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創建於1992年7月,1993年5月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為全省首批省級開發區, 1995年2月,省政府批准了一期8平方公里的總體規劃(皖政秘199518號)。8平方公里區域已經基本開發完畢,規劃中的3縱4橫,計20公里主幹道已全面開工建設, 2004年年內全部完工,全面實現「七通一平」。近年來,開發區堅持「三為主、一致力」的方針,力求規劃高起點、建設高速度、經濟高效益。開發區基本實現了「以銅材深加工和電子信息材料為主導,紡織[1]和精細化工為特色」的產業定位目標。

歷史沿革

春秋戰國時期,銅陵地區先後屬吳國越國楚國,秦統一中國後,銅陵屬彰郡。

西漢時彰郡改為丹陽郡。銅陵地區先後屬丹陽郡春谷縣、陵陽縣東漢時期,設置銅官鎮(在今銅陵縣城)。

三國時期,銅陵地區先後屬吳國丹陽郡春谷縣、臨城縣。

西晉時期,銅陵地區屬宣城郡春谷、臨城二縣。東晉義熙年間(405——418),由於北方戰亂,大批山西流民進入此地,在此僑置了定陵縣,縣治設在今順安鎮。定陵縣的設置,使今銅陵地區的區域大體確定下來。

南朝宋、齊時期,定陵縣屬淮南郡;梁、陳時期,屬南陵郡。

隋統一後,將定陵縣併入南陵縣,屬宣城郡。

唐朝前期,銅陵屬宣城郡南陵縣;唐朝後期,從南陵劃出工山、安定、鳳台、歸化、豐資五鄉,設置義安縣,縣治在今順安鎮,屬宣州。五代時期,仍為宣州義安縣。

南唐保大九年(951),改義安縣為銅陵縣,屬昇州。銅陵縣設置後,即將縣治由順安鎮移至銅官鎮(今銅陵縣五松鎮),當時稱江滸。

北宋開寶七年(974),曹彬伐南唐,閏十月克銅陵縣,初屬江南道(路),後改屬江東路池州。

元朝,銅陵屬江浙行省池州路(後改為池州府)。

明朝,銅陵縣屬池州府,直隸於南京

清初,銅陵縣屬江南左布政使司池州府;後江南左布政使司改為江南省。康熙元年(1662),江南省分為江蘇、安徽兩省,銅陵縣屬安徽省池州府,後設徽寧池太廣道,池州府為其所屬。

民國元年(1912年)元月廢府,銅陵縣直屬安徽省。1914年6月至1928年8月屬安徽省蕪湖道。1932年10月後屬第二專區。1938年8月6日改屬第八專署至解放前夕。

1949年4月21日,銅陵解放。同年5月13日劃歸皖南行署池州專區管轄。

1952年2月4日,皖南、皖北行署合併以後,銅陵縣隸屬安慶專區。

1956年10月12日,經國務院批准,成立銅官山市,屬省直轄。

1958年9月5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銅陵縣建制,市、縣合併,改名銅陵市,屬省直轄。

1959年4月3日,經國務院批准 ,保留銅陵市建制,仍屬省直轄;恢復銅陵縣建制,屬安慶專區

1964年7月29日,經國務院批准,銅陵市改為銅陵特區,實行政企合一,為省直轄。

1971年12月11日,經國務院批准 ,改銅陵特區為銅陵市,屬省直轄。

1974年11月8日,銅陵縣劃歸銅陵市轄[2]

視頻

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相關視頻

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
經濟技術開發區震撼宣傳片

參考文獻

  1. 紡織基礎知識,搜狐,2017-10-24
  2. 歷史沿革,銅陵市人民政府,2016-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