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

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是1993年4月4日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截止目前,區內已有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上千家,累計生產總值上萬億元。全區累計批准設立企業4463戶,其中外資企業556戶,西門子豐田江森等世界500強投資的企業已達29家。截至2006年底,全區累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18億元;工業總產值684億元;全口徑財政收入159億元。

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目前轄區面積1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萬。

2018年12月,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榮獲2018年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排名第25名,利用外資發展水平考核評價排名第2名。

基本內容

中文名: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

行政區類別: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電話區號:0431

地理位置:北半球中緯帶

氣候類型: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方言:東北官話

面積:30平方公里

國家/地區:中國東北

郵政編碼:130000

機場:長春龍嘉國際機場(CGQ)

火車站:長春站 長春西站

車牌代碼:吉A

主要特點

到目前為止,全區累計投資96.2億元用於基礎、公用設施建設,區內已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具有完善的供水、排水、電力、熱力、燃氣等配套系統,區內寫字樓、海關、學校、醫院、長春國際會展中心、體育場及花園式居民小區等生產、生活服務設施齊全,完全能夠滿足了現代化工業、居住和公共服務的需求。長春經開區營造了以「首問負責制、首辦責任制和服務承諾制」為代表的投資軟環境,2002年通過了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2006年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全面推行開發區領導聯繫企業制度,主動解決企業經營中的問題;開展電子政務,實行網上項目審批,進一步提高了服務質量和效率。

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在二次創業中,建立起反映經濟與社會同步發展,資源消耗少,環保符合規範,體現科學發展觀要求的指標考核體系,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走新型工業化與特色城市化雙輪驅動之路,實現二、三產業協調發展,建設可持續發展的新型工業區、充滿活力的投資熱點區、外向型的現代服務區、有特色的宜居新城區,充分發揮經開區在區域經濟中的帶動、輻射作用。

自然概括

長春市地處於環 日本海 東北亞經濟圈的中心位置,距蒙、俄、朝等國家都比較近,是開發 圖們江金三角 琿春至 長春間經濟走廊的內端,是周邊地區自然資源、勞動力、技術等 生產要素實行科學配置的最佳區域。在 東北平原中部已形成了一條東北——西南走向的 城市帶,其中明顯形成了以大連、瀋陽、長春、哈爾濱為中心的四周城市集團,共聚集了百餘個城鎮。長春市位於瀋陽、哈爾濱的中間,在 東北地區處於中心位置,成為南北物流、人流的集散地,具有較強的輻射作用和 核心優勢。長春市經濟實力雄厚,在全國城市綜合經濟實力50強中上游。   

經濟發展

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在比同類沿海開發區晚起步八、九年的情況下,奮起直追,後來居上,經過13年的開發建設,建成區已達26平方公里,昔日財政收入只有21萬元、社會總產值只有2個億的曠野鄉村已被一個現代化的工業新區所取代。截止2005年底,累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06億元,財政收入122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6億美元,實際利用內資166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到275億元。已有29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來開發區投資興業,累計審批企業4036戶,其中外資企業495戶,內資企業3541戶,成為拉動長春市乃至吉林省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力量。

截止2016年底,累計批准設立企業7000多戶,其中外資企業700多戶。有29個國家和地區的84家跨國公司來區投資興業,世界500強投資興辦的企業46戶,占長春市的一半以上。在商務部最新公布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環境綜合評價中排名第11位,在中部國家級經開區中繼續保持第1位。

城市建設

這裡曾是一片曠野,今天卻奇蹟般地崛起了一座現代化的新城區。經過十三年的開發建設,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累計籌措資金83.4億元人民幣用於各項基礎設施建設,30平方公里範圍內實現了「九通一平」。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優美的園林綠化景觀,完善的供水、排水、電力、熱力、燃氣系統支撐着現代化工業區龐大的體系。區內寫字樓、海關、學校、醫院、長春國際會展中心、體育場、網球館及花園式居民小區等生產、生活服務設施齊全,完全可以滿足中外客商的投資需求,為實施二次創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002年開發區順利通過了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獲得了華夏認證中心頒發的EMS證書和英國皇家認可委員會頒發的國際UKAS證書,這標誌着開發區的環境管理已經與國際接軌,營造了符合國際運行規則的投資環境。一個富有生機活力的綜合產業區和現代化新城區將展現在人們面前。

截止2016年,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始終致力於營造一流的投資環境,累計投入近200億元用於基礎設施配套,建成區面積已達60平方公里。修建了水、電、氣、熱、通訊等源頭設施。精心修建了國際會展中心、寫字樓、學校、醫院、體育場、網球館以及花園式居住小區等生產、生活服務設施,完全可以滿足中外客商的投資需求,通過了ISO14000環境質量體系和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雙認證,成為國際認可的綠色、規範化投資區。

社會事業

開發區在進行大規模開發建設、發展經濟的同時,非常重視發展社會事業和不斷提高區內百姓的生活質量。截至2005年底共安置農村剩餘勞動力14834人,農轉非15780人,區內第二產業安置就業人數1328人,第三產業安置就業人數7430人,區內農民人均收入由1994年的1782元提高到2005年的4244元。建區以來教育投入3億元,其中1.5億元用於校舍建設,新建和改建7所中小學校,開發區還建造了1.57萬平方米教師住宅。區屬17所學校有11所被評為長春市花園式學校,教育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此外,近20所大中專院校及其他教育機構落戶該區,使區內教育結構進一步完善。開發區的文化、體育、衛生、計劃生育、環境保護等各項事業也迅猛發展。徜徉於區內的大街小巷,一座繁榮的現代化新城映入人們的眼帘。

2016年,開發區心繫群眾、紮實苦幹,社會事業取得重要進展。一是民生保障持續改善。全年投入7億元用於民生領域,完成了就業創業、社會救助等42件民生實事。二是社區用房建設穩步推進。通過多種途徑,全區千米社區用房已達67%,建設了58個服務群眾三級監控平台,38個百姓說事點和社區警務室,有效提升了社區管理服務功能。三是社會管理創新取得積極成效。針對經開區街道和社區管理區域過大、人口過多的現狀,在深入調研論證基礎上,謀劃調整現有兩個街道辦事處行政區劃,新增兩個街道辦事處和部分社區,近期即將獲得省里批准,為打造精細化的社會管理和服務新格局奠定了基礎。教育方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了47名高學歷、高素質優秀教師;着眼於解決教育布局不合理問題,增加教育用地14.4萬平方米,正積極謀劃籌建5所學校,為全面提升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打下了基礎。四是信訪維穩形勢進一步好轉。牢固樹立「發展是第一要務、穩定是第一責任」思想,強化事要解決原則,班子成員和各部門不推不等不靠,積極而為,親自接訪,用智慧破解信訪難題,全區39件重點信訪案件已經辦結29件,辦結率達74%,強化了制度層面建設應對信訪難題,強化領導包保制度、部門負責制度等,使信訪工作制度化、常態化。特別是出台了《加強農民工實名制管理意見》,設立了「建築施工領域黑名單」,強化對拖欠農民工工資的企業實行一票否。五是安全生產態勢平穩。進一步完善頂層設計,緊抓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加大隱患排查和整改,全區抓安全意識和能力明顯提高。

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也是經開區區社會事業全面提質提效、向更高目標邁進的關鍵之年。經開區管委會制定了未來三年幸福經開計劃,計劃投入資金28.9億元,完成9大類182項民生實事;2017年將投入18.8億元,實施9大類67項民生實事。突出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全力推動社會事業各項工作取得新實效。我們將按照未來三年幸福經開計劃, 加快補齊民生短板、補足民生欠賬,切實增強加快社會事業發展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拿出開發區人創業的精神和幹勁,全力推動社會事業各項工作取得新實效。

二是以創新的思路破解工作難題,以創先的勇氣爭創一流成績。開發區將以街道和社區的行政區劃調整為契機,進一步強化公共服務配套,加快2個街道辦事處用房(其中各含一個社區、一個衛生服務中心)和2個獨立社區辦公樓以及社會事業綜合服務中心等辦公用房建設,合理布局公共衛生服務網點,完善社區服務體系、切實提升服務能力;進一步創新社會事務管理,以品牌塑造提升形象,全力打造社區特色亮點,挖掘、樹立社區及社區工作者典型,以點帶面,整體推進標準化社區和特色社區建設;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提升服務效能、提升服務水平,努力提高群眾滿意度。

三是全面落實各項惠民政策,全力辦好改善民生的實事好事。開發區將以保基本、兜底線、促公平、可持續為準則,落實好各項惠民政策,不斷築牢民生保障底線。同時進一步明確責任,細化措施,統籌協調好各項惠民實事的落實,以實際行動取信於民、造福於民,真正讓廣大群眾共享經開區改革發展的成果。

遠景規劃

十一五

「十一五」規劃的總體思路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項目建設為中心,以招商引資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牢固樹立經營開發區的理念,積極探索新的開發方式和管理模式;堅持城市建設和管理並舉,加快城市化進程;努力構建和諧社會,實現城鄉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協調發展,把經開區建設成富有生機活力的綜合產業區和現代化新城區。

十二五

「十二五」期間,將更加突出「科學發展、加快發展、率先發展」這一主題,更加突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一主線,更加突出「長東北興隆新城」建設在全區發展的戰略地位,加快經開區轉型升級,把經開區打造成為開放開發的先行區、現代產業的聚集區、「三化統籌」的樣板區、生態宜居的新城區。經濟社會發展總體目標是:實現「兩個高於」:即高於長春市年均增長率,高於全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年均增長率。到2015年,以2010年為基數,主要指標實現翻一番。

總體戰略規劃

未來,經開區將立足長東北,着眼長吉圖和中部創新轉型核心區,面向東北亞和全球,加強區域協同與聯動,全方位、深層次推動「五大發展」,力爭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產業為主導的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功能區,綜合實力躋身國家級開發區第一梯隊行列。

——建設長吉圖產業升級先行區。着力推進創新發展與綠色發展,以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產業創新、科技創新來打造新增長點,着力帶動傳統支柱工業向中高端邁進,大幅增強新興產業、生態循環經濟和現代服務業的支撐作用,集中打造五大產業板塊,實現由追求速度向追求質量轉變,由同質化競爭向差異化發展轉變,成為科技創新驅動和綠色集約發展的示範區。

——建設東北亞開放合作示範區。着力推進開放發展,以興隆綜保區建設發展為重點,充分發揮兩區疊加的獨特優勢,構建立體大通道,促進區域大通關,創新保稅業務模式,推動綜保區成為「一帶一路」東北地區向北開放的橋頭堡,成為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和培育吸引外資新優勢的排頭兵,打造開放程度最高、體制機制最優、產業特色最鮮明的東北亞開放合作示範區。

——建設長東北產城融合引領區。着力推進統籌發展,強化區域統籌聯動,以產業創新、開發開放引領城市功能、景觀形象、社區層次質的躍升,重點建設五大生活板塊,打造承西啟東、價值崛起的現代化國際化新城區。打造帶動地區經濟發展和實施區域發展戰略的重要載體,建設新型城鎮化發展高地,加快圈層式輻射,打造長東北產城融合引領區。

——建設區域投資環境樣板區。着力推進安全發展,建設生產與社會安全環境。在發展理念、管理方式、體制機制等方面加快創新探索,建立以管委會為主體、兼具行政區優勢的新型體制機制,鞏固靈活高效、親商務實、以人為本的服務優勢,強化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為產城融合提供切實保障。建設法治政府,實現由政府主導向市場主導轉變,由硬環境見長向軟環境取勝轉變

——建設園區生態文明先鋒區。緊緊圍繞可持續發展建設生態文明制度,加強城市建設和管理創新,創建具有東北特色的生態工業示範園,提升綠色增長、節能減排、生態環保的創新驅動能力;優化空間規劃體系,落實用途管制,集約節約利用土地資源,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建設園區生態文明先鋒區。

服務措施

1、領導聯繫企業:黨工委、管委會領導直接或通過聯絡員聯繫企業。了解企業的基本情況和發展要求,掌握困擾企業發展的第一手資料,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的困難。

2、一條龍服務:在投資服務大廳,實行審批和基本建設項目收費一個窗口辦理,一站式辦公。

3、全程代辦服務:引進項目部門或首辦人,可根據項目單位的需要,為項目單位提供全過程跟蹤代辦服務。

4、月訪上 門:每月上 門 走訪企業,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實際困難。

5、接訴即辦服務:接到投訴立即到達現場,一般投訴當日辦結,複雜案件3日回復,回復率達100%。

6、政策速遞服務:由相關部門將新的政策及時上網公布,讓企業在第一時間內了解新出台的政策。

7、預約上門:就是企業需要我們上門時,可事先電話預約;按照預約,進行上門現場辦公。

8、效率限時服務:就是以提高工作效率為前提,限定服務時限。能當時辦完的必須當時辦完,能當天辦完的必須當天辦完。當擬辦事項缺少法定文書、手續等要件時,接待人員必須一次告知。凡應辦事宜,均不得超過自然辦理時限。[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