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閃小說三題(劉旭)

閃小說三題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閃小說三題》中國當代作家劉旭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閃小說三題

大,讓我伺候你吧

鄧長有老漢明顯老了,不要說種地,就是行走,也變十分困難。用老伴的話說,八十幾的人了,躺在炕上有人端吃送喝,好得很。要是在以前,早已經埋到墳里化成土了。

鄧長有老漢老伴滿以為,自己身體比老漢攢勁,怎麼着也能伺候幾年。誰知一場感冒,竟沒挺住,先鄧長有老漢一步而去。

沒了伺候的人,鄧長有老漢的日子就不好過了。在省城工作的大後人(兒子),想接他到省城去,鄧長有老漢說,快死的人了,一把老骨頭,還往外邊扔啊?不去。

在縣城工作的二後人去接,鄧長有老漢還是一樣的話。這可讓兩個後人犯了難。

於是,老大對老二說,你先照看幾天,我年齡夠了,這就回去辦個內退手續,回來專門伺候大(父親)吧。老二同意了。

過了幾天,老大辦好內退手續,回到老家,對鄧長有老漢說,大,讓我伺候你吧。我現在辦了內退,可以住下來,陪着你了。

鄧長有老漢聽了,想說什麼,嘴動了半天,最後長嘆了一口氣,什麼也沒有說。

老大原本是個轉業軍官,在部隊上,當過炊事員,在家裡,一直主廚。留下來伺候達後,這一切都有了用場。平時,除了伺候達吃喝拉撒,利用閒時間,把院門前的菜園子開了,種上了菜。還經常串東走西,和村裡的老人們拉家常。不知不覺,過了四五年。

一天,鄧長有老漢對老大說,這麼多年,我也把你拖累得夠了。閒了,你把我的房兒(棺材)看一下,我覺得我今年能用上了。

老大聽了,心裡一酸,說,大,你不要亂想,讓我再多伺候你幾年吧。

結果,快過年時,鄧長有老漢去世了。

我再麻煩你一件事

二十幾年前,余多財老漢就被後人接到了省城。

那時,余多財老漢才六十來歲。人雖然精瘦,但比一般苦了大半輩子的莊農人,身體要好。按余多財老漢的想法,儘管老伴走了,自己一個人,種一點地,自給自足,日子也過得下去。

因而,當余多財老漢的後人想接他到城裡去時,他並不願意去,說怕待不習慣。

後人說,不習慣也要慢慢習慣。你一個人留在村里,你讓我們咋想?讓村里人咋看我們?你必須得聽我的。

余多財老漢沉吟了許久,才嘆了一口氣,說,那就聽你的吧。

余多財老漢的後人孝順,兒媳婦也不錯,方方面面,都照顧得十分周到。

起初,余多財老漢覺得心急,慢慢地,生活規矩起來。早上吃飽喝足,就拿了小馬扎,步行半小時,到濱河路上走走,坐坐,鍛煉一下身體,和一些認識的老漢們聊聊天。中午吃過飯,小睡一陣,又重複上午的活動。晚上吃過飯,到樓下小區里逛逛,不到十點,就回家睡覺。

如此規矩的日子,一過就是二十幾年。從開始的心急,到後來的安樂,連余多財老漢自己,也不知道是怎麼調解,或者說轉變過來的。只覺得,吃飽喝足,什麼事也不用管,才像是晚年該有的樣子。要不是當年自己供進,後人努力,怎麼會過上這樣的晚年呢?

余多財老漢不時感嘆着,但有一件心事,卻無法放下。考慮再三,對後人說,我再麻煩你一件事。

後人說,啥叫麻煩?你吩咐就是了。

余多財老漢說,現在還行,要是我身體出了狀況,你一定要把我拉回老家,埋在你爺的腳下。

後人心裡莫名其妙一酸,說,行,我答應你。

媽,你還想吃啥

不知為什麼,最近於二嫂犯起了嘴饞病。

以前,於二嫂是村里最困難的人家。三十幾歲上,於二叔就病死了,丟下老的小的,全靠於二嫂照料。

剛開始,家裡地里的活,兩個老人還能幫着干一點。慢慢地,兩個老人上了年齡,不但幹不了多少活,還要人伺候。

三個女兒,都在上學,學費一年比一年多。於二嫂除了拚命幹活,希望多種點莊稼,多換點錢,還沒日沒夜滿山滿屲挖藥材,掐草辮。

於二嫂本來個子不高,多少年苦死苦活,省吃儉用,等到把三個女兒供出學校,參加工作,把兩個老人抬埋到土裡,人已經苦成了一個小蝦米。好在,苦日子終於熬到頭了。

在縣城當老師的三女兒,不顧於二嫂的反對,找了一輛車,生拉硬拽,把於二嫂接到了縣城。

在縣城住了十幾年,省城工作的大女兒對三女兒說,媽年齡大了,身邊離不開人。我今年已經退休了,有時間照看媽,就讓我照顧幾年吧。

於是,不顧三女兒的反對,硬將於二嫂接到了省城。

大女兒名叫鳳梅,儘管性格有些大大咧咧,但對於二嫂,是真心的愛護。不但生活起居各方面照料得無微不至,而且將自己的所有時間,都用在陪伴上。於二嫂想出去轉了,就用輪椅推着,到小區里,公園里,甚至城裡邊到處去逛。看見吃的,鳳梅總第一時間滿足,吃完總會問,媽,你還想吃啥?

但最近,鳳梅再不敢問了。於二嫂想吃的家鄉飯,有的鳳梅會做,有些不會做,有些能買到食材,有些買不到。

吃不到家鄉飯,於二嫂就嚷着,將自己送到鄉下二女兒家去。

實在拗不過,鳳梅只好聯繫二妹。[1]

作者簡介

劉旭,字老東,男,1970年生,甘肅通渭人;筆名甘當牛、胡笳等,號半畫、隴上行者,迄今發表各類作品近200萬字;出版謎書兩種;著有燈謎作品集《一品齋春燈錄》十四卷,文學作品十二卷;曾為多個全國、省、市級社團會員,現居蘭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