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长三角一体化)
前往: 導覽搜尋
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原圖鏈接來自 我蘇網 的圖片

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簡稱長三角一體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面向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經濟發展戰略,覆蓋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三省一市。該戰略於2003年1月由時任中共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提出。2018年,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習近平宣布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1],同年被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早期合作發展

1843年上海開埠之後,上海替代蘇州,成為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經濟中心。據上海市於1950年1月的人口統計,上海本地籍居民僅占全市總人口15%,其餘的85%均來自外地,以來自江蘇、浙江的較多。其中,江蘇籍為230多萬,占48.6%;浙江籍120多萬,占26.1%。自此,上海與江蘇、浙江有了密切的聯繫,人財物交往頻繁。

1954年11月,中共中央華東局停止對外辦公後,中共中央決定成立中共中央上海局,職責主要以面向農村為主,並對上海及江蘇、浙江的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以及檢查、調研、了解中央指示、方針的貫徹執行情況。1957年7月,中共中央上海局召開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上海五省一市經濟協作會議,後決定成立經濟協作委員會。1958年2月,中共中央作出《關於召開地區性的協作會議的決定》,指出「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山東、江西為華東協作區」,作為經濟工作的協商機構。其後在同年6月又作出《關於加強協作區工作的決定》,每個協作區都成立協作區委員會。1960年9月,上海局撤銷。

1960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決定成立6個中央局,其中包括中共中央華東局。1961年1月18日,中共八屆九中全會通過《關於成立中央局的決議》,明確「各中央局以建立本地區的比較完整的經濟體系為其主要任務」。該《決議》同時指出,中共中央華東局代表中共中央領導上海、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安徽、山東六省一市。1967年1月17日,因應文化大革命,華東局機關遭到「造反派」衝擊而停止辦公。

上升至國家戰略

2018年11月5日,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的習近平發表主旨演講,宣布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11月22日、23日、30日,上海、江蘇、安徽、浙江四地人大常委會會議召開會議,表決通過各地區的《關於支持和保障長三角地區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決定》。

2019年3月5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宣讀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及了「將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

2019年5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7月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市長應勇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會上透露,《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已正式審議通過並印發。

2019年10月15日,蚌埠黃山六安淮北、宿州、亳州、阜陽7個城市加入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至此長三角城市群擴大至全部蘇浙皖滬41個城市。

2019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印發《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2]

發展規劃

根據《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的發展定位為「一極三區一高地」,即建設成為「全國發展強勁的活躍增長極,高質量發展樣板區、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引領區、區域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和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據中共安徽省委書記李錦斌介紹,長三角區域將實現「六個一體化」,分別是空間布局一體化、科技創新一體化、產業發展一體化、市場開放一體化、生態環保一體化和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一體化。而在長三角一體化子規劃系統中則涉及到都市圈和同城化的建設,包括上海「1+6」大都市圈、揚子江城市群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杭州灣都市圈、寧鎮揚同城化、蘇錫常同城化、滬蘇通同城化、揚泰同城化、杭嘉湖一體化、杭紹甬同城化等,依託相鄰城市之間的同城化先行區、示範區建設,最終落實推進一體化戰略,形成長三角「超級大都會區」。而據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印發的版本中,明確長三角一體化規劃範圍包括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面積35.8萬平方公里。

而根據早前由四地人大常委會通過的《關於支持和保障長三角地區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決定》,則明確了各地人大支持和保障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點領域和重點工作,推動長三角地區建立統一的市場標準體系,以及確立互聯互通的民生體系。

視頻

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 相關視頻

印發《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
國家發改委:加快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