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長柱沙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毛葉鏈珠藤

中文名;長柱沙參

學名;Adenophora stenanthina (Ledeb.)Kitagawa

族;風鈴草族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合瓣花亞綱

目;桔梗目

長柱沙參(學名:Adenophora stenanthina (Ledeb.)Kitagawa)為桔梗科沙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莖常數支叢生,高可達1.2米,基生葉心形,莖生葉從絲條狀到寬橢圓形或卵形,花序無分枝,假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花萼無毛,裂片鑽狀三角形至鑽形,花冠細,近於筒狀或筒狀鐘形,淺藍色、藍色、藍紫色、紫色;花盤細筒狀,蒴果橢圓狀,8-9月開花。

藥用部位為該種的根,有清熱養陰,潤肺止咳之功效。主治氣管炎百日咳,肺熱咳嗽,咯痰黃稠。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有白色乳汁。根胡蘿蔔狀,[1]莖常數支叢生, 高40-120厘米,有時上部有分枝,通常被倒生糙毛。基生葉心形,邊緣有深刻而不規則的鋸齒;莖生葉從絲條狀到寬橢圓形或卵形,長2-10厘米,寬1-20毫米,全緣或邊緣有疏離的刺狀尖齒,通常兩面被糙毛。

花序無分枝,因而呈假總狀花序或有分枝而集成圓錐花序。花萼無毛,筒部倒卵狀或倒卵狀矩圓形,裂片鑽狀三角形至鑽形,長1.5-5(7)毫米,全緣或偶有小齒;花冠細,近於筒狀或筒狀鐘形,5淺裂,長10-17毫米,直徑5-8毫米,淺藍色、藍色、藍紫色、紫色;雄蕊與花冠近等長;花盤細筒狀,長4-7毫米,完全無毛或有柔毛;花柱長20-22毫米。蒴果橢圓狀,長7-9毫米,直徑3-5毫米。花期8-9月。

產地生境

生于山地草甸草原。喜溫暖或涼爽氣候,耐寒,雖耐乾旱,但在生長期中也需要適量水分,幼苗時期,乾旱往往引起死苗。以土層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栽培為宜。[3]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東北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甘肅江西寧夏青海等省區。蒙古、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南部及遠東地區)也有分布。

栽培技術

種子繁殖:分春播與冬播,北方春播4月,冬播在1月上凍以前。整地施足基肥,每1h㎡施堆肥或廄肥4500-60000公斤。整地後,作畦寬1米,按行距40厘米開淺溝,把種子均勻撒入溝內,覆土1-1.5厘米,稍鎮壓,澆水,並經常保持土壤濕潤,春播種子約兩星期後出苗。冬播種子第2年春季出苗。

田間管理: 幼苗出土後要注意除草、鬆土,苗高3厘米左右間苗1次,高10-15厘米時定苗,每隔10-15厘米,留壯苗1棵。為防止倒伏,在生長期間,可結合施肥進行培土壅根。追肥,苗期需勤施薄肥,保持幼苗健壯,以後除每年植枯萎後和出苗前,各追肥1次外,還需在5、7、9月各肥1次,以人畜糞為主,在植株高45厘米時,及時打頂,控制植株高度,減少養分消耗,有利根部生長。

採收和儲藏:播種後2-3年採收,秋季挖取根部,除去莖葉及鬚根,洗淨泥土,乘新鮮時用竹片刮去外皮,切片,曬乾。

病蟲防治

病害有根腐病,可用退菌特50%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射。褐斑病可用代森鋅65%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射,蟲害有蚜蟲、地老虎等為害。

化學成份

​沙參根中分離得4個化合物,它們是: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谷甾醇-β-D-吡喃葡萄糖甙(β-sitosterol-O-β-D-glucopyranoside),蒲公英賽酮(taraxerone)及二十八碳酸(octa-cosanoic acid)。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