」,膚色好稱「神采」,想問題稱「神思」,有本事稱「神功」,聊得好稱「神侃」,演得好稱「神韻」,算得准稱「神算」,跑得快稱「神速」,情投意合稱「神交」 ,威力巨大稱「神威」。 英明神武、 神來之筆、神機妙算、神乎其神、神采奕奕的各路神仙,讓人心馳神往。就是那些裝神弄鬼的牛鬼蛇神也讓凡夫俗子精神恍惚,神魂顛倒,鬼使神差。 啊!「聽萬民百世輕唱,只留下神的飄逸神的傳說……」

2023年元月19日於赤峰[1]

作者簡介

梁淳威,內蒙古涼城縣蠻漢鎮人。《涼城文苑》責任編輯,行政單位工作人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