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鍾建新 - 湘潭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院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鍾建新 - 湘潭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院長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鍾建新

國籍; 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湖南省新寧縣

出生日期;1964年5月

職業;教授

畢業院校;Cergy-Pontoise大學、湘潭大學

主要成就;美國R&D Magazine年度

世界頂尖25項微納技術獎

鍾建新,男,優秀留學歸國人才,博士,教授,國家教學名師,現任湘潭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院長,湖南省物理學會理事長 ,《歐洲物理快報》(EPL)合作主編 。

曾獲美國R&D Magazine年度世界頂尖25項微納技術獎、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第三世界國家優秀工程師博士獎、國家教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獎、教育部全國優秀青年教師研究獎勵基金、 湖南省首屆十大傑出青年科技工作者等。另入選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工程"、全國模範教師、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等。[1]

主要從事低維凝聚態物理、量子調控、量子材料設計、納米電子學,微能源科學與技術,生物信息學等方面的研究。多次在重大國際會議做大會特邀報告,並擔任大會執行主席和開幕式主持人,被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長期聘請為傑出訪問科學家。

2009年作為優秀留學歸國人才代表應邀出席國慶六十周年觀禮並得到胡錦濤、溫家寶、習近平、李克強、劉延東、李源潮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

教育工作經歷

1981-1985年本科畢業於湘潭大學物理系,獲物理學學士學位,

1987-1989年湘潭大學在職碩士研究生,獲理論物理碩士學位;

1985.07-1992.06,湘潭大學物理系,先後擔任助教和講師;

1992年破格晉升為教授。

1992.07 - 至今,湘潭大學物理系,教授;

1993-1995,法國 Cergy-Pontoise大學讀博士,獲固體物理博士學位。

1993.01-1995.05,法國國家科研中心,助理研究員;

1995.05-1997.05,湘潭大學物理系,教授、物理系副主任;

1997.05-1998.10,德國開姆尼茨工業大學,訪問教授;

1997.11-1998.04,德國動力學和自組織馬普研究所,訪問教授;

1998.10-2007.03,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與田納西大學,訪問教授、研究員;

2005.07-2007.03,湘潭大學,湖南省芙蓉學者特聘講座教授;

2007.03 - 至今,湘潭大學,教授、院長;

2008.03 - 至今,美國能源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傑出訪問科學家。

2009年-2014年任湘潭大學材料與光電物理學院院長和量子工程與微納能源技術湖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主任


主講課程

(1)《凝聚態物理理論與方法》,博士生學位課;

(2)《凝聚態物理實驗方法》,博士生學位課;

(3)《前沿講座》,研究生和博士生學位課;

(4)《納米結構與納米材料》,研究生學位課;

(5)《物理學的計算方法》,本科生專業課;

(6)《固體物理》,本科生專業基礎課。

研究領域

主要從事低維凝聚態物理、量子調控、量子材料設計、納米電子學,微能源科學與技術,生物信息學等方面的研究。在量子擴散、量子結構摻雜、石墨烯輸運性質調控、量子結構生長、非周期系統電子理論等方面取得多項開創性成果,共發表論文100餘篇,研究成果被SCI論文廣泛引用並獲得國際頂尖期刊Nature、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China論文的驗證、重點介紹和評述。

主要學術貢獻包括:提出了半導體量子結構分區摻雜和無序-有序量子偶合系統的新概念;發現和闡明了量子擴散的兩個重要普適規律;發現和闡明了石墨烯納米結構電子輸運性質的摺疊與應變效應;發現和闡明了分子束外延薄膜生長過程中沉積原子凝聚熱和局域受限原子擴散對表面納米結構形態演化的重要影響;發現了半導體納米線的結構特徵及其量子尺寸效應;發現了納米顆粒在彎曲表面上生長和形態演化的一個重要機制;提出了一個鑲嵌半導體量子點形態演化和自組織的生長理論;發現了准周期體系的能級漲落規律及其與隨機矩陣理論和量子混沌理論的普遍聯繫;建立了准周期系統的量子動力學理論;首先闡明了准周期系統中的金屬-絕緣體轉變的機制;建立了適用於各種非周期系統的格林函數重正化群電子結構理論和方法;首先將隨機矩陣理論應用到基因網絡研究,發現了一個從基因微陣列數據中構造基因網絡和識別功能基因模塊的新方法。

2009年作為優秀留學歸國人才代表應邀出席國慶六十周年觀禮並得到胡錦濤、溫家寶、習近平、李克強、劉延東、李源潮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曾獲全國模範教師、美國R&D Magazine年度世界頂尖25項微納技術獎、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教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和湖南省教學優秀成果一等獎、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科學進步獎三等獎、湖南省優秀中青年專家、湖南省優秀留學回國人員稱號、湖南省首屆十大傑出青年科技工作者等獎勵。

科研項目

主持的代表性科研項目如下:

(1) 教育部項目,2007-2010,300萬元;

(2) 納米結構分區摻雜與高效微納熱電轉換技術研究,高等學校科技創新工程重大項目培育資金項目,編號:708068,2009- 2011,40萬;

(3) 量子薄膜摻雜理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編號:10774127,2008-2011,35萬;

(4) 雙原子層量子薄膜的摻雜研究,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2009-2011,6萬;

(5) 基因表達網絡識別和模擬的新方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編號:30570432,2005-2008,28萬元;

(6) 半導體納米線的摻雜與輸運性質研究,湖南省教育廳重點項目, 編號:05A005,2005-2008,9萬;

(7) 凝聚態物理:湖南省"十五"重點建設學科,2001-2006,660萬元;湖南省"十一五"重點建設學科,2007-2012,400萬元。

榮譽

(1) 全國模範教師,2009年;

(2) 美國R&D Magazine年度世界頂尖25項微納技術獎,2007年;

(3) 教育部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005年;

(4) 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005年;

(5) 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5年;

(6) 湖南省優秀中青年專家,1999年;

(7) 湖南省優秀留學回國人員,1999年

(8)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997年;

(9) 教育部全國優秀青年教師研究獎勵基金,1996年;

(10) 湖南省首屆十大傑出青年科技工作者,1996年;

(11) 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995年;

(12)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第三世界國家優秀工程師博士獎,1992年;

(13) 教育部科學進步獎三等獎,1992年。

學術論文

(1) J.X.Zhong, G.M.Stocks, Localization/Quasi-delocalization Transitions and Quasi-Mobility-Edges in Shell-Doped Nanowires, Nano Letters 6, 128-132, 2006;

(2) J.X. Cao, X.G. Gong, J.X. Zhong, R.Q. Wu,Sharp Corners in the Cross Section of Ultra-thin Si Nanowires, Phys. Rev. Lett. 97,136105, 2006; ......

相關視頻

鍾建新:格物致知拓新求是的長江學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