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銀蒿植物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銀蒿
yin hao

中文學名:銀蒿

拉丁學名:Artemisia austriaca Jacq.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桔梗目

科:菊科

屬:蒿屬

寒旱生菊科植物。分布東崑崙山,生於海拔3800-4300m高寒荒漠。[1]

形態特徵

銀蒿,俗稱銀葉蒿,菊科蒿屬多年生草本,有時成半灌木狀。主根木質,斜向下;根狀莖細或稍粗,匍地或斜向上,有營養枝,並密生營養葉。莖直立,多數,高15—50厘米,基部常扭曲,木質,直徑2—5毫米,分枝長或短,斜向上或貼向莖;莖、枝、葉兩面及總苞片背面密被銀白色或淡灰黃色略帶絹質的絨毛。 銀蒿,葉纖細,銀灰綠色,是極好的鑲邊及地被植物,可用在花壇或花鏡中。如及時修剪,可以隨意控制其高度。八寶景天,根。莖、葉多肉質肥厚,分布廣泛,有極高的抗旱、耐熱、耐旱性,是優良的鑲邊植物。

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光、耐寒;生長強健,對土壤要求不高葉銀白色,株形勻整;可自然於石塊交接處貼合生長。適於庭院景觀布置及盆栽觀賞。

生長環境

生於中、低海拔地區的乾旱草地、灘地、疏林下、鹽土性草地、沙質草灘、乾旱地區的溝底及荒地等。

模式標本采自奧地利

分布範圍

產內蒙古(集寧)及新疆(北部);伊朗、蘇聯及歐洲中部和西南部及東部各國均有。

栽培技術

基本要求:一年生草本植物,為菊科篙屬植物黃花蒿。株高40-150厘米以上,全生育期120天左右。喜濕潤、忌乾旱,怕漬水,光照要求充足。藥用價值很高,素的衍生物可生產很多系列藥品。素主治瘧疾、結核病潮熱,治中暑、皮膚瘙癢、蕁麻疹、脂溢性皮炎和滅蚊等。全草入藥,洗淨鮮用或曬乾製藥。作物粗生易管,生長期短,投資少,收益快。

現將其生產栽培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選地整地

本田應選擇水源有保證,能排能灌的田塊。經深翻梨耙、碎土。每畝施腐熟農家肥或土雜肥2000-2500斤,磷肥50-60斤作基肥。開溝起廂種植。起廂規格為:寬1.2米,溝寬0.4米,溝深0.2-0.5米,每廂種二行,株行距為0.8×0.8米。

適時移栽

當假植苗達到10-15厘米時進行移栽,移栽時選擇陰天或晴天下午進行。栽後淋足定根水。可合理密植,畝植1000株左右。

幼苗假植

應選擇水源充足的田塊,起廂種植。要求廂面寬1.2米,假植規格株行距為10-15厘米。假植後加強肥水管理。可用腐熟人糞尿或畝用複合肥5公斤沖糞水淋施,做到勤施薄施。大約假植18-20天左右(氣溫低時約需25-30天)當植株生長到10-15厘米時,即可移至大田種植。

田間管理

移栽後應加強田間管理。做到科學施肥,合理排灌。可分三個階段施肥。第一階段:移栽一個星期左右輕施複合肥或農家肥。畝用複合肥10-15斤或用0.3%的複合肥水淋施。第二階段:移栽後15-20天,每畝開穴施複合肥35斤左右或腐熟農家肥,施肥後進行復土。第三階段:移栽35-45天後畝施50斤複合肥或農家肥,結合培土。大田種植要防漬水,在雨季注重排除漬水,乾旱時要及時灌水。

病蟲防治

病害:主要病害是莖腐病。在多雨季節,如發生莖腐病,可用滅病威或托布津防治。

蟲害:主要害蟲有蚜蟲,應在其遷飛擴散前噴藥,畝用40%樂果或20%速滅丁或蚜虱淨等噴霧防治。

主要價值

含揮髮油,作香料用;也含牲畜食用的粗蛋白、纖維素,牧區作牲畜的飼料。

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光、耐寒;生長強健,對土壤要求不高。葉銀白色,株形勻整;可自然於石塊交接處貼合生長。適於庭院景觀布置及盆栽觀賞。

自擬銀蒿湯治療上呼吸道感染臨床觀察對158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採用隨機分組對照方法進行臨床研究,其中治療組82,對照組76例。治療組服用自擬銀蒿湯,對照組採用西藥治療,治療3天後,兩組總有效率分別為95.1%和80.2%,經統計學處理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提示對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服用銀蒿湯,可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

食用:駱駝羊喜食,馬、驢稍食。

銀葉蒿是極好的鑲邊及地被植物,其它如白頭翁、大葉鐵線蓮、松果菊、一枝黃花等野生花卉類,適應壞境能力強,基本上無須人工灌溉,就可以獲得較好的觀賞效果。

化學成份

銀蒿中7種微量元素含量分析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測定了銀蒿中7種微量元素的含量,結果表明銀蒿中Ca的含量最高,Zn、Na、Fe的含量次之,為銀蒿的進一步開發利用提供科學依據。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