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鎧甲動物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鎧甲動物門

來自 動物界 的圖片

中文名:鎧甲動物門

拉丁學名:Loricifera

界:動物界

分布區域:法國

學 科:生命科學

鎧甲動物門,學名 Loricifera,動物界的一門,是一類兩側對稱的小型海產動物。前兩列棘雌雄異型。幼體像輪蟲。該門的第一個種是神秘矮鎧甲蟲。體兩側對稱。體前端為口,能縮入體內。頭部(翻吻)有9列棘。胸部分2節,腹部,被6塊板組成的兜甲包圍,肛門開於末端。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對尾肢或趾,幾乎能朝任何方向轉動。神秘矮鎧甲蟲生活在大西洋海底有貝殼的砂礫中,幼體自由生活,成體可能在小型底棲生物上外寄生或共生。部分產地為法國。有些種類厭氧。 [1]

鎧甲動物門簡介

鎧甲動物( Loricifera)直到1983年才被描述,體長0.25mm,具保護性的外鞘。分布比較廣泛,外形與動吻動物相似,雌雄異體。是一類兩側對稱的小型海產動物。前2列棘雌雄異形。幼體像輪蟲。體兩側對稱。體前端為口,能縮入體內。

頭部(翻吻)有9列棘。胸部分2節,腹部被6塊板組成的兜甲包圍,肛門開於末端。1對尾肢或趾,幾乎能朝任何方向轉動鎧甲蟲生活在大西洋海底有貝殼的沙礫中,黏附于海底沙礫間,幼體自由生活,成體可能在小型底棲生物上外寄生或共生。生活史還不為人們所知。鎧甲動物的分類地位仍有爭議 。

鎧甲動物門形態特徵

鎧甲動物門 又稱兜形甲動物門。是一類兩側對稱的小型海產動物。前兩列棘雌雄異型。幼體像輪蟲。該門的第一個種是神秘矮鎧甲蟲。體兩側對稱。體前端為口,能縮入體內。頭部(翻吻)有9列棘。胸部分2節,腹部,被6塊板組成的兜甲包圍,肛門開於末端。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對尾肢或趾,幾乎能朝任何方向轉動。神秘矮鎧甲蟲Pliciloricus enigmatus生活在大西洋海底有貝殼的砂礫中,幼體自由生活,成體可能在小型底棲生物上外寄生或共生,僅發現於法國。

鎧甲動物門發育過程

鎧甲動物門 發育過程中通過蛻皮而經歷一系列的幼體期:從第1齡希金斯幼體、第2齡希金斯幼體到後期幼體。後期幼體的兜甲似成體,由6塊板組成,但每塊板都象希金斯幼體那樣有2~4條縱脊 。

鎧甲動物門生活環境

神秘矮鎧甲蟲生活在大西洋海底有貝殼的砂礫中,幼體自由生活,成體可能在小型底棲生物上外寄生或共生。這類動物直到才發現,可能是由於幼體和成體吸附力強,一般不易從砂礫中沖洗出來,而且成蟲的頭縮入兜甲時很象葉輪蟲的緣故。產地為法國的羅斯科夫附近水深25~30米的海底,亞速爾群島附近480米深的沉積物中以及美國佛羅里達州皮爾斯堡15米深處。

鎧甲動物門關係

與其他動物門的關係 本門由丹麥哥本哈根大學R.M.克里斯滕森於1983年創建。他同時建立了小鎧甲蟲目(Nanaloricida)和小鎧甲蟲科 (Nanaloricidae)。

本門動物無疑是一類袋形動物(Aschelminthes),它兼有輪蟲動物門(Rotifera)、緩步動物門(Tardigrada)、動吻動物門(Kinorhyncha)、曳鰓動物門(Priapulida)和線形動物門(Nematomorpha)五個門的部分特徵,它在動物系統演化中的地位一時尚難確定 。

參考來源

  1. 鎧甲動物門, 動物界,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