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鎮海城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鎮海城牆為舊定海縣/鎮海縣城城牆,位於中國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招寶山街道城區。歷史上鎮海近海為城,並具有城牆與海塘合一的獨特形制,今僅存北城牆和西護城河部分河段。

歷史

建置史

鎮海為寧波的海上門戶,其軍事意義可概括為「內蔽全郡、外控各島」[1]。鎮海建置始於唐元和四年(809)所置望海鎮,後梁開平三年(909)置望海縣,不久改名定海縣,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改名鎮海縣[2]。此外明洪武十二年(1379)曾置定海守御千戶所,洪武二十年(1387)置定海衛,均與縣同城[3]

城市史

傳唐乾寧四年(897)吳越錢氏始築鎮海城,元代毀棄。明洪武元年(1368)立木柵為城,七年(1374)改為石城,二十年(1387)置定海衛後信國公湯和進一步拓建城池。隆慶三年(1569)海嘯沖毀海塘,水入城中,浙江巡撫谷中虛建議在城北增築外城,督理同知段孟賢認為築外城不便,改為增築內城,萬曆元年開工(1573),次年工竣,兵部尚書張時徹撰《定海縣增築內城碑記》,並立碑建亭於城上。清乾隆十二年(1747)因颶風北城牆與海塘均毀,次年(1748)開工重建,十五年工竣[4][5]

近代以來為拓建道路首先拆除各城門,其中民國十八年(1929)拆南門和西門,1951年拆小南門,1957年拆東門,1962年拆小西門。20世紀80年代啟動舊城改造,先後拆除東、南、西三面城牆,並將護城河填沒為城河路[6]。今僅存北城牆和西護城河兩段,城牆上的雉堞為1991年重建恢復,南段護城河仍與中大河相通,北段則闢為自來水廠蓄水池。

建築

吳越錢氏始築的鎮海城城周四百五十丈,濠周三百餘丈,城牆東、北、西三面環濠(即城區古濠河),其城址範圍被考證為城隍廟(今寧波市公安局鎮海分局)東——南城巷(今城河東路北)——米行街(今人民路)南——縣衙(今文化廣場)西——倉下河頭———濠橋———硯池南(以上為順時針方向),現存濠橋至倉下河頭的一段濠河遺蹟[6]

明代湯和拓建的鎮海城東臨招寶山,南臨甬江(又名大浹江)、北臨灰鱉洋、東北跨巾子山,城周九里(一千二百八十八丈,約4121.6米,至清道光十一年(1831)重修後重測為一千四百十六丈,約4531.2米),高二丈四尺(約7.8米,萬曆三十七年(1609)又加高二尺,總高約8.32米),底厚一丈(約3.2米)、面厚八尺(約2.56米)。明初設陸門六座,永樂十三年(1415)堵塞北門,餘五座,按順時針方向依次為東門鎮遠門、南門南薰門、小南門清川門、西門武寧門和小西門向辰門,城外均設有瓮城和吊橋(其中小南門瓮城為洪武二十九年(1396)增置),小西門南側和小南門西側各置有一座水門[4]。各城門的位置和寓意如下表[6]

城濠(護城河)起自巾子山南麓,向南折西轉北繞城而行,北面臨海不設城壕,河水東面通過東門浦(現已填沒)與甬江相通,西面與夾江河、中大河相通。濠周九百六十六丈五尺(約3092.8米),東寬五丈(約16米),南寬四丈六尺(約14.2米),西寬一十三丈(約41.6米),深均為二丈(約6.4米)[4]

城門 今址 含義
鎮遠門 城河路與鼓樓東路交匯處 寓鎮寧遠方之意
南薰門 城河路與南大街交匯處 出自虞舜《南風歌》「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寓和煦興育之意
清川門 城河路與清川路交匯處 寓渴望城河水清澈暢流之意
武寧門 苗圃路與工農路交匯處 寓勇武平寧之意
向辰門 苗圃路與後大街交匯處 出自《論語》「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與海塘的關係

鎮海城所在的沿海地區自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起仿錢塘江海塘樣式建造石質海塘[7],即今後海塘的前身。明代湯和拓建鎮海城後,北城牆(巾子山至西城角段,長約1300米)與海塘城塘合一[8],內城外塘,上城下塘。海塘成為城牆賴以存在的基礎,即「城負塘而築,塘不固,城亦不立」[9]。後海塘最初為單層斜坡式石塘,清乾隆十三年(1748)重建時以善於治水著稱的浙江巡撫方觀承親臨確定塘制,部分受沖較嚴重的塘段被改為雙層石塘(夾層石塘)[5]。鎮海自1970年開始對原北城牆和後海塘外的灘涂(鎮北塗)進行大規模築塘圍墾,用於建設鎮海港鎮海石化總廠及其海塗水庫和鎮海發電廠灰庫等[8]:107、445,如今海岸線已在距城牆和海塘2公里以外。

與威遠城、月城的關係

因鎮海城牆東面未將制高點招寶山圍入城中,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抗倭期間,都督盧鏜與海道副使譚綸商議認為縣城容易招致敵人在此居高臨下的攻擊,遂在招寶山巔新建衛城威遠城[10]。清光緒九年(1883)中法戰爭期間,提督歐陽利見又認為建于山巔的威遠城過高,而建于山腳處的威遠炮台過於顯露,又在招寶山山腰增築月城,作為炮台後應和威遠城前沖[11],與威遠城均成為鎮海城防體系的一部分。

城內街道和建築

鎮海縣城內連通東、西、南三座主城門的街道組成丁字形,其交叉口處建鼓樓,其後原為明代定海衛指揮署。歷史上城內的主要建築有:

  • 縣署:已不存,其址位於南門內,即今文化廣場。縣署始建於後梁貞明二年(916)[12],1941年遭侵華日軍轟炸夷為廢墟,後被改為公園至今[6]
  • 學宮:即鎮海縣學文廟,其址位於東門內,即今鎮海中學。學宮始建於北宋雍熙二年(985)[13],現存硯池、泮池、大成門和大成殿,泮池(裕謙殉難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成殿為鎮海區文物保護單位。
  • 城隍廟:已不存,其址位於東南角,即今寧波市公安局鎮海分局。城隍廟與縣署始建於同一時期[14]
  • 鼓樓:又名鎮海樓,按縣誌記載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但亦傳宋高宗南渡時曾「秉圭輯瑞」於此[15],現為鎮海區文物保護單位。
  • 衛指揮署/演武廳:已不存,其址即今鼓樓廣場。明初為定海衛指揮司使駐地,萬曆二年(1574)改為總兵府,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總兵移駐舟山,雍正三年(1725)改為教場並建演武廳[16]
  • 總兵府/水師營參將署:已不存,其址位於王施衕,即今鎮海人民大會堂前廣場[6]。總兵府設立於明代,萬曆二年(1574)總兵移駐定海衛指揮署,改為水師營參將署[17]
  • 鯤池書院:原名蛟川書院,其址位於梓蔭山下,即今鎮海中學內,始建於清乾隆八年(1743)[18]。主體建築已不存,現尚存乾隆九年(1744)所立牌坊,為鎮海區文物保護單位。
  • 俞公祠:為紀念俞大猷的生祠,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其址位於東門內[19]。主體建築已不存,現尚存嘉靖三十八年(1559)所立碑記3方,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城內現存的傳統民居建築有吳傑故居(勝利路與人民路交叉口,勝利路26號和人民路36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朱楓故居(鎮海中學內,鎮海區文物保護單位)、唐宅(鼓樓東路55號)、朱仁房大屋(鼓樓西路11號,鎮海區文物保護單位)、戴榮房(三角地47號)、林漣水故居(三角地24號)和胡亨房(後大街37號,另在後大街42號有胡亨房花園假山),也有少量近代融入西式風格的民居建築,如傅宅傅筱庵故居,人民路4號,鎮海區文物保護單位)和徐宅徐桴故居,勝利路155號,鎮海區文物保護單位)。

參見

參考文獻

  1. 清·朱正元撰,《浙江沿海圖說·鎮海》:形勢:鎮海薄海而城,為甬郡之咽喉,內蔽全郡,外控各島。
  2. 清·於萬川修,俞樾纂,《光緒鎮海縣誌·卷一·建置沿革表》:鄮縣望海鎮:(雍正府志)元和中分鄮縣地置望海鎮於甬江之海口,不隸於州。望海鎮:(今定海志)元和四年省翁山海壖地置望海鎮,憲宗元和十四年從薛戎言,不隸明州。望海縣:(太平寰宇記)梁太祖開平三年置望海縣,未幾改縣曰定海。鎮海縣:(乾隆志)康熙二十六年立昌國故址為定海縣,改舊定海為鎮海縣。
  3. 民國·洪錫范、盛鴻燾修,王榮商、楊敏曾纂,《民國鎮海縣誌·卷八·兵制》:(洪武)十二年置定海守御千戶所。……二十年信國公湯和展城七里有奇,立定海衛。
  4. 4.0 4.1 4.2 《民國鎮海縣誌·卷七·營建》:縣薄海為城,東連招寶山,出浹口,南環以江,北負巨海,西通於鄞,距郡東六十二里(嘉靖府志)。城池世傳錢氏開邑時置,周環四百五十丈,濠三百餘丈(寶慶志)。曆元而墮。明洪武元年千戶王及賢始立木柵。七年守御千戶端聚易以石。二十年信國公湯和建衛,拓而大之,高二丈四尺,址廣一丈、面八尺,周圍一千二百八十八丈,延袤九里,辟門為六,羅以月城,惟小南門無月城,二十九年指揮使劉澄增置。永樂十三年指揮使余成以北抵海,塞北門,為五門,東曰鎮遠,南曰南薰,更南曰清川,西曰武寧,次西曰向辰,俱有吊橋。……外為濠,自東抵西,環九百六十六丈五尺,東廣五丈,南廣四丈六尺,西廣一十三丈,各深二丈,北際海不設(嘉靖府志)。舊穴水門於城西,今改置於小南門之右(嘉靖志)。十六年指揮使谷祥塞小南門,已而復啟(嘉靖府志)。……隆慶三年秋,霪雨颶風大作,海嘯水薄城衛、沒廬舍,巡撫谷中虛議於城北築重垣為外護,事下監司督理同知段孟賢上言,築外城不便,請增築內城,信任都御史鄔璉報可。萬曆元年海道副使劉翾命通判祝完董其役,次年工竣。長四百六丈三尺,址廣一丈四尺,面廣一丈,高二丈,張時徹有記。三十七年知縣黎民表修增城高二尺(雍正府志),薛三省有記。……乾隆十二年七月十四日颶風大作,潮水衝決,北城盡圮。巡撫方觀承親臨相度奏議御潮塘制修法,給帑重建(乾隆志)。知縣王夢弼為之記。道光十一年七月知縣郭淳章重修,明年十一月工竣,城周一千四百十六丈。……濠河從巾子山下發源,繞城址東西行至清川門外分流,向西者一合夾江河,一合中大河,其北行則直抵後海石塘而止(王令志稿)。
  5. 5.0 5.1 《民國鎮海縣誌·卷五·水利》:乾隆十二年七月十四日颶風大作,城塘並潰。乃於頂沖改建夾層石塘五百七十六丈五尺,余審緩急區別堵御(乾隆志)。(王夢弼記:乾隆丁卯秋,怒飆鼓浪,城塘悉潰,水灌田廬。……爰議改建夾層堵縫鑲榫塘制。……舊塘一千一百餘丈,先就頂沖之五百七十六丈五尺一律改建,其在城下者三百三十六丈五尺,於回浪石後嵌砌路石一道,與護城石槽口相扣,即為塘面。……自乾隆十三年二月二十一日經始,三歷秋汛,藉有柴掃搶堵,得至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次第落成。)
  6. 6.0 6.1 6.2 6.3 6.4 寧波市鎮海區地名志編纂委員會. 寧波市鎮海區地名志. 西安: 西安地圖出版社. 2010: 379–381. ISBN 978-7-80748-636-7. 
  7. 《民國鎮海縣誌·卷五·水利》:(後海塘)淳熙十□年令唐叔翰與水軍統制王彥舉、統領董珍申府聞於朝,支降錢米,仿錢塘江例,疊石甃塘岸六百二丈五尺。(寶慶志)(林栗海塘記:淳熙十六年夏六月,明州定海縣新築石塘成。)
  8. 8.0 8.1 鎮海縣誌編纂委員會. 鎮海縣誌. 上海: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上海分社. 1994: 443. ISBN 7-5000-0425-7. 
  9. 民國·馮幵《重修鎮海後海塘記》(民國十四年(1925)所立,位於鴻福亭內):治故有城,城北濱海,辟門東西南而北缺焉。其下為塘,自候濤山迤邐委宛以抵於伏龍山,東西橫亘數十里。海水汨渤,塘實當其沖,城負塘而築,塘不固,城亦不立。……千餘年來屢圮屢復,兀然為縣北屏蔽,盡一縣之境,人民安居樂業,坦坦焉無復知有墊隘沉溺之苦者,繄塘之力是恃。
  10. 《民國鎮海縣誌·卷七·營建》:威遠城,明嘉靖三十九年都督盧鏜與海道副使譚綸議以招寶山俯瞰縣城,相隔不數十武,賊一登據,置火砲其上,縣城可不攻而破。即夷船絡繹,銜尾入關,我軍亦無以制之,故守郡非據險不可,而據險非成城不可。乃請於總制胡宗憲,於招寶山之巔築建城堡,越三月告竣。
  11. 清·歐陽利見《增修招寶山月城碑記》(光緒九年(1883)所立,嵌於月城門壁):前明築沿海七十二城,以備邊也。最要者莫如招寶山之威遠衛城。壬午秋,予奉命來浙,因巡海登臨憑眺,見茲山襟海帶江,上有衛城,屹然聳峙,洵海口鎖鑰也。然微嫌衛城太高,炮台太露,有急恐難久恃。其山腰接續之處為泥灣頭,擬增建月城,一則備炮台後應,一則抵衛城前沖。……癸未春,予偕營務處前台州府知府成邦幹等,復來相度海口各扼險形勢,而袁游擊慨然以為己任,不問經費,已率所部次第興工,三閱月告竣。
  12. 《民國鎮海縣誌·卷七·營建》:縣署在城東南隅,梁貞明二年立。
  13. 《民國鎮海縣誌·卷十·學校》:學宮在縣東北隅(嘉靖府志),宋雍熙二年主簿李齊始建先聖殿於縣東二十步,……建炎四年燬於兵,紹興八年令章汝翼改建於縣東北半里(案乾隆志雲即今所)。
  14. 《民國鎮海縣誌·卷十三·壇廟》:城隍廟在縣東南七十步,梁貞明二年建(寶慶志)。
  15. 《民國鎮海縣誌·卷三十七·古蹟》:鼓樓,縣治東北一里,洪武二十九年指揮使劉澄創建五間,更鼓在焉(簡要志)。(謝宗泰記:傳為宋高宗南渡秉圭輯瑞於此,故其下向有坊,顏曰「朝宗志舊」也。)
  16. 《民國鎮海縣誌·卷七·營建》:演武廳在縣治東北、鼓樓北,舊系衛指揮署,萬曆二年改為總鎮府,康熙二十六年總兵移駐舟山署,即頹廢,雍正三年參將呂瑞麟詳改教場。
  17. 《民國鎮海縣誌·卷七·營建》:水師營參將署在縣治西王施衕,舊系總兵府,萬曆二年總兵移駐指揮衙門,改為參將衙署。
  18. 《民國鎮海縣誌·卷十一·學校》:鯤池書院(案舊名蛟川書院,巡撫常安改今名)在梓蔭山下,前明時山頂建文昌祠、山麓建純陽閣,多士會文於其所,兵燹後歸於釋氏,改名羅漢堂。乾隆八年邑人鄭宗璧、李士瀛等請於知縣楊玉生復改建書院。
  19. 《民國鎮海縣誌·卷十三·壇廟》:都督俞公祠,縣東半里鎮遠門內,明嘉靖三十五年為都督俞大猷建(嘉靖志)。……鄞豐道生有碑記見金石(備志)。