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閆楊虎 一個人,與夜對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頁面
前往: 導覽搜尋
一個人,與夜對視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一個人,與夜對視》中國當代作家閆楊虎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一個人,與夜對視

一本三十年前印製的《品味人生》,留下了數百條星火閃耀的私家旁批——我的讀書習慣

用心讀過的書,捨不得束之高閣棄之不理。尤其書邊上還有這麼多傾注了個人心血的思考和感受。遂將這若干的批註搜檢過濾了一番,自覺其中尚有可供賞玩探討之處,今不憚淺陋,選取部分奉獻於讀家面前,願和諸位共同享用共同探討——淺陋之處,呵呵幾下也無妨。

與夜對視

寫出一個'夜』字,稍加視之,突然發現,這'夜』仿佛一隻正在審讀着我的眼,靜着眼珠,想要看出我的卑陋。打起精神與之對視,一眼尚可,兩眼三眼過後,那'夜』竟看得我心底發毛,不由得目光游移。硬着頭皮再看幾眼,終於懼而刪之,換作另一個字了。

那一夜,再也無心續讀,老想着那個看向我的「夜」。次日收拾心緒,重新再讀,隨手翻開的一頁,開首赫然四字:「無逸,勤敬」,莫名信了冥冥之中的啟示。於是,書的扉頁上,我加了幾行:「當我懂得時,我謙敦;當我無知時,我沉默,傾聽,伺機探尋;當我懵懵懂懂時,我儘可能即刻考究明白。」算是對自己的鞭策了。

鯤鵬與學鳩

《逍遙遊》,最喜歡的文章之一,讀過好多遍,越讀越服了莊子。

人們常常讚美鯤鵬,低看學鳩,可是,有幾人想過,茫茫宇宙中,學鳩們也有他們的快樂?這世間,有人輕鬆俯瞰大地,有人再怎麼努力也只能仰望星空。即如我們自己,數十年的碌碌惶惶,究竟算得何種角色?低處還是高處?扶搖青雲還是「搶榆枋而止」,甚或常常「時則不至」?

夢想與困境面前,是「生命不止,奮鬥不息」,還是所謂的認清自己而安於平庸?

一個事實是,孩童長成大人,幾乎個個就都實際了,夢想的翅膀軟化了,掉落了,不知這是好事還是悲哀。這些年流傳的八個字,「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只算是是生活態度,還是具體的前行方式?

我所看到的是,夢想人人可有,夢想到成功可能卻隔了一個世界。歌手石凱說:「每一個追夢的人都很辛苦」。辛苦而成功了自不必說,辛苦而失敗的人更不在少。

個人觀點:不必過分強調意志的力量,條件真不允許的話,餓斃與肉糜之間何至地獄與天堂?器小易盈,清水一杯行不行?大器晚成,誰來保證成不成?你的人生,誰也替代不了,你要為你的選擇負責,苦樂自咀嚼,冷暖自御嘗。萬類霜天,競相自由着好,天邊來雁固然知多識廣,井底之蛙未必沒有自己的價值,活出最好的自己,不負年華不負心,就行。

一個人

着意修行的人,快步也好,慢步也罷,只要在走,不同的時期里,境界終會大不相同。一個人,忘卻喧囂,不怕寂寞,忍得孤獨,一點一點向前走,走着走着,就走出了天遼地闊,走出了山高水長。於己,是另一種境界;於人,是追望他的背影。 讀書亦是如此,一日一日地讀,一頁一頁地讀,蠶食桑葉,水滴頑石,再厚大的書總是可以啃下的。

好多事情面前,「直諒多聞」的益友當然少不了,但是,自我鞭策,自我修正,比別人督說更為要緊。

快樂

何者為樂?很快就過去的事!

覺得很快就過去了的事,往往就是讓人心下愉悅的事,漢語「快樂」「快活」「快意」等莫不如此。所以,很多事情,真的需要做起來快一點,及時一點,要不然,這樂可能就速逝了。

誰比誰強

一日萬般事,何樣是盡頭?

綢緞千匹,棉麻三束;魚肉滿桌,土豆一碟;宮殿萬所,平房兩間;勞斯萊斯七八部,腳踏自行一二輛……每日必須,誰的一定比誰強?

無門禪師妙語:「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心頭若無煩憂,一縷清風似足。

重要

重要的時間,到最重要的地方做最重要的事。

知命

知命,知自我之「命」,亦知萬事萬物之命,順其自然,自然而然,不要強作違逆——廣場上,小女孩學爺爺手放背後走路,可愛極了。女孩要上台階,爺爺訓斥着不讓。是孩子調皮,還是老人思維僵化?老人怕孩子會跌倒,一味地呵護,對也不對?孩子在成長,她的好奇心和上台階的樂趣會不會就這樣悄悄然流失?

莫羞後人

陝西話里有一句「羞你先人哩」,挺重的罵法。細細想想,先人長逝,羞不羞的誰知道啊?莫若人人行動之前,考慮考慮某些做法恰不恰當,是不是會讓兒女後輩聽來臉紅耳赤?無顏見祖宗不要緊,要緊的是誰想有個羞死人的長輩或先輩?

勢在者事必行

欲行其事,必先蓄勢,蓄之既久,發之必速。勢不聚則事不行也,即使勉強為之,結果常常失於不盡完美。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發之則往往有得,其勢在也。

忌外,守拙

《莊子·達生》:「凡外重者內拙」——對外有顧忌,內心則笨拙。 心無掛礙,方得酣暢淋漓。

記憶里,最放飛自我的事,竟然是上小學時,十數個同伴,相互追攆喊打在無有老師管守的校園(老師們開會去了),「叫囂乎南北,隳突乎東西」,一個下午的身心通泰。

但是,必要時,人還是得學會守拙——智者訥言,愚者話多;要想更進一步,顯得你道行高深,沉默不語即可(玩笑了)。

文章

《品味人生》,中國現代文化名人談,幾十位大家以文字的方式「探討人生」,梁啓超、陳獨秀、魯迅、林語堂、梁實秋、周作人、馮友蘭、梁遇春……一長串醒目的名字(懶於查考各人出生順序,不是本人興趣所在,阿門),一篇篇個人的體驗和見解:魯迅文章,整整一個世紀,讀來仍覺心驚——先生眼毒,也看得長遠;周作人,才子一枚,文字輕鬆雅和;林語堂,優遊於古今中外,博見廣識,筆下爛漫暢然,非一般人之可方比;梁實秋,風趣幽默,隨性練達,一草一木皆可鋪衍開去;梁遇春,如非年少而亡,恐有大作傳世;朱自清,正統文人正統筆,《撩天兒》,朱子少有之活潑文字了;張愛玲,沒有她看不透的人與事;老舍,聰明的鄰家老伯;巴老下筆,一眼可見其底,真朴有餘,蘊藉不足,文字里總透着一種「老實」…… 《書概》:「書者,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

清人震鈞:「(詩)少而精不覺其少,多而濫則人厭其多。」

蘇軾:「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誠哉斯言,小子自勉,央友題寫「惟巔是瞻」,向高手致敬,向高手學習

仁義

大儒朱熹注仁義:「仁者心之德,義者事之宜」。比用今天的話,大致可以理解為:仁,常常出自於內心;義,往往外化成行為。

義因仁而發,仁引導義舉。

食不言寢不語

日常生活里,最難最怕的也許就是這個了,無言無語仿佛偶人,了無趣味。

規矩太過,固然出於某種好意,但實際操作中,卻也可能弄出矛盾。

尤其夫妻之間。

孔子出妻,實在是聖人自己的緣故——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沽酒市脯不食……呵呵,禮多事多,老娘不伺候了!

吃喝講究一些,本也無可厚非,講究太多就有些過了。口腹滿足,由衷讚嘆美食與廚藝,多好的事;比肩而眠,私房話說上三五十句,難道就不是正常的交流?

為僧

禪宗故事一:大師對眾僧說,你們雖有一車兵器而不能用,老僧只持寸鐵,便可殺人——為僧而可存殺伐之心?

禪宗故事二:大師、道士、陶淵明,佛道儒三家聚會。大師曾經立誓,終生不過某座橋,沒料想談興正濃時,不知不覺地,隨同另外二人過了橋。知道橋已過了的時候,不禁大笑——笑里藏智慧,笑里有幽默,笑之前呢?為僧之人,竟而至於偏執至此?

教與學

上等人才不用教,真是一看就會的;下等人末教不會,苦學也不會,「就不是那上面的料」;一般情況下,教育針對中等人——刻苦一點,勤能補拙。

不知是不是中國人自古生存艱難,凡事先保證「吃」着再說——吃飯;吃茶;吃苦;吃虧;吃醋;吃官司;吃得開;吃耳光;吃糧的;吃天鵝肉;吃教書飯……陝西話:「嘴把腿害了一輩輩!」「你說的㗏,㗏能吃焉?」人在江湖,身外之物常多,吃到肚子才是真的。

古書云:「倉廩實而知禮節。」但願如此。

男女逛街

女人們可以好幾個小時地商場里轉悠,先生們則寧願快步十幾里路,肩背幾十斤物,也不要不購物而無所事事地逛,累壞了!

大肚漢多

朋友一次吃了九個大包子,老闆嚇得貼耳語之:「娃,不敢再吃咧!」怕把「娃」吃傻了。他哪裡知道,我這朋友,平時十二個包子才算足量。

論到吃包子,還有更狠了——三弟一哥們,十二個包子外加兩份豆腐腦!

一兄長,四份甑糕;一叔父,食麵一盆;一同事,斤二兩餃子(七十二枚);一同學,十八瓶啤酒……

能吃者勁足:老廉頗一飯而米一斗,肉十斤,被甲上馬,示猶可斗;好友鵬舉的一個叔叔,獨個將一長條碌碡架到了一人多高的樹杈上;禮樂村有人一天裡往返蒲城三趟挑擔賣物;可仙村老閆單手拋抓「柱子疙瘩」,輕輕鬆鬆三五十下……

中國文學的秘密

林語堂說:「一切優美的中國文學,稍有價值可讀的,能舒快地愉悅人類的心靈的,都深染着……道家精神。」

一言挑明了中國文學的秘密,中國文學,「羚羊掛角,無跡可求」,能學來的都不算得高明,有些作品真是學不來的。

紅袖添香負了誰

紅袖添香,絕非讀書之真正情境,杜撰成分居多。

讀書是個人的事情,愛讀之人,各種情況下皆可入讀,但那燈火搖曳書冊在手,身邊卻無來由依傍着一位紅袖,反為不美,書與美人兩辜負。

罷咧 佩服我的連襟,他說:「不管誰,凡事都會落個'罷咧』」。 ——見解真是精妙獨到!

「罷咧」這兩字,只能讀音,不看字面,渭北方言,意思大致相當於「可以了,不算太壞」。代入人物和事件想一想,是不是就是他說的那個樣? 道不遠人,道在野人。 ……

零零散散,拉拉雜雜,權當我的「寫在'人生』邊上」,如靜立街頭隅角,觀萬千人等走過,人我皆修行,書我兩相融。[1]

作者簡介

閆楊虎,文學愛好者,文字里修行,文字里美好,文字里走着芳香的路。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