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與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鏡與燈》,文學理論史專著。發表於1953年。
本書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全書共分11章,約中文30萬字。主要內容是通過對「摹仿理論」 (作者比喻為鏡)和「表現理論」(作者比喻為燈)的比較,着重考察了19世紀英國浪漫主義詩歌理論的產生和發展,所以本書的副標題是「浪漫主義理論和批評傳統」。第1章集中闡述了他對文藝理論的基本觀點。把藝術作品分解為4要素:作品、藝術家、世界和讀者。依據理論所側重的這4要素之間的關係的不同方面,把古希臘以來的文藝理論分為4種類型:摹仿理論、實用理論、表現理論和客觀理論。認為西方文藝理論的發展大體是「從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在有保留的形式上)的摹仿理論,通過從希臘和羅馬時代詩學和修辭學的結合而產生並幾乎持續到18世紀的實用理論,到英國(在某些方面更早一些的是德國)浪漫主義的表現理論」。第2章評析摹仿理論,認為此理論的發展從反映人和事物轉化為反映藝術家的心靈。第3章論述浪漫主義藝術和精神的關係,認為浪漫主義者把詩看作是精神的同類物或隱喻。第4章敘述了表現理論的發展,認為浪漫主義觀點在浪漫主義之前就有人提出過,如古希臘和羅馬作家以及18世紀的一些英國和德國的作家都有過論述。第5章和第6章描述了浪漫主義理論的變化過程。第5章主要評論華茲華斯和柯勒律治的文藝觀,第6章主要論析雪萊、赫茲列特、凱勃爾等人的文藝觀。第7章和第8章論述文學創造的心理學的發展。指出浪漫主義理論家在藝術心理學方面,在論述想象、靈感、無意識天賦等問題上都作出了重要貢獻。第9章評介浪漫主義者關於作家個性同作品之間的關係的觀點。第10章介紹了文藝理論家對文學作品中經常出現的超自然的東西以及隱喻、誇張、神話、擬人等各種創造手法的各種解釋。第11章評介了浪漫主義者在詩同科學的關係問題上的觀點。浪漫主義者認為詩同科學是對立的,詩既不真也不假,它的最高標準是「真誠」。
本書的內容比較廣泛,涉及到思想史、文學史、美學、文藝理論和比較文學等領域。本書一出版就得到西方學者很高的評價,次年(1954)即獲得基督教高斯獎。特別是書中提出的文學4要素說、文學理論4類型說在西方頗為流行,近年來對中國理論界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作者介紹
作者M.H.阿布拉姆斯(Meyer Howard Abrams,1912— ),美國美學史家,畢業於哈佛大學,現為康奈爾大學英語教授。主要著述還有《文學詞解》、《諾爾頓英國文學選集》等。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為書籍文獻[1]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收書以專著為主,少數是全集、選集,以及在科學上有開創性的論文[2],公認的有很高價值的單篇文學作品。以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為主要對象。
視頻
鏡與燈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文獻的概念,豆丁網,2008-11-13
- ↑ 著作與論文的優勢對比,新浪博客,2011-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