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閒看雲捲雲舒(春耕)

閒看雲捲雲舒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閒看雲捲雲舒》中國當代作家春耕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閒看雲捲雲舒

碧藍天空上,飄浮着幾朵白雲綠茵的草坪上,悠閒着幾位老人。天上的雲,慢慢地捲來又慢慢地伸去。人與雲,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感應於各自的心靈。

年少時,喜看天上的雲,做着一簾好夢。夢追人,人追夢,急急地向前沖,「少年心事當拿雲,誰念幽寒坐嗚呃。」這是一種頓悟與自信,或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豪情萬丈。中年時,渡過了險灘,走過了風塵,偶爾看一看天上的雲,雲匆匆地聚又匆匆地分,一如中年奔波的人。「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或是「楚山秦山皆白雲,白雲處處長隨君。」年歲增了,心也累了,於是放下了。有一幅對聯云:「世路崎嶇,看迷人捷足登山,爭利懸崖無退路;佛天悲憫,願眾生回頭是岸,早離苦海渡慈航。」是一種悲天憫人似的放下。「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雲淡日光寒。」漫長的冬天,一場大雪,萬馬齊喑。但雪霽天晴,如洗的天上雲薄清淡,清澈空明,杲杲晨光,豁然開朗,則是一種超脫的境界了。

夏天到,天上的雲便多了。棉絮狀的積雲,雲底平坦,總在晴朗的日子慢悠悠地從天上飄過;團塊狀層積雲,總是有着從白色到深灰色的色調;最高的捲雲呢,看上去像白色的捲髮,外形總是那麼地優雅縹緲,一無纖塵。雲起雲收,雲捲雲舒。有的如大象,有的似一座山,它們匆匆忙忙地趕路,才見得還在中間飄蕩,卻一兒會就奔赴到了遠方。

「天平山上白雲泉,雲自無心水自閒。」那幾位老人,安靜得如同天上的閒雲,天空似浮想,慢慢地回憶起自己的童年時光。哦,天邊飄來大塊雲朵,如同移動的小山,快跟在雲朵的後面,追逐它在地面上留下的大塊影斑。只顧抬頭着看天上的雲,一會兒便撞上打穀場的麥垛,讓那打空了的麥穗剌得小臉麻癢麻癢;或者在山坡上,影子剛剛還在山坡上移動,卻剎那間翻過了山頭,突然跌入了那一大片草叢的中間。「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雲,這個懸浮在空中,用我們的肉眼可見的水滴、冰晶或二者的混合體,總讓我們產生遐思與想象。閒雲野鶴,是一種清靜,一種飄逸;霞乃雲魄魂,雲是鶴故鄉,是雲的神秘,雲的瀟灑。而"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自古以來雲就更是文人墨客吟的對象。是的,一副對聯,寥寥數語,卻深刻道出了人生對事對物、對名對利應有的態度:得之不喜、失之不憂、寵辱不驚、去留無意。這樣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躲進小樓管他春夏秋冬好也,舉目星空放大眼光不與他人一般見識的博大情懷也罷,一句雲捲雲舒,更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有異曲同工。這是一種境界,一種為人處事能視寵辱如花開花落般平常;一種視去留如雲捲雲舒般變幻,淡泊而自然。難怪趙朴初在其遺作中也寫道:生亦欣然、死亦無憾。花落還開,水流不斷。我兮何有,誰歟安息。明月清風,不勞牽掛。這正充分體現了一種寵辱不驚、去留無意的達觀、崇高的精神境界。

[1]

作者簡介

春耕,江蘇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