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長果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長果藤
圖片來自A.PAO garden


長果藤 基本資料

‧中文名稱: 長果藤

‧英文名稱: Tapering-leaf Basketvine

‧學 名: Aeschynanthus acuminatus Wall. ex A. DC. Aeschynanthus acuminatus Wall. Trichosprum acuminatum (Wall. ex A. DC.) O. Kuntze.

‧科 名: 苦苣苔科(Gesneriaceae)長果藤屬(Aeschynanthus)

‧別 名: 長果藤,白面風,半天紅、牛藥(台灣),芒毛苣苔(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石難風,白背風(廣西),石壁風,石榕,Marutyokoran、Zyaruapi(排灣)

‧原產地: 中國西南省區、臺灣、錫金、不丹、印度東北部、泰國、寮國及越南北部有分佈。中國產於西藏東南部(墨脫)、雲南南部及東南部、廣西、廣東、香港、四川(峨眉山、富順)等省區。生於山谷林中樹上或溪邊石上,海拔 300~1,300 公尺。

長果藤

圖片來自健行筆記

‧分布: 產於台灣低至中海拔 300~2,000 公尺的森林內或岩壁上,常附著在樹幹上生長。

‧莖: 附生小灌木。莖長約 90 公分,無毛,常多分枝;枝條對生,灰色或灰白色。

‧葉: 葉對生,無毛;葉片薄肉質,長圓形、橢圓形或狹倒披針形,長 4.5~9 公分,寬 1.7~3 公分,頂端漸尖或短漸尖,基部楔形或寬楔形,邊緣全緣,側脈每側約 5 條,纖細,不太明顯;葉柄長 0.2~0.6 公分。

‧花: 花序生莖頂部葉腋,有 1~3 朵花;花序梗長 0.8~3 公分,無毛;苞片對生,寬卵形,長 0.3~0.9 公分,寬 0.4~1.0 公分,頂端鈍或圓形,無毛;花梗長約 1.0 公分,無毛。花萼長 0.25~0.7 公分,無毛,5 裂至基部,裂片狹卵形至卵狀長圓形,寬 0.2~0.3 公分,頂端鈍或圓形。花冠紅色,長 1.5~2.2 公分,外面無毛,內面在口部及下唇基部有短柔毛;筒長 0.8~1.6 公分,口部直徑 0.5~0.6 公分;上唇長 0.4~0.6 公分,2 裂,下唇稍長,3 裂,裂片狹卵形。雄蕊伸出,花絲著生於花冠筒中部稍下處,長 1.2~2.2 公分,下部及頂部有稀疏短腺毛,花藥長 0.15~0.2 公分,無毛;退化雄蕊絲形,長 0.12~0.2 公分,無毛。花盤環形,高約 0.12 公分。雌蕊線形,長 1.6~2 公分,無毛。花期 10~12 月。

‧果: 蒴果線形,長 6.5~15 公分,無毛。種子狹長圓形,長約 0.06 公分,每端各有 1 條長 0.15~0.4 公分的毛。


特徵

長果藤為藤本,果實細長,故名長果藤,葉背面常呈粉白色,又名白面風、白背風。蔓性灌木,全株平滑,無毛,常多分枝;枝條對生,灰色或灰白色。單葉、對生,具葉柄,柄長約 0.5 公分;葉片長 6~10 公分,寬 2~4 公分,披針形或長橢圓形,葉基楔形,葉尖短尾狀突銳尖,葉緣為全緣。花序為聚繖花序,具長總梗,由 1 至數朵花組成,腋出;苞片 2 片,闊卵形;花萼闊鐘形,深 5 裂,裂片長約 0.4 公分,橢圓形,宿存而反捲;花冠闊筒形,2 唇,上唇直立,綠色,下唇下垂,黃色,邊緣內部帶紅色;雄蕊 4 枚,2 強,挺出花冠外。果實為蒴果,長 10~15 公分,線形,種子小形,具長翅。花果期自 10 月至次年 3 月。[1]


用途

長果藤

圖片來自Xuite日誌

1.觀賞用:花朵中型,可開發為觀賞花卉。

2.藥用:性味:全株:甘、淡、平。效用:全株:有養陰清熱,益血寧神,止咳,止痛,袪風、熱解、止血之效。治產婦女風熱,發熱,中暑,吐血,肝炎,慢性肝炎,神經衰弱,腎虛,慢性肝炎,風濕關節痛,跌打損傷,午中暑。

用法:

1.長果藤鮮葉適量,搗爛外敷,治跌打損傷。

2.長果藤 2至 3兩,水煎服,治慢性肝炎

3.長果藤 2至 3兩,燉雞服,治月內風。

4.長果藤泡酒,塗患處,治帶狀皰疹

5.長果藤適量,水煎服,治牛夏天中暑[2]


生態習性

分布印度、泰國、越南、中國大陸及台灣中低海拔森林地區。常為著生植物,主要生長在中低海拔森林及河岸的樹上或岩石上。10月至 3月開出紅紫色而且形狀很特別的花,12月至5月可看到它們細長的果實垂掛在茂密的枝葉間,花及果均細緻美麗,人見人愛。


視頻

( 阿美美)印加果又長出很多小苗 星星果 星果藤 南美油藤 印加花生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1. 長果藤,認識植物網站
  2. 長果藤,中華醫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